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析當前高中生英語課堂時做筆記存在的問題現狀進行并探究其原因。從強調筆記的重要性出發,以英語筆記策略為指導,列舉做英語筆記的有建設性指導性意義的方法,使高中學生能有效地通過做好英語筆記,提高課堂效率,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拓展自我學習能力。
關鍵詞:英語學習;筆記;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4-0333-03
課堂筆記是一種重要的學習策略,恰當而有效地使用筆記策略對英語學習有著直接的影響。新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習策略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發展其自主學習能力的保證。然而在目前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很少關注學生的課堂筆記,也沒有給予相應的指導和培訓,導致學生對課堂筆記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對如何記筆記沒有明確的概念。本文旨在了解高中生使用筆記策略的現狀,發現存在的問題,探討解決的辦法,引導高中生有意識地使用筆記策略以提高其課堂學習的效果。
一、高中學生做筆記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在課堂上做筆記是掌握知識的一個主要方法,同時也是學生學習能力的一種表現。然而,筆者在平時的教學中發現,不少高中學生其實很不善于做筆記,筆者經調查觀察發現,造成學生在課堂沒有自覺或不善做筆記的原因主要有:
1.多媒體教學進入課堂。多媒體教學因自身的鮮明特征能使學生在更真實的情境中學習、體驗和感知語言,更有利于激活課堂,因而,深受師生的歡迎。多媒體幻燈片的呈現能為課堂教學節省大量時間,使學生在相同的課時內學到更多的知識。然而,屏幕上紛雜的內容對學生來說大多是過眼云煙,稍縱即逝,根本無法做筆記。學生們往往認為,記不全不如不記。于是,他們擯棄了做筆記的傳統習慣,以腦子的暫時性的知識儲存代替了筆記本的永久性的記錄保存。
2.高中生的生理特點。高中生正處于十七八歲的年齡段。這個年齡段的學生生性好動,上課喜歡口頭回答,很難靜心做筆記。他們往往覺得表面看起來已經掌握的東西就不需要記下了。俗話說“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諸多知識點還需不斷復習、不斷記憶,才能掌握到位。因此,在做書面作業或考試時,學生常常會漏洞百出。再者,高中生自我監控能力較差,有時面對大量的文字書寫,會產生惰性,待惰性完全戰勝自覺時,學生就基本放棄做筆記了。
因此,學生的英語課堂筆記作為一項常有可能被忽視的內容,確實存在著很大的問題。指導高中學生做好課堂筆記是英語教師學法指導的一項重要內容,教師必須對此加以重視。
二、高中英語課堂做筆記的意義
18世紀著名作家塞繆爾·約翰遜稱做筆記為“必要的痛苦”。的確,做筆記是件比較痛苦的事情,但非常必要。做筆記能使學生眼、耳、心、手統一,達到注意力高度集中,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對于學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美國心理學家巴納特(1981)以大學生為對象做了一個實驗,研究了做筆記與不做筆記對聽課學習的影響。學習的材料為1 800個詞的介紹美國公路發展史的文章,以每分鐘120個詞的中等速度讀給他們聽。把大學生分成三組,每組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學習。甲組為做摘要組,要求他們一邊聽課,一邊摘出要點;乙組為看摘要組,他們在聽課的同時,能看到已列好的要點,但自己不動手寫;丙組為無摘要組,他們只是單純聽講,既不動手寫,也看不到有關的要點。學習之后,對所有學生進行回憶測驗,檢查對文章的記憶效果。
實驗結果表明:在聽課的同時,自己動手寫摘要組的學習成績最好;在聽課的同時看摘要,但自己不動手組的學習成績次之;單純聽講而不做筆記,學習成績最差。其他研究也表明,對于同一時段學習材料,做筆記的學生比不做筆記的學生成績能提高2倍,因為課堂筆記使學生實現了眼到、耳到、手到、心到的統一。
三、高中英語課堂做筆記策略的指導
筆記策略是精加工策略,是在意義理解基礎上的一種更高水平、更精細的信息加工策略。作為任課教師,我們可以從筆記的類型、筆記的整理和使用兩個方面來進行指導。
(一)筆記的類型
不同的筆記策略可以從不同程度上促進知識的獲得、儲存以及利用。根據英語學科教學的特點,筆者認為課堂筆記可以分為三大類:
1.閱讀課內容要旨筆記。閱讀課是目前英語教學中最為重要的課時,理解英語課文內容是講解知識點及語法點的前奏,教師一般需花一節課時間來講解課文內容,理清課文脈絡,而大部分學生不習慣閱讀課做筆記,一節課往往什么東西都沒留下。其實閱讀課做筆記更有利于培養學生對文章篇章結構的了解,有助于學生做好閱讀理解題。下面筆者以北師大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英語模塊七 Unit21中閱讀課文lesson3 Epidemic Explained為例,介紹閱讀課常用的筆記格式:
2.知識點表格筆記。課文中的知識點的講解主要是英語短語的理解與舉例。課堂中,教師詳細地解釋用法,學生也會多少也做點筆記。但許多學生記得雜亂無章,毫無頭緒,所謂的筆記本根本無法作為復習時的材料和依據。筆者以一種簡單的方式即表格筆記,指導學生如何有條理地記錄課堂中的知識點。表格分三縱欄,左欄記短語,中欄記例句,右欄記學生的心得。心得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感受,筆者要求學生主要寫下兩部分:質疑和總結。質疑某個知識點,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探究能力,重新審視所學內容,又可起到復習作用??偨Y所學知識,建構知識體系,可彌補課堂內無法系統地完成的只是講解。教師有時僅起拋磚引玉作用,學生可舉一反三,延伸與拓展所學知識,豐富并充實課堂筆記。
3.語法課板書筆記。語法講解課筆記較多,學生無法判斷知識點的重要性,筆記的思路顯得混亂。因此,指導學生做語法課筆記,教師的板書就是典范,將教學內容的精華凸顯在學生面前,讓學生一覽無余。板書有助于引導和調節學生的思路,培養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習動機;有助于學生學習和掌握教學內容、掌握學習方法并提高學習的技巧;板書也能彌補口述的不足。因此,語法課教師呈現出條理清晰、文字清楚的板書,也就呈現了教師提出的學習重點,這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二)筆記的整理和使用
法拉第在《回憶馬克思》一書中寫道:“……他(指馬克思)有那么一種習慣,隔一些時候就要重讀一次他的筆記和書中坐上記號的地方來鞏固他非常強而且精確的記憶?!睆倪@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馬克思淵博的學問與他重視記筆記、善于整理筆記是分不開的。整理和復習筆記是把知識簡化、深化、系統化的過程,是學習獲得高效益的組成部分,必須給予充分的重視。只有當學生充分利用筆記進行積極復習回顧,筆記才能真正發揮它的功效。
1.整理。做筆記不光只是用筆記下來,關鍵在于理解并用上所記的信息。為鞏固學習效果,學生一般需要對所做的筆記作進一步的整理,使之成為比較系統的復習資料。整理、加工課堂筆記的方法有:憶、補、改、編、舍?!皯洝奔磳φ諘?、筆記,及時回憶有關信息,是整理筆記的前提?!把a”即補充課內因教師講課速度和課堂節奏而無法跟上導致的缺漏、跳躍、省略等情況,使筆記內容完整。“改”是改正筆記中的錯字、錯句及不夠確切的地方,使筆記精確?!熬帯敝甘褂媒y一的序號,對筆記內容進行提綱式的、邏輯性的排列,注明號碼,使筆記有序。“舍”是舍去無關緊要的筆記內容,使之簡明扼要。
2.復習。筆記是人腦有效的外存貯存器,是人記憶能力的延伸。學生有了一本翔實豐富的筆記本之后,必須充分利用,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當學生做作業遇到困難時,除了向老師同學詢問,還可以翻開筆記本,幫助解決學習中的問題;考試前,筆記本又為系統復習所學知識提供了依據??傊?,學生每次翻開筆記本就等于復習一遍所記的內容。因此,教師一定要盡量創造機會,使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筆記本。
四、高中英語課堂做筆記的基本方法
做筆記是有著諸多好處和積極意義的課堂行為,然而讓學生養成課堂上記筆記的良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
1.教師方面。(1)抓好課前的習慣培養。英語教師在新學期開始的時候,就要抽出一定時間輔導學生做筆記。讓學生先有一個感性認識,以后再通過一二節課的實踐,學生就可以很快適應教師的授課方式,避免學生盲無目的,不知要求地亂做筆記。(2)抓好備課環節。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是學生做好筆記的前提。為了更好地指導學生做好筆記,教師在備課中首先要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對教材認真分析、推敲、歸納、整理,形成條理清晰、重點突出的教案,設計好統領知識結構的板書。然后在備課計劃中列出重點、難點、關鍵的問題,并用特有的符號、顏色等標出,以便課堂上學生能圍繞這些重點、難點、關鍵問題做好筆記。(3)抓好課堂教學常規環節。在課堂教學中要創造有利于學生做好筆記的條件。首先,教師的語言要清晰、有條理,準確而精練,切忌雜亂無章。其次,板書設計的布局要合理,層次要分明,字跡要工整,為了加強直觀性,突出重點,可采用彩色粉筆作簡圖或標明重點內容。最后,把握好上課的節奏,講解重點內容時節奏要穩健而緩慢,反復加以強調,利于學生把握要領做好課堂筆記。(4)抓好學業評價環節。應將學生的課堂筆記作為學業評價的一項內容,教師要定期檢查學生的筆記并選出比較優秀的課堂筆記讓其他學生相互模仿和借鑒。
2.學生方面。(1)筆記本要求:應該是大一點且厚一點的本子,這樣能滿足高中三年的連續性使用,從而保證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封面最好結實一些,以防因天天使用而導致紙張脫落的現象。每一單元結束后應空出一至兩頁空白頁,以作單元章節的總結所用。(2)格式要求:首先要記下聽課日期、單元標題。每一個知識要點用1、(1)……(2)……2、……等序號排好??梢允褂妙伾P標注出重難點。要學會使用常規性的或自己獨創的符號標記,以便節約時間,節省空間。最好在筆記本的知識要點處注出其來源是教材多少頁,還是哪一份試卷或講義等,便于以后查實或更正。每頁筆記應留出1/3或1/4的空白,用于課后拾遺補闕。書寫務必要清晰。(3)內容要求:筆記內容絕不是教師板書的內容復制,課堂筆記不等于課堂記錄。應該是本節課的重難點、自己不十分掌握或容易忘記的內容,也可是自己在聽課過程中的領悟等。課后通過自學所得到的新的知識點也應成為筆記的延伸內容。要堅持積累資料,擴充新知。(4)使用要求:筆記不是一種擺設。應學會整理歸納,完善筆記。應該通過經常翻閱來復習鞏固,逐步地把筆記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對照筆記進行復習時,既有系統、有條理,又覺得熟悉,因而復習起來,事半功倍。課后要依據教材或尋求老師的幫助對筆記的遺漏之處進行補充。過段時間還應通過后學的知識對前面的筆記內容進行再加工或更正。
五、結束語
英語課堂筆記是課堂學習過程中一種重要的活動,它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和思維結果的重要載體。通過課堂筆記這一學習技巧循序漸進的實踐,能培養學生勤于動手、及時搜集、整合、獲取信息的能力。是提高聽課效率和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決不可偏廢。因此,教師要切實落實并貫徹筆記策略指導,加強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使時間指導與理論知識相結合。教師還應積極探索促使學生認真、有效做筆記的新舉措,把評價督促機制落到實處,從而使學生能持續性的做好筆記,并為其所用,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評價反饋能力,真正達到提高學習的有效性,提高英語課堂的效率。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 吳海鷹.初高中銜接階段筆記策略的指導[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7,(8).
[3] 胡進.關于記筆記策略的研究綜述[EB/OL].華夏心理網,http://www.psychcn.com/enpsy/200107/254931966.shtml.
[4] 宗鳳昌.課堂筆記——必要的英語學習行為 基礎教育課程[EB/OL].http://www.jcjykc.com/Post/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163.
[責任編輯 陳 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