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親歷了一個企業創業全過程,尤其是利用所學專業對設備的一些改革和創新,對產品的生產、效率的提高、成本的降低等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對此深有感觸。
創新 終端產品 過程防護 固體狀熱溶膠 脫模
一、創新的重要性
學校是培養創新人才的基地。在高等教育中,著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開展普及創造學及創新學教育,努力開發學生大腦的創造力,開發他們潛在的創新能力。我校尤其重視創新能力的培養,兩年前就破格錄取了10歲起就走上發明之路的孫同學,他也不負眾望,擔任了學校電氣系生活創新社團社長。持續兩年參加江蘇省“愛士杰”杯職業創新大賽,他設計的“萬能掛鉤”和“快速硬幣找零器”分獲中職組一、二等獎?,F在,他正帶領社團成員一起投身于發明創造的事業中,與白下區低碳協會一同開始創辦“未來科學家深度公益計劃”。以社區為課堂,科學實驗以及多個創新小組的形式開展。他們將以前創新發明的一些經驗傳授給4~10歲得孩子們,目的就是要將孩子們帶入創新大賽中,同時也為各校培養和輸送創新人才的苗子。可以想象,隨著“未來科學家深度公益計劃”的不斷實施和完善,當他們的目標“以點帶面,做出精品,爭取逐漸覆蓋南京地區,每個區都有一到兩個開辦點”逐漸實現的時候,我們就不會只是沉浸于宣揚:“16世紀前的中國是個發明大國,世界史上的100項重大發明的前27項,其中有18項是屬于中國人的發明?!倍梢栽诎l展世界科學史上,再創中華民族的輝煌。世界上國與國之間在政治、軍事、經濟領域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民族創造力的競爭,是國家創新體系效能的競爭。
二、危機中誕生的企業
創新可以改變人們的生活,看一個國家科技發展的快慢,就是看一個國家科技成果的發展。同樣,一個企業如果不能贏得人力資源競爭的突出優勢,籍以不斷推出適合于本土的新技術、新產品,在劇烈的競爭中將會被淘汰。
本文所記述的產品就是一種柔性防護材料,主要用于各種管、棒、線材的防護,著重解決管、棒、線材在運輸、倉儲、安裝過程中的防潮、防碰撞問題。產品研制開發的過程就是創新發明的開始。
最初偶然了解到有外商希望將一種柔性防護材料引入國內生產再返銷國外,由于外商只能提供樣品而沒有其它技術資料,從樣品開始經過一系列的努力,目前已成為世界上能生產柔性防護材料的三家企業之一,并且是唯一一家既能生產片狀又能生產卷裝產品的企業。
1.偶遇機會
聽說一種軟包裝產品在北歐非常暢銷,該產品價高且供不應求,外商曾多次與杭州等國內眾多企業接觸均由于國內無生產先例而不了了之。初次接觸樣品第一個想法就是如此簡單,產品是由PE膜、纖維板條、PE淋膜牛皮紙或網格牛皮紙復合而成,主要用于電纜、鋼管等各種設備的外包裝的過程防護。為何國內不生產?不使用可以理解為價高,可為何不生產銷往國外?
這是個機會,也是個挑戰,更是個難題。如果能生產出來將是國內的唯一,不但填補了國內在外包裝過程防護的空白,而且由于我國便宜的勞動力成本,產品在價格上將會占有絕對優勢,更使我國產品一步邁出國門成為現實。
2.分析樣品
樣品由外層PE膜、中間的纖維板條、內層的淋膜牛皮紙復合而成。這其中如何復合是遇到的第一個問題。首先需要確定用何種膠,從要達到的國外環保要求來看先排除了溶劑類膠水。從涂膠到復合不能在同一時間完成,快干類膠水也不合適。在對市場上膠類產品初步篩選和調研后決定用固體狀熱溶膠。
中間的板條和內層的淋膜牛皮紙都好解決。外層的PE膜實在找不到國內能符合要求的廠家,最后不得不從歐洲進口,雖然加大了成本,但做出口產品質量是第一位的。
3.研制設備
生產設備是最難找的,只能在網上尋找國內生產機器設備的廠家,通過多次的實地企業調研,最終確定到國內一家著名的設備制造企業定制。經過和總工程師的反復切磋,三個月后研制的新設備初具成型,可一試機問題出來了,生產單面時脫模有問題,模板破壞性太大。
按原圖研制出的新設備雖然考慮到拿取模板的方便,使模板下移,方便取出以便再循環反復使用,而產品隨動力輥道保持原位。但在產品試機中發現雖然能保證產品質量,但由于模板運動下移30°,造成模板的較大振動,除了噪聲大,振動也使木制模板的損壞嚴重。問題出來,解決它卻成了難題,廠里的總工想到的第一方案是:改變材料重新做模板,經過市場調研,選擇了環氧樹脂材料,用專用銑床銑槽,這樣模板既不易損壞且由于是專用銑床加工還能提高產品的標準化,也可提高將來片狀產品的拼接質量,環氧樹脂模板做好了,不但漂亮,也確實解決了損壞嚴重的問題。但新問題又出現了:環氧樹脂模板比木制模板的重量重好幾倍,該產品的生產是需要多塊模板的移動以循環反復使用的,除了成本大幅增加外,模板的搬運將使工人不堪重負,該方案被否決了。總工一時也一籌莫展,新設備的研制陷入僵局。最后還是小企業的工程師靈機一動提出自己的思路,讓模板不動,產品隨動力輥道上移30°,模板就可從原位取出,思路一出李總立即叫好并賦予實施,新設備再出爐后一試機,果然問題解決了,由于模板的位置固定不動,噪聲大和木制模板的損壞嚴重問題得以迎刃而解。這就是具備創新三要素的人實現了創新。
4.生不逢時遇危機
產品剛研制出來不久就遇上了全球金融危機,對一個新企業確實是一個考驗,生存還是滅亡?所幸企業選擇了抓住機遇,在創新中成長。
當企業做到第五個集裝箱時已可將最初的卷裝產品變成根據客戶需要,長度和寬度都可以適當調整的片狀產品。不但完成了產品的生產,還完成了產品的升級改造和創新。現在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已明顯感覺到國外的需求旺盛,相信企業未來的前景是廣闊的。
三、創新中成長的企業
1.處處有創新
平時在生活里會碰到很多問題,只要留心觀察,用心去想如何解決,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金點子。
任何工作環節不可能盡善盡美,總有待完善之處,在企業同樣能發現許多值得改進的地方,在此過程中可以利用所學專業知識完成小革新、小創造和小發明,能對產品的生產、效率的提高、成本的降低等起一些作用,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節約了成本就是最好的創新。
2.創新小事例
(1)用3根鋼皮尺就完成了產品的定位問題;(2)針對片狀產品的切割設計安裝鏡子找切割位置;(3)為節約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勞動強度而設計了半自動傳輸帶;(4)為能承載2500公斤重量,由木托盤改成了由槽鋼焊接而成的、底部帶滾輪的片狀產品鐵托盤;(5)為適應中東國家的高溫而讓產品不脫膠,自制了大型烘箱;(6)為適應大尺寸產品對機器進行升級改造等。
一個小企業雖然誕生在全球金融危機中,但依靠不斷地創新,一定會完善和發展。創新人才對企業來說顯得尤其重要,是的,如果企業不通過創新籍以不斷推出新技術、新產品,在劇烈的競爭中終將會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