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夫切”,這是高爾夫“尷尬擊球”的另一個高發(fā)案例。在打出“達夫切”的時候,桿頭深深地扎進球后的地里再碰球,通常擊球效果都很差,球很難出去。而且還有桿頭在送桿時再次觸球的危險。
起因 過度使用手腕
當球位于比較平整的位置上時容易出現(xiàn)“達夫切”——尤其是在剛剪過的較為密集的草皮或是平地上,而在長草里從來不會有這樣的情況。如果你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樣的狀況,那你的揮桿里可能運用了太多的手和手腕動作(圖1:手位于球后;圖2:急速曲腕;圖3:“敲”球動作)。上桿中過多的手腕動作并不意味著一個好的開始,因為這將造成球桿的揮桿軌跡非常陡峭,讓你很難達到穩(wěn)定的擊球效果。然而,在這時右手的挖球動作更為常見——左手腕在擊球時脫節(jié),但被右手的動作所補救——這是最大的問題所在。這個錯誤通常是由于人想把球盡量打起來的欲望造成的,但這個動作其實毫無意義。
糾正 手在擊球時保持在桿頭的前面
果嶺邊切球是一種直向前的揮桿,技術原理也是如此。這就意味著消除不必要的手腕動作,使動作變成更簡單、緊湊的臂肩動作。盡量做好瞄準動作,使球位于你站位偏后的位置,手與重心靠前。這樣就等于預先設置好正確的擊球要素。另外,整個揮桿中重心都要保持在前面或左邊(相對右手球手來說),上桿時保持盡量不用手腕。對應于你的揮桿動作,身體將會稍微地來回轉動。固定你的左手腕,以左手背帶動球桿通過擊球區(qū)域(圖5、6、7:打好切球的秘訣之一是使球位于站位中偏后的位置,手與重心偏前)。
根治方法
先開始練習幾次長推(圖8、9),切球時盡量與推桿保持一致。
要根治“達夫切”,把切球動作當成簡單的帶有桿面的長推是個好主意。下次電視里面有高爾夫比賽直播時要仔細觀察,你會注意到很多職業(yè)球手在果嶺的周圍都會運用這項技術。這是一種非常間接而小幅度的揮桿,因而能產(chǎn)生穩(wěn)定的效果。下面將告訴大家如何運用:
拿好你的推桿沿著果嶺推幾個長推。現(xiàn)在先不需要考慮目標,感覺你的手和手臂隨著身體的轉動而進行協(xié)調(diào)的前后擺動。
現(xiàn)在換用球桿。對于這樣的擊球方式,身體站位要保持好,這樣球位就會靠近你的右腳后跟。然后讓桿身傾向目標方向,使你的手位于球前。(圖10)
現(xiàn)在把你之前長推時所用的擺動臂肩動作重做出來。盡量感覺在下桿擊球時保持桿身的傾斜程度。
這種揮桿技術最大好處就是你幾乎可以用任何一支球桿來完成,因為能創(chuàng)造出不同高度不同旋轉特性的球路。你不必做任何改變,只需要讓不同的桿面角度來幫你做出不同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