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糠醛、苯甲酸甲酯、水合肼為原料,合成了糠醛苯甲酰腙。經元素分析、紅外光譜對目標化合物進行了結構表征。研究了糠醛苯甲酰腙對菜粉蝶(Pieris rapae L.)的生物活性,結果表明,糠醛苯甲酰腙對菜粉蝶具有較強的觸殺活性和胃毒活性,而拒食作用較弱。
關鍵詞:糠醛苯甲酰腙;觸殺;胃毒;拒食;菜粉蝶(Pieris rapae L.)
中圖分類號:TQ45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39-8114(2011)21-4384-02
Synthesis and Bioactivities of Furfural Benzoyl Hydrazone
LI Shui-qing,ZHAO Chun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 434023, Hubei, China)
Abstract: Furfural benzoyl hydrazone was synthesized using furfural, methyl benzoate and hydrazine hydrate as and its chemical structure was confirm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and infrared spectrum. The bioactivities of furfural benzoyl hydrazoneagainst Pieris rapae larvae was also tested in lab.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urfural benzoyl hydrazone had strong contact toxicity, stomach toxicity and weak antifeeding activity.
Key words: furfural benzoyl hydrazone; contact toxicity; stomach toxicity; antifeeding activity; Pieris rapae
酰腙類化合物由于分子結構中存在Schiff堿基(-HC=N-)和酰胺鍵(-OC-NH-)等活性基團,大多具有除草、殺蟲、抑菌活性,對該類化合物的深入研究是當今農藥界的研究熱點之一。覃兆海等[1]報道了異煙肼的腙衍生物有一定的殺菌活性, 尤其對水稻紋枯病(Rhizoctoria solani)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部分化合物還有一定的抗煙草花葉病毒活性。Avaji等[2]的研究結果表明,對苯二甲酰腙類化合物及其與金屬的配合物對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等具有抑菌作用。邢家華等[3] 合成了新型殺蟲劑甲磺蟲腙并研究了其殺蟲活性。為尋求新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本試驗設計合成了糠醛苯甲酰腙,并研究了其殺蟲活性。糠醛苯甲酰腙的合成路線如下:
1合成試驗
1.1試劑及儀器
主要試劑:苯甲酸甲酯、水合肼、糠醛、無水乙醇均為市售分析純試劑。
主要儀器:全自動元素分析儀Vario EL Ⅲ(德國Elementar公司),傅立葉變換紅外分光光度計 Nicolet 6700智能型(美國Nicolet公司),熔點測定儀WRS-1B(上海物理光學儀器廠),電子天平等。
1.2試驗步驟
1.2.1中間體苯甲酰肼的合成準確量取4.00 mL水合肼溶于10.00 mL乙醇中,將混合物轉移到50 mL三頸燒瓶中,安裝回流裝置,控溫在60~70 ℃,回流。加熱回流過程中,從滴液漏斗將4.00 mL苯甲酸甲酯緩慢滴加到三頸燒瓶中。滴加完畢,回流4 h。反應結束后蒸餾回收乙醇,殘余物倒入表面皿中,常溫下緩慢結晶出苯甲酰肼的晶體。粗產物用無水乙醇重結晶,得純品,產率55.6%。
1.2.2糠醛苯甲酰腙的合成稱取1.000 0 g苯甲酰肼溶于適量無水乙醇中,混合物轉移到三頸燒瓶,然后加入稍過量的新蒸餾的糠醛,加熱回流,反應溫度保持在80 ℃左右。回流4 h后,將反應混合物倒入表面皿中,即有淡黃色固體析出,抽濾,產物用無水乙醇重結晶,產率43.8%。
1.3目標產物分析與結構鑒定
中間體苯甲酰肼為白色固體,熔點112.5~112.9 ℃;目標化合物為淡黃色固體,熔點181.5~181.8 ℃。
目標化合物元素分析計算值/%:C 67.29,H 4.67,N 13.08;實測值/%:C 67.31,H 4.69,N 13.06。
目標化合物的紅外光譜:N-H吸收峰在3 247 cm-1,C=N吸收峰在1 621 cm-1,C=O吸收峰在1 672 cm-1,C-H吸收峰在3 062 cm-1,C-O吸收峰在1 151 cm-1, C-N伸縮振動在1 287 cm-1,苯環骨架振動在1 565 cm-1、1 540 cm-1、1 470 cm-1。
2目標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試驗
2.1溶液配制
以乙醇為溶劑,將合成的糠醛苯甲酰腙配制成62.5、125.0、250.0、500.0、1 000.0 mg/L 5個質量濃度的溶液。每種溶液中均加入10% Tween 80乳化劑。
2.2供試昆蟲
從大田甘藍葉上采集菜粉蝶(Pieris rapae L.)低齡幼蟲,室內飼養后挑選整齊一致的5齡幼蟲供試。人工氣候箱飼養條件:T=(27±1)℃,RH=(80±5)%,光暗比為14∶10。
2.3生物活性測定方法
觸殺作用的測定采用點滴法[4];拒食活性的測定采用余向陽等[5]的小葉碟添加法;胃毒毒力測定采用文獻[6]的方法。
2.4生物活性測定結果
不同濃度的糠醛苯甲酰腙溶液對菜粉蝶5齡幼蟲的觸殺活性試驗結果見表1。由表1可知,溶液的觸殺活性隨濃度的升高而增強;處理后48 h的觸殺活性比24 h的觸殺活性強。處理后24 h和48 h的校正死亡率與濃度間的線性關系顯著。
糠醛苯甲酰腙的系列濃度溶液對菜粉蝶的拒食活性試驗結果見表2。由表2知,各濃度處理24 h后均表現較弱的拒食活性,試驗最高濃度1 000.0 mg/L的拒食活性也僅為28.98%;處理48 h后拒食活性有所增強。
各濃度溶液對菜粉蝶幼蟲的胃毒活性試驗結果見表3。處理后48 h的胃毒活性比處理后24 h的強,在試驗濃度范圍內,隨著濃度的升高,胃毒活性也表現出逐漸增強的趨勢。
3結論
目前農藥市場上的殺蟲劑大都是有機磷類、脲類、菊酯類等,由于多年大量使用,害蟲抗藥性問題和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因此,開發新的殺蟲劑品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試驗合成了糠醛苯甲酰腙并研究了其殺蟲活性,從活性試驗結果來看,糠醛苯甲酰腙具有較強的觸殺活性和胃毒活性,而拒食活性較弱,具有進一步研究和開發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覃兆海,趙銘杰.吡啶衍生物研究Ⅲ:異煙腙類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J].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1999,4(5):1-5.
[2] AVAJI P G, KUMAR C H V, PATIL S A, et al. Synthesis, spectral characterization, in vitro microbiological evaluation and cytotoxic activities of novel macrocyclic bis hydrazone[J].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al Chemistry,2009,44:3552-3559.
[3] 邢家華,夏旭建,袁偉立,等. 新型殺蟲劑甲磺蟲腙的合成與殺蟲活性[J]. 農藥學學報,2008,10(2):236-239.
[4] 慕立義.植物化學保護研究方法[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4.47-49.
[5] 余向陽,高聰芬,張興.砂地柏果實提取物殺蟲活性初探[J].西北農業大學學報,1999,27(2):96-100.
[6] 李友蓮,李秀嵐,魏清霞. 紅蓼提取物對桃蚜的殺蟲活性研究[J]. 山西農業大學學報,2004(3):23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