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對53個品種的棗中齊墩果酸含量分別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齊墩果酸平均含量為136.76 mg/kg;篩選出齊墩果酸含量最高的品種是俊棗388.20 mg/kg;41.07%的品種其齊墩果酸含量為109~236 mg/kg,33.93%的品種齊墩果酸含量為255~383 mg/kg。
關鍵詞:液相色譜;齊墩果酸;棗果
中圖分類號:O657.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1)20-4258-02
Determination of Oleanolic Acid in Different Jujube Varieties
MIAO Li-jun1,2,LU Feng-juan2,LIU Meng-jun1
(1. Chinese Jujube Research Center, Hei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iy, Baoding 071001,Hebei,China;
2.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College of China, Qinhuangdao 066004,Hebei,China)
Abstract: The contents of oleanolic acid in 53 kinds of jujube were analyzed by HPL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content of oleanolic acid was 136.76 mg/kg. The content of oleanolic acid in Junzao, 388.20 mg/kg was the highest. 40.74%of the tested jujube contained 255~383 mg/kg oleanolic acid, and 33.93% contained 255~383 mg/kg oleanolic acid.
Key words: HPLC; oleanolic acid; jujube
大棗為鼠李科植物棗(Ziziphus jujuba Mill.)的干燥成熟果實,為一種美味可口, 營養極其豐富的食品。棗中含有豐富的三萜酸類化合物,其中以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和白樺酯酸(Betulic acid)最為典型。目前,不同棗果實中的齊墩果酸含量報道較少。本研究通過液相法分析了不同品種棗果中的齊墩果酸含量,對于提高棗及棗類產品的附加值、選育高三萜酸含量棗品種以及開發棗的功能食品將提供參考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儀器
高效液相色譜儀(大連依利特),色譜柱:Hypersil C18 BDS色譜柱(5 μm,250 mm×4.6 mm);UV110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瑞利分析儀器廠)。
1.2試劑
齊墩果酸、熊果酸標準品,購于成都思科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甲醇為色譜純。
1.3樣品的制備方法
本試驗所用53個不同品種的棗樣品均采自山西省果樹研究所國家棗種質圃。將鮮棗去核、70 ℃烘干后粉碎,過46目篩,成棗粉。
稱?。?g樣品,每樣3份,用90%(V/V)甲醇溶解于10 mL比色管中,超聲波輔助提取1 h,上清液分別過0.45 μm濾膜后,進行定量分析。
1.4高效液相色譜法
色譜條件如下:柱溫18 ℃,壓力2MPa,流速0.6 mL/min,流動相:甲醇∶水=92.4∶7.6(V/V),含0.3 g/L磷酸,進樣量5 μL,檢測波長為210 nm[1]。
2結果與分析
2.1標準曲線的繪制
齊墩果酸、熊果酸的液相色譜圖見圖1。配制不同濃度的標準液,以進樣量(ng)為橫坐標,峰面積(mV·s)為縱坐標,計算回歸方程的回歸系數及截距,并以3倍信/噪比時的進樣量估計最低檢出限。在進樣量30~2 000 ng范圍內求得齊墩果酸的線性回歸方程為:y=4.306 7x,線性相關系數為r=0.997 6,以此繪制標準曲線。
2.2齊墩果酸含量分析
分析結果見表1。齊墩果酸含量最高的是俊棗388.20 mg/kg,其次的3個品種是太谷壺瓶棗377.73 mg/kg、臨猗梨棗322.00 mg/kg、壺瓶棗310.55 mg/kg。含量最少的品種是襄汾圓棗23.20 mg/kg。齊墩果酸平均含量為136.76 mg/kg。
根據聚類分析齊墩果酸總含量在109~236 mg/kg 之間的品種占41.07%,255~383 mg/kg 之間的占33.93%,412~457 mg/kg占12.50%,457 mg/kg 以上的占10.71%,109 mg/kg以下的占1.79%。
根據棗的食用用途,將以上測定棗品種分為制干品種、鮮食品種和兼用品種三類[2]。分析結果見圖2,齊墩果酸含量最高的是兼用品種,其次是制干品種,鮮食品種含量最低。
3討論
三萜類物質研究的報道多集中在靈芝[3]等中草藥上,其他園藝植物的相關報道較少,本試驗充分利用國家棗資源,在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礎上[4],分析了53種棗中的三萜類物質含量。棗在中國種植廣泛、價廉、易得,利用棗生產含有三萜類成分的保健品具有相當的市場前景。本試驗的研究結果,為棗中功能性成分的開發提供了依據和基礎。據報道棗的抗癌效果是三萜和cAMP、cGMP聯合起抗癌作用[5],目前,cAMP、cGMP的專利產品[6]已有商品投放市場。因此,充分挖掘棗中三萜類物質資源,并將其與cAMP、cGMP聯合開發新的抗癌產品將有較大市場價值和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 王向紅,崔同,齊小菊,等. HPLC法測定不同品種棗及酸棗中的齊墩果酸和熊果酸[J]. 食品科學,2002,23(6):137-138.
[2] 王永蕙. 中國果樹志:棗卷[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3.
[3] 羅俊,林志彬. 靈芝三萜類化合物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藥學學報,2002,37(7):574-578.
[4] 王葳,張秀珍.大棗的化學成分[J].植物雜志,1991,18(5):14.
[5] 李淑子,張本. 大棗的化學和藥理研究概況[J]. 中草藥,1983,14(10):39-43.
[6] 劉孟軍, 王永惠. 棗和酸棗等14種園藝植物cAMP含量的研究[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1991,14(4):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