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高職學生的網絡成癮和學習倦怠問題,采用青少年網絡成癮量表和青少年學習倦怠量表對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350名高職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對網絡成癮者與非網絡成癮者進行學習倦怠差異比較,同時對網絡成癮與學習倦怠各因素進行相關分析。研究發現,網絡成癮者與非網絡成癮者在身心耗竭、學業疏離和低成就感三個因子上存在顯著差異(P=0.001,P=0.000,P=0.003);學業疏離與網絡成癮癥狀成顯著正相關(r=0.75),表明高職學生網絡成癮與學習倦怠有密切關系。
關鍵詞:高職學生;網絡成癮;學習倦怠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4-0286-02
前言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普及,網絡已成為大學生學習、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給大學生們帶來了諸多的便利,但同時也給大學生造成了一些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因過度使用網絡而產生的網絡成癮。所謂網絡成癮指個體無節制的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網上沖浪、聊天或進行網絡游戲,并且這種網絡的過度使用影響生活質量,降低學習和工作效率,損害身體健康,導致各種行為異常、心理障礙、人格障礙和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等消極后果的一種行為[1] 。高職學生是大學生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正處于青春期,容易接受和敢于嘗試新鮮事物,但其心智還未完全成熟,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較差,這使得他們容易成為網絡成癮的高危群體。許多高職學生因為沉迷網絡而與學業發生沖突,從而在學習上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甚至荒廢學業。
學習倦怠是一種持續的負性學習心理狀態,表現學習精力、學習熱情耗竭,沒有成就感,對學業持負面態度[2]。有調查顯示,高職學生存在學習倦怠現象的超過總人數的1/3[3]。本文采用青少年網絡成癮量表和青少年學習倦怠量表問卷對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的350名高職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和分析,以探討高職學生網絡成癮與學習倦怠之間的關系。
一、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被試
本研究以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在校一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考慮年級、性別及專業的平衡,分層隨機抽取樣本,進行問卷測量。共發放問卷350份,回收有效問卷326,有效回收率為93.14%。其中,男生138人,女生188人;一年級170人,二年級156人;理工科150人,商科127人,藝術類49人。
(二)研究工具
1.青少年上網成癮自評量表[2]。該量表由劉炳倫等編制,共17個項目,包括2個因子,網絡成癮癥狀(反映了網絡成癮耐受性、渴求上網沖動、網絡成癮戒斷反應及時間控制等特征),網絡成癮誘因(反映了自卑、孤獨、抑郁、社交焦慮等心理問題成為上網成癮的高危因素)。采用5級評分法,沒有(記1分),不一定(記2分),有一點(記3分),大部分(記4分),總是(記5分)。17個條目總分大于45即表明上網已經成癮,分數高低反映了成癮的嚴重程度[2]。
2.青少年學習倦怠量表[2]。該量表由吳艷和戴曉陽以Maslach工作倦怠問卷為基礎編制而成,共16個條目,包括3個分量表,身心耗竭(反映個體學習后的感受,以及由于學習而導致的耗竭、疲勞狀況)、學業疏離(反映個體對學習的一種負面的態度)和低成就感(反映了個體在學習方面較低的成就感)。采用5點計分制,從“很不符合”(記1分)到“非常符合”(記5分)[2]。
(三)研究方法和步驟
本研究項目首先對回收的問卷進行檢查,剔除無效問卷,將有效問卷進行數據錄入,并運用SPSS17.0進行數據處理和統計分析。
二、結果分析
(一)網絡成癮現狀分析
本次調查的326名有效被試中有29名網絡成癮者,檢出率為8.9%。男性成癮者15人,占男生總數的10.87%;女性成癮者14人,占女生總數7.45%;一年級12人,占一年級總人數的7.1%;二年級17人,占二年級總人數的10.9%;理工科19人,商科8人,藝術類兩人。網絡成癮者與非網絡成癮者在性別、專業、年級上不存在顯著性差異(見表1)。
(二)非網絡成癮者與非網絡成癮者學習倦怠差異比較
網絡成癮組在身心耗竭、學業疏離、低成就感三個因子上的得分均大于非網絡成癮組(見表2)。
(三)網絡成癮與學習倦怠的相關分析
學業疏離因子與網絡成癮癥狀因子存在顯著正相關(見表3)。
表3 網絡成癮與學習倦怠的相關分析(n=29)
結論及探討
本研究項目中網絡成癮的檢出率為8.9%。對比不同性別、年級學生網絡成癮發生率發現,男生高于女生,二年級高于一年級,但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對比不同專業學生網絡成癮發生率,理工科比其他科類的高,但不存在顯著性差異。本研究顯示,高職生的性別、年級、專業與網絡成癮與缺乏固定的關系。
通過非網絡成癮者與成癮者學習倦怠差異性檢驗,發現網絡成癮學生比非網絡成癮學生更易產生學習倦怠。相關研究發現大學生過度使用網絡,會導致更多的發生焦慮、抑郁等不健康心理,還會給學業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4]。本研究進一步證實,在學習過程中,網絡成癮學生更容易表現出態度消極、精神不振、疲憊無力,并體驗到更低的成就感。
本研究對網絡成癮與學習倦怠的相關分析發現,學業疏離與網絡成癮癥狀存在顯著的正相關,原因是學生沉迷網絡時間越長、對網絡的依賴越強,其學習態度就越消極。如果任由這種負面行為和情緒發展,極易滋生厭學情緒,出現曠課、遲到、早退等不良行為,從而導致學生荒廢學業。
網絡成癮已經嚴重影響了高職學生正常的學習生活,制約了學生的成長成才。高職院校應高度重視這一問題,通過加強常規教育,規范管理,引導學生以正確的心態面對網絡,以合理的方式利用網絡,遠離網絡成癮,為學生的健康成長開辟綠色通道。
參考文獻:
[1] 周瑩.南昌市高職學生網絡成癮的調查及對策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傳播學院碩士論文,2005:8.
[2] 戴曉陽.常用心理評估量表手冊[K].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0:96-108.
[3] 龔蕓,李宇才,賀建新.對高職學生學習狀況的調查[J].職教論壇,2009,(8):83-65.
[4] 朱克京,吳漢榮.大學生網絡成癮的心理社會因素[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4,(11).
[責任編輯 陳 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