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高校職業教育實踐教學現狀的分析,運用模糊數學原理構建我院實踐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通過網上評教、問卷調查等方法,從多方面對實踐教學質量進行評價,使其評估方法更具科學性、準確性和實效性。
職業教育 實踐教學 評估模式
職業教育“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教育工作的戰略重點。近年來,我國的職業教育取得了長足發展,逐步形成了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兩個層次相連、正規學校教育和短期培訓教育兩種模式并存、職前教育和在崗培訓兩個階段共同發展的職業教育體系。高等職業教育是面向地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適應就業市場的實際需要、培養生產服務管理第一線需要實用性人才的職業教育層次。目前,我國職業教育已經進入了全面提高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的新階段。但是,與國外職業教育現狀相比,我國職業教育整體上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
實踐教學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而實踐教學質量評估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還處于積極探索和有待完善的階段,如何結合我院的實際情況,建立一個全面、公正、可信的實踐教學評估系統,是當前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實踐教學質量評估是一個具有多因素、多指標的復雜評估過程。我們在分析現有教學評估體系優缺點的基礎上,對實踐教學基本素質構成、實踐教學評估的特征和影響實踐教學評估的主要因素等方面進行了細致的分析與研究,制定了一套合理可行的評估指標體系,可以充分保證評估結果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一、新的實踐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體系的建立
實踐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需遵循全面性、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則,我們從實踐教學師資隊伍的整體狀況、實踐教學設備設施、實踐教學管理文件、實踐教學過程四個方面進行了深入調查:實踐教學師資隊伍方面主要調查了實踐教學管理人員和實踐教學指導人員組成、基本素質以及教師隊伍穩定狀況;實踐教學設備設施方面主要調查了課堂教學設施、設備的應用及效果和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情況;實踐教學管理文件方面則主要調查了教學管理制度及實施流程和教學管理文件的使用情況;實踐教學過程方面主要調查了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革新、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效果等情況。
將調查整理所得的影響實踐教學質量的41項因素,按學生評教、專家評教和教學管理人員評教三個方面分別建立評估指標體系。
學生實踐教學質量評估指標共計18項,分為兩級指標,其中一級指標為“教學態度”、“教學方法”、“教學基本功”、“教學內容”和“教學效果”五個方面。“教學態度”的二級指標為“師德”、“教師出勤”和“備課”,分三項進行評估;“教學方法”的二級指標為“啟發教學”、“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和“教學手段”,分四項進行評估;“教學基本功”的二級指標為“教學態度”、“教學語言”、“教學示范”和“教學氣氛”,分四項進行評估;“教學內容”的二級指標為“教學目的”、“重難點突出”、“內容的邏輯性”和“作業”,也是分四項進行評估;“教學效果”的二級指標為“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基本技能的熟練程度”、“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分三項進行評估。
專家評教共計16項評估指標,將實踐教學質量的四個主要方面——“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作為評估指標體系的一級指標,其中“教學態度”又細分為“備課、講解和輔導等教學環節”、“言傳身教”、“教學改革”和“對學生的關注”四項二級評估指標,“教學內容”細分為“本學科發展趨勢”、“本課程與相關學科的聯系”、“講授內容充實”和“與學生實踐結合”四項二級評估指標,“教學方法”細分為“教學語言的準確度和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手段的多樣性”和“培養學生的興趣”四項二級評估指標,“教學效果”細分為“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程度”、“學生的基本技能”、“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學習本課程的收獲”四項二級評估指標。。
同行教師評教共計7項指標,將“教學態度”、“教學紀律”、“成績分析”三個方面作為一級評估指標,“教學態度”的二級指標為“對教學的投入”、“備課情況”和“作業”三項,“教學紀律”的二級指標為“到課情況”、“教學執行情況”和“教學紀律”三項,“成績分析”從教學成績分布情況進行綜合測評。
二、新的實踐教學質量評估的實施
新的評估模式必然對應新的評估實施辦法,在重新構建的實踐教學質量評估系統中,網上評估成為學生參與評估的新的評估方式。
1.網上評教,主要是學生評教,通過網上評估,學生可以隨時對相應課程和教師進行打分評估,而且在評估時可以了解到更多的關于該課程或該教師的相關信息,使評估結果更趨合理,更加客觀,更為準確。一改過去實踐教學質量評估中發放評估表、回收統計評估數據、打分計算評估結果的方式,通過網上評估,數據統計和計算一并完成,節約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評估成本顯著降低。
2.問卷調查,學生評教存在普遍一些問題,存在打高分、敷衍應付、甚至惡意詆毀現象,部分學生沒有認識到實踐教學質量評估的意義,造成評估結果有失公正。針對這一問題,我們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予以糾正。主要是專家評教和教師同行評教,通過隨堂聽課、查閱資料,座談等方式實地考察,填寫實踐教學質量評估表,收集評估數據,使評教結果更全面、更合理、更科學。專家評教和教師同行評教也即將采用網上評教方式,使評教更加便捷、高效。
3.其它調查,對企業、實習基地進行實地考察,了解學生生產效益、業績、異常表現等情況,對實踐教學質量評估做出合理、有益的補充,完善實踐教學質量評估體系。
三、新的評估模式的價值
新的評估方法提高了實踐教學質量評估的科學性、準確性和時效性。
通過對實踐教學質量評估指標的調查分析與研究,進一步掌握和細化了影響實踐教學質量的各類因素,使教師能夠根據評估結果對照檢查自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弱項,有針對性地加以改進,有效地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新的實踐教學質量評估模式的建立,有效解決了以往評估模式局限性強、覆蓋面小、主觀因素多、評估過程透明度小、操作困難、結果抽象等導致實踐教學質量評估流于形式、起不到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甚至可能起到反作用等現實問題,并為以后教學信息化的全面展開打下了基礎。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引入了“模糊”概念,在Matlab平臺上為評估系統構建了模糊數學模型,為用“嚴謹的定量的”工具研究解決“不確定的定性的”問題創造了條件,為“主觀問題客觀化”趟出了一條路子。較快的運算速度,可視化的運算結果,使評估結果對比和相關數據統計更為準確快捷,使新的評估模式操作更加簡便、運行更加可靠、結果更加可信。
本文為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十一五”規劃立項課題課題編號:1003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