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用單因素試驗方法探討超聲波輔助提取芙蓉花中總黃酮的最佳提取條件,考察了提取溫度、乙醇體積分數、提取時間、超聲功率對提取結果的影響。結果表明,在提取溫度60 ℃,乙醇體積分數80%,提取時間20 min,超聲功率400 W時,芙蓉花中總黃酮的提取率為2.95%,提取效果最好,且優于回流提取法。
關鍵詞:芙蓉花;總黃酮;提取;測定
中圖分類號:S685.99;R28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1)20-4248-02
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 of Flavonoids from Flos Hibisci Mutabilis
CHEN Yao,HUANG Yun-qing,YI Shu-juan,YU Jing,ZHUO Li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Science, 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 Neijiang 641112,Sichuan, China)
Abstract: Single factor tests were adopted to optimize the ultrasonic assisted extraction of flavonids from flower of Hibiscus mutabilis (Flos Hibisci Mutabilis). The effects of extaction temperature, time, enthanol concentration and ultrasonic power on extraction ratio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best extraction efficiency could be achieved if extracting at 80 ℃ for 20 min when ethanol concentration was 80%; and ultrasonic power was 400 W. The yield of total flavonoids under these conditions was 2.95%; and it was superior to the heating recirculation method.
Key words: Flos Hibisci Mutabilis; total flavonoids; extraction; determination
芙蓉花為錦葵科(Malvaceae)植物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的花,別名叫拒霜花,分布于四川、云南、山東等地。近年來研究證明,芙蓉的花、葉中含有蕓香甙等黃酮類化合物[1,2],因此芙蓉花可入藥,主治肺熱咳嗽、吐血、目赤腫痛等。但芙蓉花的藥用成分分析尚未見報道。黃酮類化合物是一類重要的天然有機化合物,廣泛存在于植物中,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肝毒等多種生理活性,一直受到國內外的廣泛重視,研究進展很快[3-6]。為進一步擴展芙蓉花的藥用價值,對芙蓉花中總黃酮進行了提取與測定。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芙蓉花:采摘于成都市區。
儀器:722N分光光度計(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KQ-400KDB型高功率數控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AE240電子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
試劑:無水乙醇、亞硝酸鈉、硝酸鋁、氫氧化鈉,均為分析純;蘆丁標準溶液(0.2 mg/mL)。
1.2方法
1.2.1樣品溶液的制備將芙蓉花洗凈后烘干,研磨成粉末后準確稱取1.250 0 g粉末,加入乙醇溶液10 mL,經提取,冷卻,過濾,從濾液中移取0.7 mL于50 mL容量瓶中用30%(V/V,下同)的乙醇定容。
1.2.2標準曲線的繪制吸取蘆丁標準溶液1.0、2.0、3.0、4.0、5.0、6.0 mL于25 mL比色管中,各加入50 mg/mL亞硝酸鈉溶液1.0 mL、100 mg/mL硝酸鋁溶液各1.0 mL、40 mg/mL氫氧化鈉試液6.0 mL,用30%的乙醇定容至刻度,搖勻,靜置后,在510 nm波長處測定其吸光度[7-9]。以吸光度(A)為縱坐標,濃度(C//μg/mL)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得回歸方程為■=0.011 3C+0.012 1,相關系數r=0.999 2。
2結果與分析
2.1超聲波輔助提取法單因素試驗結果
2.1.1乙醇體積分數對芙蓉花中總黃酮提取率的影響準確稱取1.250 0 g芙蓉花粉末5份,分別加入不同體積分數的乙醇溶液10 mL,在提取溫度50 ℃、超聲功率400 W下提取30 min后,按前述方法測定吸光度,考察乙醇體積分數對芙蓉花中總黃酮提取率的影響,結果見表1。結果表明,總黃酮提取率隨乙醇體積分數的增加而先增加,但增加到80%后又隨乙醇體積分數的增加而降低,因此選擇80%的乙醇溶液為浸提劑。
2.1.2提取溫度對芙蓉花中總黃酮提取率的影響稱取質量為1.250 0 g芙蓉花粉末5份,分別加入80%(V/V,下同)的乙醇溶液10 mL,分別在超聲功率400 W、不同提取溫度下(30、40、50、60﹑70 ℃)提取30 min后抽濾,濾液用30%的乙醇定容至50 mL。分別精密移取0.7 mL提取液于50 mL比色管中,按前述方法測定吸光度,考察提取溫度對芙蓉花中總黃酮提取率的影響,結果(表2)表明,總黃酮提取率隨提取溫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在60、70 ℃之間增加已經不明顯了,考慮到儀器損耗及儀器最大溫度的限制等方面因素(儀器最高溫度為70 ℃),因此最佳提取溫度為60 ℃。
2.1.3超聲功率對芙蓉花中總黃酮提取率的影響按前面的單因素試驗方法,在提取溫度50 ℃,不同超聲功率下提取30 min后抽濾,考察超聲功率對芙蓉花中總黃酮提取率的影響,結果(表3)表明,隨著超聲功率的提高,提取率不斷上升,試驗中最佳超聲功率為400 W。
2.1.4提取時間對芙蓉花中總黃酮提取率的影響按前述方法,分別在提取溫度50 ℃、超聲功率400 W、不同提取時間下提取后抽濾,考察提取時間對芙蓉花中總黃酮提取率的影響。結果(表4)表明,隨著提取時間的延長,提取率先上升后下降,在提取時間為20 min時提取率最大,因此最佳提取時間是20 min。
2.2單因素綜合試驗結果
按相同的試驗方法,用80%的乙醇,提取溫度60 ℃,提取時間20 min和超聲功率400 W提取,得到提取率為2.95%。
2.3回流提取試驗結果
稱取1.250 0 g芙蓉花粉末,加入80%的乙醇溶液10 mL,常壓下水浴加熱至60 ℃回流提取20 min后,測定吸光度,結果得到總黃酮提取率為2.80%。而超聲波輔助提取總黃酮的提取率為2.95%,所以超聲波輔助提取法提取效率更高。
2.4精密度試驗結果
準確移取0.7 mL芙蓉花樣品稀釋液,連續測定5次吸光度,計算其變異系數。由數據得到其S為0.290 0%,CV為0.75%,說明該試驗方法精密度較好。
2.5重復性試驗結果
取芙蓉花粉末5份,按超聲波輔助提取法制備樣品溶液,測定吸光度,計算其變異系數得S為0.360 4%,CV為0.98%,說明其重復性較高。
2.6加標回收試驗結果
移取蘆丁標準溶液1.0、2.0 mL各兩份于4個50 mL比色管中,向加入了1.0 mL標準溶液的兩個比色管中分別加入0.6~0.7 mL樣品稀釋液,同樣于有2.0 mL標準溶液的兩個比色管中分別加入0.6、0.7 mL樣品稀釋液,按試驗方法操作。結果表明,蘆丁回收率是102.36%~108.47%,平均回收率為105.84%,CV為2.66%,說明采用本方法對芙蓉花中總黃酮含量進行定量分析是可行的,結果穩定可靠。
3小結
通過超聲波輔助提取法對芙蓉花中總黃酮進行提取,利用單因素條件法,考察了乙醇體積分數、提取溫度、超聲功率、提取時間對提取率的影響,從而得出:乙醇體積分數﹑提取溫度﹑超聲功率﹑提取時間均會對芙蓉花中總黃酮含量的提取有影響。其中最佳的試驗條件為提取時間20 min,乙醇體積分數80%,提取溫度60 ℃,超聲功率400 W。此條件下總黃酮提取率為2.95%。
超聲波輔助提取法與回流提取法相比較,超聲波輔助提取法對芙蓉花中總黃酮的提取要優于回流提取法。
芙蓉花中總黃酮的提取結果與大豆總黃酮含量對比,大豆中總黃酮含量一般為0.24%和0.22%[10],或者更低,比芙蓉花中總黃酮含量低,所以芙蓉花中總黃酮具有潛在的開發價值。
參考文獻:
[1] 姚莉韻,陸陽,陳澤乃. 木芙蓉葉化學成分研究[J]. 中草藥,2003,34(3):201-203.
[2] 陳仁通,陳玲. 木芙蓉中的化學成分[J].中草藥,1993,24(5):227-229.
[3] 湯容,樊瑞霞. 大豆異黃酮抗癌作用的研究進展[J]. 中國藥學雜志,1999,34(7):435-437.
[4] 吳立軍. 天然藥物化學[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5] JANKUN J,SELMAN S H,SWIEREZ R,et al. Why drinking green tea could prevent cancer[J]. Nature,1997,387(6633):561.
[6] 侯艷寧,朱秀媛,程桂芳. 黃芩苷的抗炎機理[J]. 藥學學報,2000,35(3):161-164.
[7] 黃德娟,黃德超,陳毅峰. 水蕹菜總黃酮含量的測定[J]. 食品科技,2008,33(11):219-221.
[8] 畢和平,韓長日,張連華,等. 海南木蓮總黃酮含量的測定[J]. 自然科學,2005,18(4):348-350.
[9] 陳登豐,李烈輝,羅茂玉. 正交設計法優選銀杏葉黃酮類化合物提取工藝的研究[J]. 制劑與技術,2010,17(16):134-135.
[10] 魏福華,張永忠,井樂剛,等. 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大豆中大豆異黃酮[J].理化檢驗-化學分冊,2006,42(6):461-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