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一次看過呈貢的桃、梨花,領略呈貢萬溪沖萬畝梨花的壯觀和嫵媚,卻是第一次。“梨花深處有人家”的風景,“梨花園里耕作忙”的自然與和諧,真讓我震驚,生出人在畫中游的陶醉。
清早信步,向天連地、地連天,如云如霧的梨花深處走去。看那一株株的梨樹,風姿綽約立在晨曦里,幾分嬌柔,幾分矜持,一片片清純的潔白在樹上組成一朵朵,一蔟蔟的花,像欲飛的蝴蝶在春光中起舞,散發出陣陣清香。成林連片的梨樹延綿萬畝連接到了四方的天邊,時而有幾枝紅桃跳躍其中,點點紅暈如朝霞落下的笑靨,真個無限春光萬溪沖!在梨園中勞作的鄉親駕著農用車或摩托車含笑從我們身邊經過,正是:“我們在看風景,看風景的人也在看這一群如癡如醉的賞花人。”一路欣賞,一路拍照,大隊人馬不覺零落分散掩藏進梨花深處。想起時間不早,該返回駐地時,可麻煩了,一個個對著手機:“喂,喂,喂!”呼找對方,聯絡或問路,卻難以溝通,彼此都無法說清自己所在方位。一路沉浸于梨園花海的魅力中,四周全都是梨花連著遠山,接著地平線,分不清方向,說不清所處位置,找不到辨別方向的坐標。還算有當地朋友帶路,他們畢竟地形熟悉,左拐右拐,帶我們踩滿腳紅泥,沾一身花瓣,還是穿田過埂鉆出了梨花仙子的迷陣,回到了駐地。
下午想去看百年的老梨樹,鄉親們說,這一帶百年老樹多得是,看得過來嗎?萬溪沖百年老樹占梨園的50%—70%。只是有的分散,有的集中,尋到百年老樹并不難,我與小趙興沖沖出發了。站在一片樹桿粗壯黝黑,盤根錯節,枝椏如蒼龍探爪,綠蔭如傘蓋地的大樹前,我們相信這些樹肯定有百年以上的高壽了。田里除草的老人還告訴我們: “老樹不光花繁葉茂,結的果子也更甜、更大,味道更加鮮美哩。”
2010年10月,皮薄,色綠,果肉雪白,脆嫩,汁多,味甜,帶微香,食后無渣的“呈貢寶珠梨”被評為“昆明名牌產品”。 通過系統的標準化水平提升,100多年的老梨樹更是碩果壓枝,創造了可觀經濟效益。呈貢寶珠梨栽培已有數百年歷史,曾經作為貢品上貢朝廷,寶珠梨的產地才因此而得名“呈貢”。
坐上汽車從梨花深處的“花果苑”農家樂出發返回時,汽車開了半個多小時,竟然還沒走出梨花之海。“萬畝梨花”是這一方的美景,更是這一方的財富。這些鋪天蓋地的美麗精靈,經陽光雨露終要織就一片碩果累累的豐收圖。
太陽將落未落,涂抹出一片晚霞,給萬溪沖的萬畝梨花鍍上了半山金色,別是一番風景,心中與這片風景有了約定,相見在金色的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