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立和實施科學、高效的人事管理制度是維護高校正常管理秩序、促進高校和諧發展的必要保證。管理創新是提升高校競爭力的基本保證,通過對人事制度進行創新來獲得靈活的人才政策、科學的評價制度和高效的管理手段,以達到人力資源增值和組織效益最大化的最終目標。
[關鍵詞]高校 人事管理 人才競爭 制度創新
目前大多數高校機構重疊,冗員過多,還沒有真正變身份管理為崗位管理,用人效益不高,優秀人才和中青年教師待遇總體偏低,大量應當由社會負擔的工作沒有從學校分離出去,過多地占用了學校的編制和經費,同時,沒有充分發揮人才交流中心和人才市場的作用,對聘用人員的管理還不到位。如何建立科學規范和高效實用的人事管理制度便是單位管理中的核心問題。
一、高校人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高校管理機構政府化傾向嚴重
目前大多數高校機構重疊,冗員過多,還沒有真正變身份管理為崗位管理,用人效益不高,優秀人才和中青年教師待遇總體偏低,大量應當由社會負擔的工作沒有從學校分離出去,過多地占用了學校的編制和經費,同時,沒有充分發揮人才交流中心和人才市場的作用,對聘用人員的管理還不到位.由于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以致高校人員缺乏合理流動,而高校聘用臨時工則有較大的自主權,這進一步加劇了該類人員的隱形過剩,并使他們有一種潛在的處優感及無為感。
2.教學與非教學人員的工作量缺乏可比尺度
教學與非教學人員收入分配的模糊化必然導致人力資源的隱形浪費,因為財務調控措施失衡必然挫傷甚至壓抑人的積極性,而非教學人員收入與教學人員收入持平乃至超出教學人員收入則混淆了簡單勞動與復雜勞動的區別,無法體現優勞優酬的原則。
3.高校人事管理信息質量不高
現階段,由于各高校對人事管理信息重視的程度不同,側重點不同,利用網絡對外宣傳的目的不同,導致各個高校發布的人事信息標準各不相同,內容多少也各不相同、信息片面、滯后、內容不完善。
二、高校人事管理的定位與發展
1.高校人事管理的定位
傳統人力資源往往扮演被動的人事行政角色,并沒有很清楚地與單位的整體運作績效有直接的因果關系。但在新時代我們能夠發現,單一的一個個體不能夠充分體現自身的價值,這就需要我們運用科學的方法來進一步管理,把個體組織在一起,運用“組織行為學”的有關理論,達到管理人力資源的最優化。
2.高校人事管理的對象及機構
高校人事管理的管理對象即一所學校內所有在職的教職員工,高校教職工的組成雖有很大的層次區別,不過主體人員學歷較高,多數接受過高等教育。他們不僅是被管理的客體,更是具有思想、感情和主觀能動性的主體,而且具有很強的協調能力、融合能力、判斷力和想象力。
3.高校人事管理發展
傳統的人事管理把精力放在員工的考勤、檔案、合同管理等事務性的工作上,被定位為后勤服務部門。到了90年代,隨著單位基礎管理模式的深刻變革,在管理中,人作為一項資源,而且是重要的戰略資源,人們所強調的“科技以人為本”的思想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同。在這一管理思想的指導下,以人才測評、績效評估和薪資激勵制度為核心的人事管理模式得以確立。與傳統的人事管理相比,新的人事管理模式無疑有了重大的飛躍。
三、高校人事管理創新研究
1.人事代理
首先,人事代理制度解決了員工易進不易出的難題,有效地引入競爭機制,提高了用人單位和被聘人員的自主權和積極性。其次,人事代理拓寬了用人渠道和用人方式,為高等學校充分吸收社會人才,以及事業編制人員合理流動提供了更好的環境。再次,選擇人事代理可以把高校人事管理價值鏈中非核心性的社會保險、檔案管理等一些基礎人事業務,交給專業的社會人才服務機構去做,有利于高校的人力資源部門從繁瑣的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集中精力于學校的核心性、戰略性工作。
2.彈性退休
全國各高校都有一批60歲左右的教師僅僅因為年齡的原因從教學、科研崗位上退下來。他們中大多數人思想成熟、經驗豐富、學術造詣深厚、教學水平高而且無家庭負擔和拖累,健康狀況尚好,可以說他們還處于干事業的黃金時段。因此,對知識分子特別是高等學校的教師而言,可實行延聘和返聘政策。
3.創新高校教師業績評價制度
首先,可對承擔科研任務多,科研成就突出、科技成果轉化成績顯著的人員,通過高工資、獎勵、股份和期權等多種形式,將其收入與貢獻掛鉤。其次,可以對教師實行分類管理,即將教師崗位分為教學科研崗位和專任教學崗位兩類來解決。第三,完善教學質量監督和評價體系,對教學質量、教學過程、教學建設、教學效果實行全面評價,對教學工作進行有效監督和調控。評價結果要與教
師職稱職務評聘掛鉤,實行教學考核一票否決制。對于達不到教學基本要求的教師,不能評聘高一級專業技術職務。
4.創新高校人事管理工作手段
第一,人事工作者必須走出去,走入社會,走入基層,認真調查、分析人事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出現的新情況,準確預知人事工作未來發展趨勢,及早做好應對措施和準備。第二,信息技術在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可明顯地提高工作效率,不僅節省大量的時間資源、人力資源,還會減少出錯率。第三,以崗位聘任制度、考核評價制度、分配制度為中心,將各項制度整理、匯總成人事管理制度體系。全面規范人事工作,將所有的人事事務都納入制度管理范圍之內,改變以往過度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的局面。
四、結語
根據環境的不斷變化對現有制度進行創新,保證組織中各種資源的有效配置,降低組織內部的運行成本,才能產生好的組織績效。管理創新是提升高校競爭力的基本保證,通過對人事制度進行創新來獲得靈活的人才政策、科學的評價制度和高效的管理手段,以達到人力資源增值和組織效益最大化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管培俊.在深化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高級研討班上的講話[J].教育人事,2001(9).
[2]楊旭.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公開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西部科技,2007(9).
[3]韓彥鐸.科學發展觀與高校人事管理工作創新[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