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的釀造過程
文*黃山 圖*土豆妮
葡萄采收以后,第一步要做的工作是去梗。有的釀酒師認為,葡萄梗的味道如果滲入葡萄酒中將導致葡萄酒味道變壞;但有時為了增加單寧,如在用單寧較少的黑品樂(Pinot Noir)釀酒時,釀酒師也會保留一定數量的葡萄梗。而破皮則是把葡萄輕度壓榨,葡萄中的籽并不壓碎——在電影中,這個步驟通常是幾個美女赤著腳在木盆里踩葡萄,但在現代社會,這一步由專門的機器來進行,有的時候,釀酒師大叔覺得機器破皮不夠均勻,便會把腳再伸進去又踩個幾腳——相信我,你不會有興趣去深究這個步驟的。(漫畫1)
接下來,將酵母加進已破皮的果肉、果皮、葡萄籽混合物里面進行發酵。如果要釀的是白葡萄酒,則要在這一步之前先把果皮取出。
經過第一段發酵以后,把發酵物榨汁,去除果皮和籽,再度倒入酒槽內,進行第二段的發酵。傳統的發酵會在橡木桶中進行,因為橡木能賦予葡萄酒更多的風味;但現在的現代化酒莊為了控制發酵時的溫度以萃取更多的菁華物質,于是在電控不銹鋼桶里進行發酵。有的人還為了獲得橡木風味而把一些橡木屑加入發酵罐中。(漫畫2)
發酵后的葡萄酒底部會產生沉淀物(以酵母的“尸體”為主),一般酒莊會用雞蛋清把這些殘渣凝聚在一起,從而澄清酒液。但也有釀酒師為了保持葡萄酒的最原始風味,而不進行澄清這一步驟。
經過澄清后的葡萄酒可以倒入橡木桶進行成熟醇化。很多國家對不同等級的葡萄酒的木桶陳釀時間有嚴格要求。完成木桶陳釀后,會再把葡萄酒裝入玻璃瓶,進行瓶中陳釀。大部分白葡萄和一些單寧單薄的紅葡萄酒則不需要進行木桶陳釀,會在澄清以后直接裝瓶。
橡木桶有啥用
文*子懿 圖*土豆妮
在和酒莊代表聊天時,總有人提及自家的酒培養時用了多少橡木桶。而在酒款技術報告中也有是否使用木桶、新舊比例等項目。似乎橡木桶和葡萄酒質量有某種聯系?
對于紅葡萄酒,特別是頂級紅酒,葡萄汁從發酵開始就被放入木桶,在發酵結束后又會被轉移到專用的橡木桶中陳釀幾個月乃至幾年。在熟成過程中,由于橡木桶天然的木質素細胞質會緩慢把外界氧氣滲入,同時桶內酒液中的酒精和水分往外蒸發,這個過程讓酒的酒精含量有所降低,而橡木中的香氣分子和木質素內的單寧會隨微量氧分子轉移到酒液,給紅酒帶來甜香草、摩卡、太妃糖、丁香等味道。橡木中原有的味道和單寧會漸次減少,5年后就無味無單寧了。因此,像波爾多不少名莊會每年更換新桶,為賦予酒更多的味道和單寧。至于白葡萄酒,大部分既不會用橡木桶發酵也不用橡木桶培養,通常情況是用不銹鋼大桶發酵后移到另一個不銹鋼桶存放。而少部分可能會在舊橡木桶中發酵,這樣給葡萄酒帶來絲綢質感和少量單寧。也有些還會用橡木桶陳年,結果就是桶中的酚類物質讓白酒顏色變深。
木桶除了新舊外,還有種類之區別。一般而言,釀酒用的橡木桶來源于美國、法國和東歐。美國橡木主要集中在美國中西部,具有單寧低,帶有甜香草味之特點。法國主要橡木林分布在利穆贊(Limousin)、阿列省(Allier)、孚日山脈(Vosges),除了利穆贊橡木木紋較寬,單寧澀味重,通常用來釀造白蘭地外,后兩者木紋緊密被看成制作葡萄酒橡木桶佳品,它們具有高單寧、低香味之特色。東歐橡木桶主要來自斯洛文尼亞,在意大利使用較多,具有香味低、中等單寧特色,通常制作成大木桶,且多年使用。
有些木桶還會有煙熏、香料、焦糖、椰子的味道,這則取決于制桶過程的熏烤程度。通常輕度熏烤,木質單寧和橡木味還是很重;重度熏烤后,木質單寧減少,而帶有更多的香料或煙烤味。作為釀酒師,不會只選一個地區、一個制桶廠的橡木桶,而是選擇不同地方、廠家,不同熏烤度的桶培養自己的葡萄酒,最后按比例混合裝瓶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