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高速公路項目BOT模式中主要參與者的利益及行為進行分析,闡述銀行在不同中標人(業主)投資建設的高速公路項目中應重點關注的主要問題和風險特點,提出銀行高速公路BOT項目貸款在貸前、貸中和貸后的風險防范和控制措施。
關鍵詞:高速公路;BOT項目;信貸風險
中圖分類號:F83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4-0058-02
長期以來,中國高速公路項目主要由省級交通主管部門或國有交通企業投資、建設和經營管理,民營企業難以涉足。
2001年1月開工建設的湖北省襄荊高速公路是中國第一條BOT高速公路項目,該項目已于2004年6月建成試運行通車,2006年6月正式驗收通過。項目由葛洲壩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企業組成的聯合體競標獲得特許經營權,特許經營期為三十年。但該項目并不是完全意義的BOT項目,行業主管部門在項目融資中承擔擔保責任。
2004年12月,四川省政府以川辦發[2004]34號文轉發《省交通廳關于進一步加大開放力度吸引民間資金進入交通基礎設施領域的實施意見和四川省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實施BOT方式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明確了民間資金進入交通基礎設施領域可采取BOT、TOT、BT、投資參股和利用國內外資本市場融資等五種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是BOT),并在征地拆遷、稅收、收費標準和收費年限等方面明確了相關優惠政策。根據已經公布的信息,“十一五”期間,四川省已有15條高速公路實行BOT的建設經營模式,大型國有交通企業、大型施工企業、民營企業進入省內高速公路建設經營領域。
一、BOT模式中主要參與者的利益及行為分析
高速公路BOT模式中涉及的利益主體包括交通主管部門、地方政府和中標人。省交通廳為省政府授權的招標人,地方政府為省政府授權的具體簽署和履行BOT特許權協議的實施者,中標人為BOT項目的業主。
(一)省級交通主管部門
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可減輕交通部門公路建設的資金壓力,通過利用社會資金,在較短的時期內實現區域內公路建設的跨越式發展,迅速形成高速公路網,帶動區域內收費公路經濟效益的提升。而且,交通部門仍可依法對特許經營項目建設經營實施行業管理和監督。因此,省交通廳非常歡迎其他投資主體參與高速公路建設,特別是參與投資偏大的項目,相應地在其職權范圍內給予中標人一些優惠政策,如給予部分經濟效益相對較差項目經營期限和通行費收費標準等方面的傾斜,促使項目的成功推進。
(二)項目所在地地方政府
在當前政府考核體制下,為體現政績,地方政府需要保持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高速公路建設投資巨大,有利于拉動地方經濟在一定時期內快速發展,并能極大地改善投資環境。通過高速公路BOT模式還能引入外地有實力的投資者,有利于雙方在多方面進一步的合作,促進地方經濟的持續發展。因此,地方政府在高速公路招商引資中表現較為積極,在項目征地、稅收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
(三)中標人(業主)
1.高速公路線路作為一種資源,在一定時期內具有壟斷性,雖然其投資巨大,但收費期限長,在車流量、收費標準達到預期的情況下,投資回報穩定,所以是一些尋求穩定收益的大資金的重要選擇。
2.在高速公路建設經營的過程中,項目業主實現收益的渠道也是多方面的:如在項目建設期,通過項目總承包、分包及施工獲取相應利潤,這部分收益一般能夠達到項目總投資的15%~20%,一些大型施工企業中標人由于建設管理經驗豐富,能夠十分有把握地取得這部份收益。在項目經營期,除取得項目經營收益外,還可通過股權的轉讓提前實現超額效益,一些有資本運作背景的民營企業更看重轉讓的超額收益。此外,雖然一些項目直接經濟效益并不明顯,但以此為牽引,通過與當地政府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可以以優惠條件取得當地資源(如煤炭、房地產、港口碼頭等)的優先開發權,從而獲取超額收益。
3.通行費收費標準的審批權限在省級政府,中標人一般利用政府引資建設、推動地方經濟快速發展的心理,通過與政府協商達成有利于自己的BOT條款,達到預期的盈利水平。
基于以上的因素,目前國內高速公路BOT招標進展較為順利,大型國有交通企業、大型施工企業、民營企業等都積極參與項目投資建設。但由于中標人投資建設高速公路項目的真實目的各不相同、建設管理經驗的差異明顯,BOT項目實際建設經營情況參差不齊,項目信貸風險差異較大,需認真甄別。
二、銀行營銷高速公路BOT項目應關注的主要風險因素
1.中標人為大型國有交通企業或施工企業。大型國有交通企業和施工企業具有豐富的高速公路建設管理經驗,運作相對規范。由其中標的高速公路項目建設期風險較小,銀行貸款風險更多地集中在項目經營期:(1)部分中標人注重公路建設期盈利,忽視公路經營期效益。(2)部分中標人到處投標,中標項目較多,資金緊張,資本金不能到位,項目建設受到影響。(3)部分中標人由集團統一進行資金管理,項目貸款管理難度大。
因此,銀行應對項目效益進行認真分析,并擇優積極關注、區別對待:對于項目經營效益一般的項目原則上應由母公司或有實力的公司提供第三方擔保;對于目前中標項目較多的企業,應重點分析資本金到位的能力,設置風險控制措施;對于集團統一資金管理的項目,應與借款人簽訂項目資金封閉管理協議,加強貸款管理。
2.中標人為民營企業。大多數民營企業基本不具備高速公路建設管理經驗,且部分民營企業背景復雜,銀行難以全面掌握。由其中標的高速公路項目建設期和經營風險都不能忽視。(1)部分中標人實力不濟,資本金難以到位,致使項目難以實施,項目建設可能延期,甚至由政府收回。(2)中標人缺乏高速公路建設管理經驗,總投資超概可能性較大,成本收入比高,在項目的車流量、收費標準難以達到預期增長目標的情況下,貸款面臨較大風險。(3)部分中標人故意虛增投資,達到多貸款、少出資本金的目的。(4)項目貸款還款來源全部為通行費收入或其他特許經營收入,民營企業中標的BOT項目普遍缺乏有力的第二還款來源。(5)部分中標人與政府的談判能力較弱,經營期短或收費標準低,投資回報難以保證。
因此,對于民營企業中標的高速公路項目,要保持謹慎,除認真評估項目效益外,還要重點分析企業的資金實力、知名度、資信狀況、建設管理能力,綜合判斷項目信貸風險大小,嚴格把握貸款條件:一是項目本身效益較好,能夠覆蓋風險。二是企業具備建設、經營管理能力。三是設置可行的個性化的風險控制措施。
三、銀行高速公路BOT項目信貸風險控制措施
1.科學評估高速公路BOT項目的財務效益,優先支持股東實力強、國家、省規劃的骨干路網中財務效益明顯的項目。
2.嚴把項目合規合法性審查關口,落實項目土地、環保、核準等相關手續,審查項目資本金比例是否達到國家和銀行的規定標準,資本金來源是否真實可靠。
3.審查項目BOT協議、招投標相關文件和施工合同等,掌握項目前期約定的雙方權利義務關系,核實項目總投資,合理確定項目銀行貸款額度。
4.合理設置擔保條件,強化第二來源還款。(1)對所有項目設置特許經營權質押及收費權質押。(2)力爭追加股東或實際控制人等第三方連帶責任擔保。1)全程擔保。2)附解除條件的全程擔保:若借款人能連續若干年以項目收益按特定還款方式測算的本息金額償還貸款,就可以免除擔保人的擔保責任。(3)對項目效益有保障、投資人實力強的項目,在無法落實第三方擔保的情形下,力爭取得股東或實際控制人出具的有法律效力的還款承諾函。
5.嚴格執行資金的封閉管理。(1)賬戶設置:根據項目資金鏈,要求借款人、施工企業、材料供應商等在貸款銀行開立賬戶,延長各項建設資金在銀行流轉的時間。(2)資金支付:嚴格按照施工、材料采購等合同,建立支付臺賬,并根據項目監理單位簽署的計量支付單據逐筆審核一致后辦理支付。根據銀監部門“三辦法一指引”的要求,嚴格執行貸款資金的受托支付,嚴防貸款資金挪用。(3)收入歸集:項目進入經營期后,通行費收入按照收支兩條線的原則,必須在貸款銀行進行歸集,并報經貸款銀行同意后方能進行使用。
6.力爭組建銀團貸款,共同分擔風險。(1)加強與股東所在地金融機構積極配合,增強對股東出資能力分析的準確性,加強對股東的監控力度。(2)發揮各自優勢,共同加強對借款人的控制。(3)減少交易成本,提高風險定價水平。(4)降低貸款集中度,共同分擔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