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雖然此觀點一直在業內被質疑著,但智能手機的便攜性,功能和接口逐漸增多,屏幕增大,加之無線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讓PC機的地位已經越來越不穩定。當前智能手機芯片已經和PC機的計算機能力相差不遠,而且廠商們研發力度正在加大。因此,最終會像電視機淘汰收音機一樣,智能手機取代PC成為人們涉取信息,娛樂學習的互聯網終端設備。
關鍵詞:手機;PC;取代
中圖分類號:F123.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4-0206-02
2011年2月,IDC報告數據顯示,2010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1.009億部,較上年增長87%,而全球PC電腦出貨量則低于預期,同比增長率僅為3%,共計9 210萬臺。全球智能手機銷售數量首次超過PC電腦。
在IBM成立一百年之際,《硅谷內幕》網站對IBM的馬克·迪恩(首部PC的發明者之一)進行了專訪。在采訪中,迪恩認為PC時代即將結束,PC終將被手機所替代。
Nokia公司自從發布N系列產品之后一直稱之為“多媒體電腦”。蘋果總裁喬布斯也曾說過,當前已經進入后PC時代……。種種已經跡象表明PC機即將退出潮流成為歷史。
筆者認為大師們和廠家、商家們之所以有這樣的論斷,是因為智能手機有以下幾個代替PC的優勢。
1.手機的便攜性是它的先天優勢。即便再輕薄的筆記本電腦在智能手機面前也顯得如此笨重。以iPhone為代表的智能手機已經讓人們領略到智能手機輕薄與便利。即使擁有7英寸屏幕的三星的Galaxy Tab P1000和一臺PC比起來也是那么輕松的裝進口袋。隨著中國移動的3G網絡速度已經大幅提升,特別是WIFI功能的普及已經讓智能手機上網變得“隨時隨地”。倘若我們帶著一部PC恐怕就有些力不從心了。ZDC便攜消費電子產品使用情況調查數據顯示,中國IT網民中,擁有手機的用戶每天攜帶手機的比例幾乎接近100%,其中利用手機上網的用戶比重高達85.9%,可見,用戶對利用手機終端上網的依賴程度較高,特別是在上/下班、上下/學、外出路上等這些碎片時間里,你大城市的地鐵里,公車車上到處可以看到拿著手機上網的人。
2.智能手機處理器越來越強大,功能越來越多。英偉達 Tegra 2,高通MSM8260、ARM Cortex-A9等一系列多核處理器芯片的誕生讓手機處理起高清視頻、3D游戲等多媒體更加流暢。除了一些專業級的需求,這些處理器已經完全可以滿足普通用戶。而且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手機CPU計算能力和會接近甚至會超過PC計算能力。隨著存儲能力的上升,手機取代普通數碼相機和攝像機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也許在未來我們的手機就像一個多媒體工作室,而讓一臺PC機實現這些功能就有點為難它了。
3.眾多廠家、商家和社會的支持讓智能手機如魚得水。硬件上幾乎所有的手機廠家都加快了自己的智能手機研發步伐,蘋果、三星、Nokia、Moto等國際大牌都在不斷的推出新品。而且銷量節節攀升。以蘋果為例,iPhone在國內外一上市就能看到一機難求的場面。
軟件上Andriod系統的出現使智能手機的發展有了更有力的保障。各種廠家都在推出自己版本的Andriod系統。網絡上就可以下載到成千上萬的Andriod軟件。并且相當多的是免費的。就連一直專注PC系統的微軟也看出了智能手機的大好前景,即將推出旗下智能手機軟件Windows Mobile 7。并且已經有三星、HTC等廠商開始試用。
當下在越來越多的公共場所提供WIFI信號,讓手機上網變得如此方便快捷。比如肯德基,麥當勞等快餐企業,機場的候機亭車站的候車室等都提供免費的WIFI信號,中國移動也正在加快自己的WIFI基站建設步伐,目前在各個大學都已經部署了無線網絡。即使不免費你只要每月交上十元就可以拿著智能手機沖浪了。
雖然以上種種跡象已經表明智能手機的使用頻率逐漸超過PC,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取代PC是大勢所趨。然而總有人對此觀點持反對意見,理由也有三個。
1.手機的屏幕太小。當前的手機屏幕一般都是3~4.3英寸。但我認為大多數時候我們并不需要大屏幕,而且現在的的手機都帶有HDMI接口,需要大屏顯示的話隨時可以接入大屏顯示設備。
2.從操作簡易度、舒適度來看,手機較PC電腦仍遜色許多。用慣了鍵盤鼠標的PC用戶肯定無法接受在一塊小小的手機上操作。但我認為這些可以但完全可以接入一個擴展塢來解決,例如宏基Iconia Tab W500就是一款這樣的產品。并且隨著語音識別技術和觸控技術的發展,鍵盤鼠標的發展空間已經越來越小了。比爾·蓋茨早就預言過,三五年內我們與計算機的交流方式就能通過語音來實現。
3.智能手機的續航能力是最大的問題。這個我也承認,智能機的電池是在短期內難以攻克的世界難關。暫時我們在長時間使用智能機的時候只能通過外接電源來實現了,不過我們在使用手機的時候并不都是在戶外。就像用PC一樣我們在家或者辦公室等室場所使用手機上網也可以接入外接電源。
筆者也承認,現在的智能手機確實還是要通過PC上的程序作為初始化、同步、處理和存儲信息的基站。管理平板電腦的出現緩解了這一局面,但短期內還是不能擺脫對PC的依賴,所以用戶不得不在實際的使用中,保持兩臺設備,智能手機和PC電腦,并需要及時同步。不過這并不是一個最優化的使用場景,在三年也可能是五年后智能手機用戶應該可以逐漸擺托開笨重的PC了。
不管我們同不同意手機會代替PC的觀點。此類產品已經稍然上市了,不管是國際大牌三星、宏基、聯想或是國內自主品牌愛國者、昂達甚至山寨都有此類產品。與我們相伴了三十多年的PC已經走到了歷史的心頭,但并不是說它就會消失,畢竟有一批專業的用戶和一批終極粉絲的存在讓它會存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但最終主流的互聯網終端設備和計算機設備還是我們隨身攜帶的手機。
[責任編輯 安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