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對洛陽隋唐遺址植物園冬季鳥類進行了初步調查,共發現冬季鳥類33種,隸屬11目21科。物種組成以雀形目為優勢,在居留類型方面以留鳥為主,而在區系特征方面以廣布型占優勢。冬季不同月份間的多樣性指數比較顯示,2月份春節的慶?;顒訉Χ绝B類具有重要影響。
關鍵詞:冬候鳥;多樣性;區系;居留類型;洛陽隋唐遺址植物園
中圖分類號:Q958.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39-8114(2011)21-4428-03
The Winter Birds in Luoyang Sui Tang Relics Botanic Garden
XIONG Jian-li,SUN Ping,ZHANG Ji-liang,SONG Yang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471003,Henan ,China)
Abstract: The winter birds in the Sui & Tang relics botanical garden of Luoyang were investigated from December, 2009 to March, 2010. Total 33 species belonging to 21 families of 11 orders were recorded. The dominant species were passeriformes. Took account of resident types and geographic regions, the mainly species were resident birds and widespread species respectively. The diversity index comparison among different months in winter showed that the celebration actives of Spring Festival had a great effect on the winter birds.
Key words: winter birds; diversity; avifauna; resident type; Luoyang Sui Tang Relics Botanic Garden
城市鳥類是指那些生存在城市環境中的鳥類,它們與人類共同生活在城市中而不依賴人類喂養,自己覓食[1]。在城市生態系統中,鳥類處于食物鏈的頂端,對棲息地的組成和環境變化非常敏感,是城市生態環境的指示物種[2],其種類和數量已成為國際上評價一個城市、一個地區生態環境質量的重要指標,因此城市鳥類生態學研究的開展,能夠為城市生態建設提供可靠的依據。鑒于此,城市鳥類成了國內外學者關注的焦點[3-13]。
迄今,作為中國歷史上的九朝古都——洛陽隨著城市化進程步伐的加快,其城市環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作為城市生態環境的指示物種——城市鳥類的情況還未有相關報道。因此,本研究對洛陽新區的隋唐遺址植物園的冬季鳥類資源調查結果進行報道和分析,從而為制定城市鳥類的保護對策、發展和利用鳥類資源以及為城市綠地的建設和生態環境質量評價提供科學依據。
1自然概況
洛陽隋唐遺址植物園位于洛河南岸的隋唐城遺址里坊區西部。東起現狀里坊路(埋在地下的里坊路)、西至王城大道、南臨古城路、北接洛宜路,總占地面積189 hm2,是洛龍區最大的城市園林。綠地面積達130萬m2,種植喬木、灌木1 000多個品種共130余萬株,種植地被植物50萬m2。
2研究方法
2.1調查方法
調查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進行,調查一般選擇晴朗無風的日子,在鳥類活動的高峰期即上午7∶30~10∶00進行。采用樣線法調查園林中的鳥類。預先設計好樣線,每次調查時,沿著樣線記錄所有用雙筒望遠鏡或裸眼見到和耳聽到的鳥類的種類和數量。每個月調查一次(調查路線和時間基本保持一致)。
2.2統計分析方法
2.2.1物種多樣性指數采用Shannon-Wiener index的物種多樣性指數公式:
H′=-■(Pi)(log2Pi)
式中:H′為物種多樣性指數;Pi為物種i個體數與所有物種的總個數之比。
2.2.2均勻度指數采用Pielou指數公式:
J=H′/Hmax,Hmax=logS。
式中:J為均勻度指數,Hmax為物種多樣性的最大值;S為物種數;H′為物種多樣性指數。
2.2.3鳥類的優勢度指數優勢度指數C=∑(Pi)2。Pi同上。
2.2.4優勢種優勢種按遇見率指數Pi計算,大于10%為優勢種,10%~1%之間為常見種,小于1%為稀有種,依次用“+++”、“++”和“+”表示。
所有調查數據利用SPSS17.0統計分析軟件和Excel軟件進行統計、計算。
3結果與分析
3.1物種組成特征
整個冬季調查期共記錄鳥類33種,隸屬11目21科(亞科)(表1)。從目級水平看,隋唐遺址植物園冬季鳥類以雀形目占優勢,共11科,占科總數的52.38%,物種數18種,占總數的54.55%。從科(亞科)級水平看,又以鹡鸰科和雀科(均為3種)具有明顯優勢。
3.2區系及居留類型特征
在區系特征方面,33種鳥類中,古北界1種,占總數的3.03%;東洋界6種,占總數的18.18%;廣布型26種,占總數的78.79%,反映出以廣布型占優勢,東洋界物種其次,古北界種類少的區系特征。在居留類型方面,留鳥22種,占總數的66.67%;繁殖鳥5種,占總數的15.15%;候鳥4種,占總數的12.12%;冬候鳥2種,占總數的6.06%。
3.3各月份間鳥類群落多樣性指數比較
對各月份鳥類的種數和數量進行多樣性指數統計比較(表2),發現1月份的多樣性指數最高,2月份多樣性指數則最低;均勻度指數方面12月和3月份的指數相同,而2月份則最低;在優勢度指數方面則2月份的最高,其他月份較低。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2月份為春節,該月份在植物園內舉行了大量的慶祝活動從而影響鳥類的多樣性指數和均勻度指數,而這種熱鬧的環境氣氛僅適合少數鳥類的生存,從而形成了較高的優勢度指數。
4小結與討論
本次調查共記錄鳥類33種,隸屬11目21科,以留鳥為主,優勢種為雀型目物種。區系組成表現以廣布型物種為主,東洋界物種其次,古北界種類少的區系特征。由于人類活動特別是春節期間的慶祝活動造成了多樣性指數在不同月份間出現明顯的變動。同時,目前隋唐遺址植物園中生境類型較為單一,多元化生境較少,故建議加強保護鳥類的宣傳教育,增強人們的生態文明意識,降低人類對鳥類活動的影響,提高城市鳥類的物種多樣性;適當增加城市綠地面積,合理規劃城市園林中各生境的比例,從而為城市鳥類提供更合理的生存環境。
參考文獻:
[1] 程鯤,馬建章. 城市鳥類管理[J]. 自然雜志,2008,30(2):90-93.
[2] SAVARD J P L, CLERGEAU P, MENNECHEZ G. Biodiversity concepts and urban ecosystem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0,48(3):131-142.
[3] 鄭光美. 北京及其附近地區夏季鳥類的生態分布[J]. 動物學研究,1984, 5(1):29-40.
[4] 陳水華, 丁平. 城市鳥類群落生態學研究展望[J]. 動物學研究,2000,21(2):165-169.
[5] 欒曉峰,徐玲,徐宏發,等. 上海郊區冬季鳥類群落特征及多樣性研究[J].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7(4):75-81.
[6] MARK H, KIM K Y. Land use, scale and bird distributions in the Phoenix Metmpolitan area[J]. Landscape Urban Plan,2003,62(2):55-68.
[7] CROOKS K R , SUAREZ A V, BOLGER D T. Avian assemblages along a gradient of urbanization in a highly fragmented landscape [J].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2004,115(3):451-462.
[8] 李永民,吳孝兵. 蕪湖市冬夏季鳥類多樣性分析[J]. 應用生態學報,2006,17(2):269-271.
[9] 陸祎瑋,唐思賢,史慧玲,等. 上海城市綠地冬季鳥類群落特征與生境的關系[J]. 動物學雜志,2007,42(5):125-130.
[10] 李慧,洪永密,鄒發生,等. 廣州市中心城區公園鳥類多樣性及季節動態[J]. 動物學研究,2008,29(2):203-211.
[11] 金志民,楊春文,金建麗,等. 牡丹江城市鳥類調查[J]. 動物學雜志,2009,44(6):137-144.
[12] 戚仁海,陸祎瑋,熊斯頓. 蘇州城市公園秋冬季鳥類與生境特征的關系[J].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農業科學版),2009,27(4):368-393.
[13] 曹長雷,韓宗先,方平,等. 三峽庫區涪陵段夏季城市鳥類群落結構及多樣性研究[J].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5(5):149-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