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貨膨脹,熱錢進入早已不是新鮮事了,國家也采取了諸如加息,增加央行存款準備金率等措施來抑制,但效果卻不盡明顯。試通過分析人民幣升值預期這一因素,來闡述熱錢流入,通貨膨脹的原因,從另一方面尋求問題的根源所在,并提出相應對策,使人們對當今出現的通貨膨脹,人民幣貶值,熱錢涌入等相關熱點經濟現象有一個更全面的理解,希望為國家以后制定有關經濟政策開拓思路,獻計獻策。
關鍵詞:人民幣升值預期;熱錢;加息;通貨膨脹
中圖分類號:F82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4-0056-02‘
央行又加息了,央行又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了,最近我們每時每刻都能聽到這些聲音,這儼然已經成為老百姓習慣談論的話題,也折射出中國通貨膨脹的加劇。物價上漲,房價升高,人民幣貶值等等,這些不安的因素已經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國家也深知形勢的嚴峻,不斷采取措施,通過加息和調整存款準備金率來削弱通貨膨脹已成為中國宏觀調控的必然措施。但是我們所盼望的加息并沒有帶來老百姓所期望的效果,物價依舊漲,房價依舊高。加息初衷是有利于控制通脹預期,防止形成資產泡沫,但也會導致新一輪短期資本流入,更大程度地增加通脹壓力與資產價格上漲壓力。但是我們不禁要問,加息是導致熱錢進入,增加通貨膨脹的罪魁禍首嗎?加息是通脹的根源嗎?不要忘了人民幣升值預期是熱錢流入的前提條件。對此我認為,不要為通貨膨脹加息擔憂,利率差不會引發熱錢大規模流入,真正引起熱錢流入的是人民幣升值預期不斷增強。
一、人民幣升值預期與通貨膨脹關系
網上數據顯示,自從2010 年6 月19 日央行宣布進一步深化人民幣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從原來1人民幣=0.1522美元變為現在的1人民幣=0.1565美元,人民幣累計升幅已超過2.7%。在目前壓力不斷增大的情況下,人民幣也可能重新邁出金融危機前小步快跑的升值步伐。美國逼迫人民幣升值的真正含義是中國與國際接軌,形成和國際相同的完全經濟體制,從而使得美國貿易出現復蘇,不斷漲幅,但直接導致中國的通貨膨脹日趨擴大。
自2005 年以來,人民幣匯率由1美元兌成8.27元人民幣,持續升值到1美元兌換6.63元人民幣,五年以來人民幣累計升值幅度23.97%。這意味著,如果高盛、大摩、索羅斯等投機客們2005 年以1 000 億美元投入中國市場,這筆錢按照6% 的速度增生美元,現已自動增值為1 250 億美元,美國平均每年可以凈賺60 億美元,即約400 億元人民幣,這還未計入美國自身的貶值部分(數據資料來自《加息還是升值,懸在頭上的利劍》季節)。
熱錢涌入中國既有其內在原因,還有它的外部因素。人民幣升值預期是熱錢流入的前提條件,是內在因素,正因為存在升值預期,投機者對未來短時間內由于升值預期所產生的豐厚收益的意愿增強,他們尋找各種法律和制度上的漏洞,將資金投入國內,對中國經濟產生了極大的危害。從外部環境中分析,美國重啟量化寬松的政策將導致熱錢從美國流出,進入新興市場經濟體,使這些經濟體貨幣面臨外來資本大量流入,內需不足,大宗商品高位震蕩,通脹風險上升等多重壓力。可見,中國這幾年來表面上有巨大的外匯資金流入,實際上同時有巨大的匯率溢價即外幣投資利潤流出——進來的都是債,而提走的都是利潤。而其副產品是國內由于美元兌換的人民幣超量發行,造成人民幣的“內貶外升”。
由于人民幣的長期對內貶值,形成了強烈的升值預期,吸引了大量的國際投機資本流入,造成房地產、股票等市場的泡沫,泡沫破滅后形成大量銀行壞賬,造成經濟蕭條或者銀行業危機,升值預期會吸引大量國際游資,并有可能引發金融危機。
二、人民幣升值對百姓生活的影響
1.對股市的沖擊
據有關數據顯示,最近,股市從2 000 點上升到6 000 多點然后暴跌回2 000 多點的巨大金融泡沫。在股價升值期間,資產價格的持續升溫與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會吸引更多熱錢,勢必又將股價進一步推高。我們再看一組數據(見下圖),當熱錢從500上升至570時,上證指數PE從50上升至400,隨后熱錢減少,上證指數PE也不斷降低,最后達到負值。我們還可以清楚的從右邊圖看出上證指數PE隨著熱錢波動而波動,形成一種完美的匹配。且這種相關性逐年不斷增強,趨勢完全一致。可以看出熱錢的進入是導致股市大漲大跌的首要因素。通過圖表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熱錢完全主宰了股市的整體走向,股市已被熱錢牽著鼻子走了。熱錢涌進吹大了金融泡沫,進一步推高金融資產的價位,尤其是股市、房地產泡沫已經顯現,并與政府的調控措施相抗衡,一旦熱錢撤離會使泡沫很快破裂,造成市場的嚴重動蕩。
2.對房地產的影響。高房價始終是困擾中國的一大難題,雖然中國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推行實施了許多政策,如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等等。2011年4月與2011年3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環比價格上漲的有56個城市,下降的有9個城市,持平的有5個城市。2011年4月份環比價格漲幅均小于1.0%,漲幅比3月份縮小的城市有26個。和去年4月相比,本月有67個城市房價同比出現上漲,下跌的僅3個城市(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人民幣升值預期將促使房價繼續上漲,不僅使國內資金押注樓市抗通脹,部分境外“熱錢”也會乘機進入樓市。需要說明的是,這種不正常的房價高漲已經嚴重危害了國家的經濟結構。
3.對日常用品的波及。農產品、日常用品都是需求彈性極低的商品,價格的波動對它們的需求不會產生影響,但是會使老百姓的購買能力變低,形成所謂“有錢錢不夠”的局面。并且通貨膨脹加劇,人民幣升值預期加大會使得中國的內需不旺,難以消化如此多的產品,從而使產品積壓,生產相對過剩,企業瀕臨破產倒閉。
三、應對人民幣升值預期對策
1.擴大人民幣兌美元波動幅度。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我們必須由過去重視對單一貨幣(美元)波動轉向以一籃子貨幣為參照系,對單一貨幣主要升值為主轉向雙邊波動。與此同時,相應的配套制度設施協調推進,為了能夠將人民幣轉向對一籃子波動機制真正做實,一個”不經過美元的、事前可獲得的有效匯率指數”就變得非常重要。
2.圍追堵截熱錢的進入。我們要求內地銀行進一步完善個人結售匯管理,防范異常外匯通過個人渠道流出流入,打擊外匯黑市、地下錢莊和以個人通過僑匯名義結匯流入國內的資金,積極調整國內信貸政策,加強對資本流入流出的監管,通過增加供應來抑制資產價格上漲。
3.完善人民幣匯率和利率機制。我們知道,人民幣升值以及升值預期是造成國內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由于人民幣升值加快和升值預期加強,國際熱錢不斷涌入中國,說明中國的外匯儲備制度還存在問題。中國基本上還屬于強制性結售匯制度下,外匯儲備的增加帶來了基礎貨幣的大量投放,是造成國內流動性泛濫的重要原因。因此,增加人民幣匯率的彈性就顯得非常必要,只要打破人民幣單邊升值趨勢,增大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區間,完善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為貨幣政策提供更寬松的騰挪空間,國(境) 外熱錢就無法獲得足夠回報,必然要分化,涌入的壓力將大大減輕。
四、結論
中國市場的非正常運作,通貨膨脹的加劇,熱錢的涌入不能單從加息,利率差這方面來加以考慮。其實人民幣升值預期就是其產生的主導原因。我們要跳出以往的思維模式,多方面考慮,這樣才能事半功倍。人民幣升值兼具正面和負面的兩種影響,但是對于長期中國經濟健康發展來看,人民幣升值又是有必要的。中國在市場監督、匯率體制、國際收支結構中還有許多路要走。與此同時,美國也應該在國際經濟交易中充分盡到自己的一份責任,不要再做害人又害己的經濟行為,如果僅僅只依靠中國的變,美國卻無動于衷,那也將無濟于事。
參考文獻:
[1] 季節.加息還是升值,懸在頭上的利劍[J].經濟導刊,2010,(5).
[2] 伊小結.人民幣升值預期對經濟的現實影響及對策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0,(6).
[3] 危旋.人民幣升值預期與熱錢涌入對中國宏觀經濟的影響[J].學術研究,2010,(8).
[4] 孫淑芳.淺析熱錢的危害及對策[J].現代商業,2010,(3).
[5] 劉煜輝.加息的誤區[J].銀行客戶,2010,(2).
[6] 王建.不要為通脹加息[J].經濟界,2010,(3).[責任編輯 陳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