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調查和統計了湖南陽明山觀賞蕨類植物資源。結果表明,陽明山蕨類植物有44科106屬378種,其中具觀賞價值的有165種。提出了觀賞蕨類植物在園林綠化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關鍵詞:觀賞蕨類植物;開發利用;陽明山;
中圖分類號:S682.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39-8114(2011)21-4407-04
Resource and Utilization of Wild Ornamental Fern in Yangmingshan
JIANG Jian-jun
(Administration Bureau of Yangming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Shuangpai 425212, Hunan,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s, there are 378 species of wild fern belonging to 44 families, 106 genera in Yangmingshan, among which, 165 species have ornamental valu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landscaping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ornamental ferns.
Key words: ornamental fer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Yangmingshan
蕨類植物又稱羊齒植物,盡管它們沒有鮮艷的花朵與果實,但卻以奇特的葉形、雅致的葉姿、青翠碧綠的色彩、清新自然的優美造型而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當前,觀賞蕨類已成為國際花卉業的一個新熱點[1],歐美、日本更是把蕨類植物視為高貴素雅的象征。近年來我國花卉事業雖有很大的發展,但觀賞蕨類植物的開發利用還比較少,有合理開發利用的必要及開發潛力。陽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觀賞蕨類植物資源豐富,但目前大量極具園林利用價值的野生觀賞植物資源仍處于天然自生狀態,有待研究和開發應用。為此,對陽明山的野生觀賞蕨類植物資源進行了調查研究。
1研究區自然概況
陽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東南部,地理位置為111°50′59″-111°58′47″E、26°01′06″-26°09′31″N,面積12 795 hm2。平均海拔在1 000 m以上,主峰望佛臺海拔1 624.6 m。氣候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氣候垂直變化大,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氣溫14.2 ℃,降雨量1 607.5 mm,無霜期213 d,夏無酷暑,冬無極寒。境內地形十分復雜,從而構成豐富多樣的小氣候生境,適宜各種生境要求的植物生長與繁衍,而且長期得到較好的保護,至今仍保存了較大面積的天然植被。植物種類多樣,林木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95.8%,成為湖南省為數不多的幾個植物種類豐富地區之一。
2調查方法
對陽明山的蕨類植物資源進行了調查,采集蕨類植物標本、分別編號,并填寫學名、生長環境及習性等標本采集記錄。室內整理主要是鑒定植物標本、編寫蕨類植物名錄、查閱文獻[2,3]及分析總結。
3結果與分析
3.1觀賞蕨類植物種類組成
陽明山蕨類植物有44科106屬378種(含變種、變型),參考有關文獻資料[4-12],鑒定出陽明山有觀賞蕨類植物41科79屬165種,分別占陽明山蕨類植物科、屬、種的93.18%、74.53%和43.65%。表明陽明山的觀賞蕨類植物十分豐富。其中觀賞種類較多的為鱗毛蕨科6屬34種、水龍骨科13屬23種、金星蕨科8屬11種、卷柏科1屬10種等,4科共28屬78種,占總屬數、總種數的35.44%和47.27%。陽明山主要野生觀賞蕨類植物名錄及利用價值(觀賞用途)見表1。陽明山悠久的地質歷史和有利于蕨類植物繁衍的各種條件,使得陽明山蕨類植物區系中含有較多的古老科屬。
3.2生態類型
野生觀賞蕨類植物的生態型通常可分為土生、石生、藤本、附生、水生等類型,陽明山的野生觀賞蕨類植物以土生類型居多,有114種,占69.1%,石生類型有34種,占20.6%,藤本類型1種,占0.6%,附生類型13種,占7.9%,水生類型3種,占1.8%。
4開發利用建議
陽明山野生觀賞蕨類植物有41科79屬165種,資源十分豐富,這在周邊的自然保護區非常少見。在城市綠化、園林種植等引種利用的過程中,應根據每種植物的具體生態習性、資源狀況、觀賞價值、園林應用前景等,科學合理地進行開發利用,避免盲目開發造成資源的破壞和不必要的經濟損失,為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4.1要堅持保護性開發利用的原則
野生植物資源必須在保護的前提下進行開發利用,科學規劃、合理利用、規范管理,杜絕盲目粗放和破壞性地采集原材料的現象。對名貴物種應特別注重保護,加強繁育技術的研究推廣工作,擴大種群數量,避免物種滅絕;對觀賞植物的采集利用,應盡量采用采種和輔助采條方式進行繁殖,避免直接分株或整株移栽,以免造成資源消耗。
4.2開發利用應該注意先易后難的原則
先將觀賞價值高、分布廣泛、適應性強、繁殖容易的觀賞植物直接引種應用于園林;對于適應性較差、觀賞價值較高的品種,應采取逐步引種的方法,采用建立引種圃進行馴化,再引種到城市中試栽,并逐步推廣應用。
4.3引種要注意觀賞特點、生態習性、應用方式等生物多樣性的原則
可以針對表現的春、夏、秋、冬不同季節觀賞特色,喜光、耐陰、耐旱、耐澇等不同生態習性,叢植、獨賞、地被、花壇花境等不同應用方式精選有代表性的觀賞植物展示生物的多樣性特點。
4.4堅持綜合開發、多途徑利用資源的原則
對陽明山植物的開發利用還要注意全方位、多層次的綜合開發利用,觀賞價值高的植物可以進行園林應用的引種實踐;有其他經濟價值的可根據實際情況開發利用,進行藥用、食用、纖維、油脂、蜜源、飼料、芳香油、固沙、抗菌、殺蟲等多種應用價值的開發。如能進行快速的人工栽培推廣將是一條很好的致富之路。
參考文獻:
[1] 崔艷,趙慶芳,戚鵬程.觀賞性蕨類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研究[J].北方園藝,2006(1):93-95.
[2] 祁承經.湖南植物名錄[M]. 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7.
[3] 張國珍,張代貴.湖南壺瓶山植物志[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4] 賀軍輝,林峰.湖南野生觀賞蕨類資源及其栽培利用初探[J].園藝學報,1996,23(4):379-383.
[5] 李策宏,張國珍.峨眉山野生觀賞蕨類資源及其開發利用[J].資源開發與市場,2006,22(4):371-374.
[6] 曾漢元.懷化地區觀賞蕨類植物資源及其開發利用[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5):1806-1807.
[7] 朱圣潮,徐曉清.浙西南野生觀賞蕨類植物資源及其開發利用[J].資源開發與市場,2003,19(3):163-165.
[8] 盧加舉,崔百明,代正福.貴州黔西南州珍稀野生觀賞蕨類資源的調查[J].貴州農業科學,2008,36(1):23-26.
[9] 張建新,胡伯智.浙江松陽觀賞蕨類植物資源及其開發利用[J].安徽農業科學,2006,34(16):3970-3972.
[10]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第六卷第三分冊)[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11] 劉克旺,童新旺.湖南野生園林觀賞植物資源及開發利用的探討[J].湖南林業科技,2002,29(3):54-58.
[12] 石雷,李東.觀賞蕨類植物[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