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防教育中,教育對象的全民性和受教育者的長期性、終身性特征,決定了縣一級國防教育的戰略地位。以縣級行政區域為基點,通過深入分析縣一級國防教育存在問題的主、客觀原因,并從宏觀的角度思考了縣一級深化全民國防教育的對策。
關鍵詞:強化;縣級國防教育;對策
中圖分類號:D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4-0243-02
國家自2001年頒布并實施《國防教育法》后,又相繼頒發了《全民國防教育大綱》、確立了《國防教育日》等法規和制度,中國的國防教育工作走上了法制化道路。國防教育具有教育對象的全民性和受教育者的長期性、終身性兩個特征,這就決定了縣級機構在國防教育中具有戰略的意義??h一級國防教育在全民國防教育中具有戰略地位。而目前縣一級內加強和深化全民國防教育,應該重視和解決的問題很多,如教育內容如何規范、師資力量如何加強等,但就實際情況而言,重點還是解決思想認識、管理體制以及經費方面的問題。
一、縣委領導樹立“首責”意識,政府要“唱主角”
國防教育是一項全局性、長期性的全民教育活動,是一個組織性、計劃性極強的巨大系統工程。只有在各級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軍隊系統積極配合,并發動社會各種力量,形成上下貫通、左右協調的國防教育組織體系,才能將國防教育工作扎扎實實地推向前進。《國防教育法》根據《憲法》、《國防法》的有關規定,明確了中央和地方國防教育工作的領導體制,即“國務院領導全國的國防教育工作。中央軍事委員會協同國務院開展全民國防教育。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國防教育工作。駐地軍事機關協助和支持地方人民政府開展國防教育”。此外,《國防教育法》在確立國防教育領導體制的同時,還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確了負責國防教育工作的機構及其職責,規定“國家國防教育工作機構規劃、組織、指導和協調全國的國防教育工作:縣級以上地方負責國防教育工作的機構、組織、指導、協調和檢查本行政區域內的國防教育工作”。這樣,既明確了國家設立一個專門歸口管理全國國防教育工作的機構,同時也使縣級以上地方負責國防教育工作的機構及其職責在法律上得到確定。因此,國防教育中地方政府“唱主角”是責無旁貸的??h委領導必須確立“首責”意識,切實擔當起全縣國防教育的重任,必須貫徹黨的“依法治國”方略,真正確立在國防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切實把國防教育納入“依法行政”的范疇,制定當地國防教育的總體規劃,拿出組織實施的具體辦法,統一領導,統一部署,真正抓好落實。
二、經費保障要財政化,克服資金“短板”
開展國防教育需要一定的經費作保障,而將國防教育的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是《國防法》的規定。目前,中國國防教育經費保障還處于一種無序狀態。主要表現是:有的地方還沒有將國防教育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靠擠占其他經費或靠企事業單位甚至個人贊助,來源很不穩定,且存在公開或變相挪用的問題,致使國防教育工作難以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即使已將國防教育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的地區,也存在著數額偏小、撥付隨意性大的問題。為了確保這項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國家應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改變這種無序狀態。一是要依法保證國防教育經費足額到位,明確規定沒有將國防教育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的地方和單位限期改正。二是要根據中國國情制定“納入”的指導辦法,重點解決“納入”的渠道和基本標準。
三、監督檢查要制度化,反饋國防教育成效
必須把立法、執法、監督實施作為一個系統工程,充分發揮權力機構的監督作用,經常督促、指導職能部門,采取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地開展國防教育。各縣、鄉鎮黨委、政府要經常聽取國防教育情況匯報,并注意把國防教育納入本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軌道。必須充分發揮人大的作用,定期搞好執法檢查。各級政府要把領導國防教育情況,納入每屆每次向同級人大所作的工作報告之中,各級人大要把政府履行領導國防教育的情況,納入評議評審范圍,納入各級領導政績考核范圍。上級政府及國防教育領導機構和職能部門,要定期對下級履行職責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和糾正存在的問題。
四、拓寬農村國防教育渠道,促進國防教育“重心下沉”
農村、農民的國防教育是全民國防教育的“重頭戲”,縣鄉兩級黨委、政府應積極探索加強農村國防教育的路子。在農村工作會議上應將農村國防教育問題作為一個重要議題作出宏觀的規劃,并拿出具體的實施辦法從資金保障等方面作出基本規定。注意在結合征兵、擁軍優屬以及重大節日活動,做好農村國防教育工作的同時,要進一步拓寬教育渠道。如有些縣把國防教育融入創建“小康戶”、“文明戶”、“尊紀守法戶”、“五好家庭”等活動之中,有效地調動農民參與國防教育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五、發掘資源優勢,加大滲透力度
縣一級地區充分發掘和利用各縣現存的國防教育資源的優勢,是提高教育質量、擴大教育成果的重要舉措。應該下功夫、花力氣,投入一定的物力和財力對本地現有的國防教育資源進行優化和整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對本縣現有的中國近代史、中共黨史、中國革命史、重大戰役和重要歷史人物的紀念場(館)、革命烈士陵園等不可再生的資源進行正常的修繕或重建、擴建,盡可能地保持原有的風貌,決不允許任何單位和個人以任何名義擠占、挪用、損毀、甚至拆除。二是加強與本縣內駐軍的聯系。在全國的許多縣都有不同軍、兵種的駐軍,他們所擁有的軍事設施和武器裝備(除了必須保密的以外)都是國防教育的重要資源??h人武部,可適時地組織當地的工人、農民、干部、學生,尤其是民兵、預備役人員,到兵營參觀學習,了解和掌握常規兵器的使用性能及特點,擴大視野,增加軍事常識。如江蘇省江陰市周邊縣的許多單位在組織人員參觀“遠望號”測量船后,都普遍反映這樣的國防教育生動、直觀,令人感觸很深,終身難忘。三是可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的現狀,排定、明確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另外,現代網絡技術的發展,為國防教育形式的多樣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質條件。各縣國防教育的責任部門尤其應當充分利用這一條件,力求以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形式開展國防教育。
六、縣人武部應找準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國防教育中釋放多重能量
盡管國防教育強調應該由政府“唱主角”,但縣人武部也應視國防教育為“分內活”,在國防教育中打“頭陣”、當“先鋒”,充分發揮好以下四個作用:一是發揮“軍事部”的參謀作用。要經常根據上級軍事機關的指示,結合本地實際,積極為縣委縣政府抓國防教育獻計獻策;充分利用人武部門情況熟、有經驗等優勢,積極會同和配合宣傳部門,制定國防教育計劃,使全民國防教育有計劃、有步驟地持續推進。二是發揮“工作部”的服務作用。人武部既是一個軍事指揮機關,同時又是一個承辦具體事務的工作部門,要注意在為國防教育提供優質服務上多辦實事。如配合或會同有關部門編寫教材,從人武、專武干部和駐軍中選聘教員;為基層提供或商借資料;協助有關部門抓試點、推廣經驗等。三是發揮“結合部”的協調作用??h人武部要充分利用一頭接著部隊、一頭連著地方的有利條件,要主動擔當起部隊和地方的溝通工作。如經常及時地通報軍地雙方的情況,多做為軍地共同教育穿針引線、鋪路搭橋的作用。四是發揮“戰斗部”的表率作用。人武干部自身的國防觀念如何,工作積極性如何和工作成效如何,都直接影響著人們對國防教育的認識,影響著人們國防觀念的形成。因此,人武干部要樹立獻身國防的思想,在本職崗位上建功立業,以自己的模范行動影響和帶動縣級行政區域內的全民國防教育。[責任編輯 王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