在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的時候,重溫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關于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論述,并堅定不移地切實推進黨建科學化進程,具有特別的意義。
我們黨執政60多年,黨領導人民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但是,由于經濟全球化、競爭國際化和世情、國情、黨情的巨大變化,長期執政、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考驗成為擺在黨面前的重要課題,而求解這一課題的關鍵在于黨能否把握市場經濟與民主政治的規律,在于黨能否真正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并始終得到人民的認可。
世界政黨史表明,黨的執政能力不會隨著執政時間的推移而自然地提高,黨的執政地位也并不是與生俱來、一勞永逸的。如曾經執政71年的蘇聯共產黨,執政73年的墨西哥革命黨,以及其他一些國家或地區曾經長期執政的政黨,其被推翻或被趕下臺的教訓啟示我們, 在面臨著執政、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外部環境等等新考驗的條件下,只有提高黨的建設的科學化水平,黨才能夠永葆青春、永葆活力。
作為黨建科學化的重要基礎和有機組成部分,提高企業黨建科學化水平是提高全黨建設科學化水平的重要一環。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強調要提高國有企業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使“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貫穿國有企業黨組織活動始終,保證黨組織參與決策、帶頭執行、有效監督,發揮政治核心作用。”這為國企黨建指明了方向。
科學化的基本含義就是要按照客觀規律辦事。企業黨建科學化要求自覺地把握和運用執政黨建設規律、社會發展規律、市場競爭規律、企業管理規律和精神文化進步規律,使黨的建設的各項工作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通過提高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作風建設、干部隊伍建設、紀律建設、反腐倡廉建設的科學化水平,真正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工作優勢,轉化為國有企業的競爭優勢、創新優勢和科學發展優勢。
當前國有企業黨建科學化的熱重難點,是如何通過將黨的組織有機地融入到法人治理結構之中,以高質量的黨內民主引領和提升企業民主管理、民主決策的水平和重大決策的科學性;通過黨組織卓有成效的創造性工作,正確處理協調好所有者、經營者、勞動者和國家、集體、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形成推動國有企業實現科學發展的向心力、凝聚力、創造力;通過將黨管干部原則與以市場機制選人用人的有機結合, 把社會各方面的優秀人才都集聚到黨的事業中來和企業發展上來,增強國有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人力資源優勢;通過構建科學有效的權力監督制衡體制機制,有效破解“一把手監督難題”,遏制國企高發的腐敗現象,等等。總之,要通過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的發揮,使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中顯示出更加強大持久的競爭力。
雖然各個企業在不同時期具體面臨的突出矛盾、主要任務和重大問題可能有別,黨建工作的重點也有所不同,但都需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和共同的價值取向,需要有系統的、整體的自我超越、自我革新的能力與機制,需要有透過紛繁復雜的現象而抓住本質、認識規律、運用規律的能力。因此企業黨建科學化必須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導、以科學的制度作保障、以科學的決策做支撐、以科學的方式來推進,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才能深入有效地持續推進,永葆黨的基業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