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峰玉1號
品種來源:五峰土家族自治縣農業科學研究所用“T346-3”作母本,“T259”作父本配組育成的雜交玉米品種。2011年通過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品種審定編號為鄂審玉2011005。
品質產量:2009~2010年參加湖北省二高山組玉米品種區域試驗,品質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容重745 g/L,粗淀粉(干基)含量74.38%,粗蛋白(干基)含量9.93%,粗脂肪(干基)含量4.23%,賴氨酸(干基)含量0.28%。兩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10 181.40 kg,比對照鄂玉10號增產11.66%。其中:2009年公頃產10 117.80 kg,比對照增產5.20%;2010年公頃產10 244.85 kg,比對照增產18.80%。
特征特性:株型平展。幼苗葉鞘紫色,成株葉片數20片左右。雄穗分枝數12個左右,花藥綠色,花絲淺紫色。苞葉適中,果穗筒型,穗軸紅色,子粒黃色,馬齒型。區域試驗平均株高292 cm,穗位高137 cm,穗長17.5cm,穗粗5.6 cm,禿尖長2.6 cm,穗行數20.7,行粒數34.3,千粒重297.5 g,干穗出子率85.6%。生育期143 d。田間大斑病1.9級,小斑病2.3級,莖腐病病株率0.7%,銹病1.4級,穗腐病1.3級,紋枯病病指8.7。田間倒伏(折)率6.5%。
栽培要點:①適時播種,合理密植。4月上中旬播種,單作每公頃種植密度49 500株左右。②配方施肥。掌握前控、中促、后補的施肥原則,施足底肥,結合中耕除草及時追肥,后期酌施粒肥。③加強田間管理。注意蹲苗,搞好中耕除草,培土壅蔸,抗旱排澇。④注意防治紋枯病、穗腐病、莖腐病和地老虎、玉米螟等病蟲害。
適宜范圍:適于湖北省二高山地區作春玉米種植。
玉米——華玉10號
品種來源:華中農業大學用“R146”作母本,“O42”作父本配組育成的雜交玉米品種。2011年通過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品種審定編號為鄂審玉2011006。
品質產量:2009~2010年參加湖北省二高山組玉米品種區域試驗,品質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容重739 g/L,粗淀粉(干基)含量74.29%,粗蛋白(干基)含量8.78%,粗脂肪(干基)含量3.77%,賴氨酸(干基)含量0.25%。兩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10 058.55 kg,比對照鄂玉10號增產10.31%。其中:2009年公頃產10 347.30 kg,比對照增產7.60%;2010年公頃產9 769.80 kg,比對照增產13.30%。
特征特性:株型半緊湊。幼苗葉鞘紫色。雄穗較大,分枝數18個左右,護穎及花藥淺紫色。苞葉適中,果穗錐型,穗軸白色,子粒紅色,半馬齒型。區域試驗平均株高297 cm,穗位高134 cm,穗長18.3 cm,穗粗5.3 cm,禿尖長1.3 cm,穗行數18.0,行粒數33.0,千粒重346.4 g,干穗出子率87.0%。生育期140 d。田間大斑病1.7級,小斑病1.8級,莖腐病病株率2.0%,銹病1.3級,穗腐病1.7級,紋枯病病指13.4。田間倒伏(折)率9.2%。
栽培要點:①適時播種,合理密植。4月上中旬播種,單作每公頃種植密度52 500株左右。②配方施肥。掌握前控、中促、后補的施肥原則,施足底肥,及時追肥,不偏施氮肥。③加強田間管理。搞好中耕除草,培土壅蔸,抗旱排澇。④注意防治紋枯病、穗腐病、莖腐病和地老虎、玉米螟等病蟲害。
適宜范圍:適于湖北省二高山地區作春玉米種植。
玉米——恩單804
品種來源: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農業科學院和湖北清江種業有限責任公司用 “N212”作母本,“96t”作父本配組育成的雜交玉米品種。2011年通過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品種審定編號為鄂審玉2011007。
品質產量:2008~2009年參加湖北省恩施州玉米品種區域試驗,品質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測定,容重735.2 g/L,粗淀粉(干基)含量72.3%,粗蛋白(干基)含量8.6%,粗脂肪(干基)含量5.4%,賴氨酸(干基)含量0.26%。兩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9 187.50 kg,比對照興單13增產7.98%,其中:2008年公頃產8 941.65 kg,比對照增產4.68%;2009年公頃產9 433.35 kg,比對照增產11.31%。
特征特性:株型半緊湊,根系發達,基部葉鞘紫色,雄穗外穎及花藥為淡紫色,花絲淺紫色,果穗筒型,穗軸白色,子粒淡黃色(部分子粒有白蓋),馬齒型。區域試驗平均株高281.9 cm,穗位高115.1cm,空稈率0.8%,穗長20.7 cm,穗粗5.2 cm,禿尖長0.5 cm,穗行數15.6,行粒數39.4,千粒重370.0 g,干穗出子率83.9%。生育期143.3 d,比興單13長4.1 d。抗病性鑒定為高抗彎孢菌葉斑病,抗大斑病、小斑病和銹病,中抗灰斑病和紋枯病。田間倒伏(折)率7.2%。
栽培要點:①適時播種。低山3月中下旬播種,二高山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②合理密植。單作每公頃種植密度48 000~49 500株,套作每公頃39 000~42 000株。③科學施肥。施足底肥,及時追肥,重施穗肥。底肥公頃施腐熟農家肥15 000~22 500 kg,復合肥525~600 kg,5~6片葉時公頃施尿素150 kg,大喇叭口期公頃施尿素300~375 kg。④加強田間管理,及時中耕除草,培土壅蔸。⑤注意防治紋枯病、灰斑病、穗腐病和玉米螟等病蟲害。
適宜范圍:適于湖北省恩施州海拔1 100米以下地區種植。
玉米——禾玉998
品種來源:恩施禾壯植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選育的玉米三交種,其組配方式為(8865×YB19-2)×281H-2。2011年通過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品種審定編號為鄂審玉2011008。
品質產量:2009~2010年參加湖北省恩施州玉米品種區域試驗,品質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測定,容重746.8 g/L,粗淀粉(干基)含量70.2%,粗蛋白(干基)含量9.99%,粗脂肪(干基)含量5.2%,賴氨酸(干基)含量0.24%。兩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9 615.15 kg,比對照興單13增產11.27%,其中:2009年公頃產9 949.95 kg,比對照增產12.75%;2010年公頃產9 280.35 kg,比對照增產9.73%。
特征特性:株型半緊湊,幼苗葉鞘紫色,花絲淺紫色,花藥綠色,護穎淺紫色,果穗筒型,穗軸白色,子粒黃色,馬齒型。區域試驗平均株高286.4 cm,穗位高114.6 cm,空稈率0.2%,穗長19.1 cm,穗粗5.3 cm,禿尖長1.1 cm,穗行數15.9,行粒數35.1,千粒重389 g,干穗出子率85.4%。生育期137.9 d,比興單13長0.1 d。抗病性鑒定為抗大斑病、小斑病、彎孢菌葉斑病和紋枯病,中抗灰斑病和銹病,穗腐病發病率為6%。田間倒伏(折)率4.0%。
栽培要點:①適時播種。低山3月中下旬播種,二高山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②合理密植。單作每公頃種植密度52 500株左右,套作每公頃種植密度39 000~42 000株。③科學施肥。施足底肥,及時追肥,重施穗肥。底肥公頃施腐熟農家肥15 000~22 500 kg,復合肥450~600 kg,5~6片葉時公頃施尿素150 kg,大喇叭口期公頃施尿素300~375 kg。④加強田間管理,及時中耕除草,培土壅蔸。⑤注意防治紋枯病、銹病、穗腐病和玉米螟等病蟲害。
適宜范圍:適于湖北省恩施州海拔1 200m以下地區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