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學生高校期間學生管理的第一責任人,身處高等教育學生工作的最前沿,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軍。作為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一線的組織者和承擔者,他們對大學生的影響和作用是很重要的,扮演著指導學生在校期間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特殊角色。
學生管理 班主任工作 思想政治
一、責任當先,牢固樹立“五種意識”
1.樹立責任意識
班主任的責任心主要體現在對學校、學生負責兩個層面。一方面充分發揮班主任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保證學校布置的各項工作能夠迅速及時、準確地傳達到班級,并積極帶領全班同學,通過各種組織和教育形式,使學校各項工作得到落實。另一方面,有了責任心,就會經常深入學生,全面了解學生,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通過日常的學習和工作等各項活動,在思想上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和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從而實現學校、學生、家長的“三贏”。
2.樹立學習意識
學習是一種繼承,通過學習獲得成熟的經驗;學習是一種積累,量的不斷積累必將產生質的飛躍;學習也是一種發展,通過學習,在實踐中發現新特點,探索新規律,形成新認識。高校班主任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具備解決新時期學生問題的能力,作為年輕教師首先要養成一種坐得下來、靜得下心、鉆得進去的良好學習習慣加強學習,多向書本學,向實踐學,向領導和同事們學,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
3.樹立服務意識
新時期的高校班主任要具備服務學生的思想意識,將學生作為自己工作期間的服務主體,從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為同學們搞好服務,使他們在學校中獲取知識、掌握技能的效果最大化,同時,也要通過服務掌握學生工作中各類困難、各種突發情況的第一手資料。
4.樹立創新意識
90后的大學生是社會的“新新人類”,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已發生巨大的變化,新時期的學生班主任必須具備學生管理的創新才能,才可以在學生管理中走得更遠。要通過創新學生溝通方式,如建立班級QQ群、短信群、微博群,將此類創新方式滲透到學生管理的從各個方面。
5.樹立榜樣意識
俗話說:身高為師,身正為范。要注重對學生的言傳身教,自己的一言一行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能影響其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形成,所以我們做教師工作的,必須要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要以自己的“言”為學生之師,“行”為學生之范,好的工作態度、工作習慣、工作方式,將成為學生在成長、成才的道路上的“催化劑”。
二、換位思考,身體力行“三種角色”
1.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
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我們的責任就體現在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這是教師職業的本質特征。職責首先是育人。先成人,后成才。教授知識,只記得一時,而育人,卻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學生在校期間的“第一任務”就是學習,作為老師必須毫無保留的將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完全傳授給學生。
2.懂得包容、關愛學生的“兄長”
寬容不是包容更不是縱容,而是一種教育手段,對于偶犯錯誤的同學,要持寬容態度,點到為止,對待學生的錯誤,要了解他的初衷,要善于傾聽,注重在細節中捕捉蛛絲馬跡,了解真正犯錯的原因,在批評其錯誤的同時要注意多表揚其優點,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意識到他的錯誤,只有保持這種心態,在教育教學中,才會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同時,做學生工作還要具備的是奉獻精神,學生工作因其特殊性決定了它是瑣碎、繁雜的,做好學生工作必須具備不怕吃苦、甘于奉獻的思想準備。
3.懂得尊重、給予信任的“朋友”
師生之間的關系首先是朋友關系,既然是朋友就要互相尊重,學生具有發展、交往及成才的需要,教師要從尊重學生的前提出發,幫助學生滿足需要。此外,對學生的不尊重往往體現在對“優生”與“后進生”的態度上,常言道:只有尊重他人的人,才能受到他人的尊重。教師尊重學生,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學生自尊心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教育的需要,是為了換來學生對教師的尊重,一旦學生對老師懷有尊重、崇敬的心態老師的話就愿意聽從,且堅信不移。
三、真情投入,認真做好五方面工作
1.加強學生的入學教育
新生一入學,面對學校的一切都是陌生和好奇的,作為班主任,首先要切實抓好入學教育工作,包括學校基本情況,學生行為準則,違紀處分條例,專業介紹及思想狀況等進行介紹、說明,通過正確的教育和引導,使他們盡快了解、熟悉學校的基本情況和自己所處的學習環境。
2.因人施教,善于發現學生的長處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學生班主任要通過不同渠道,多視角的發現學生的長處,并鼓勵他們敢于發揮自己的長處,在班級、學校的活動中為集體贏得榮譽,將他們的優點最大化。同時也要引導他們正視自己的缺點,要通過集體評議、個別談心、互相點評的方式客觀的指出他們的不足,使他們在批評與自我批評中對自己的不足進行改正。
3.加強溝通,善于深入學生的心靈深處
當前,高校學生群體中獨生子女多,普通表現為個性極強,往往流露出“萬事不求人”、“缺乏責任感”,甚至一旦遭遇挫折便意志薄弱、消極自卑等現象。為此,班主任必須關注他們、重視他們,使他們感到除了在原來特殊的家庭環境下有父母的關愛之外,還有班主任的關心和幫助,從而因勢利導的、耐心細致的引導教育他們,而使他們不斷增強責任感,樹立自信心。
4.有重點、分層次的對不同類的學生進行教育
首先要關注貧困生。從本人近幾年所帶班級的統計來看,每個班級有近20%的不同程度的貧困生,對于這部分同學我們必須更加細心、耐心的關注引導他們,要幫助他們樹立自信自強的觀念,通過自身的努力改變家庭貧困的局面。其次要關注后進生。90后的一代普遍心理承受能力較差,一旦遇到挫折很可能就會消沉下去,尤其是在學習成績長時間不能得到提高后,很容易自暴自棄,對學習產生厭倦心理,對于這部分學生,班主任要格外關心,及時與任課老師進行溝通,了解他們落后的原因,采取“結對互助、重點補習”等多種措施幫助他們重拾學習的信心。
5.加強能力培養,善于建立運行順暢的班委
作為班主任,應該非常注意選拔品學兼優,責任心強,關心集體的同學擔任學生干部,形成強有力的集體核心。班主任不僅要信任班干部,還應培養教育他們,經常關心、了解他們的學習、思想和工作情況,教育他們對工作要嚴肅認真,勤勤懇懇,幫助他們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之間,同學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團結友愛,積極進取的集體形象,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
參考文獻:
[1]單好民.高職院校班主任應當作好幾個角色[J].機械職業教育,2010,(9).
[2]方桐清.高職院校學生工作體悟[M].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