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1
Q 這樣會寵壞寶寶嗎?
我女兒3歲,現在每天都要自己搭配好衣服才能出門,我很矛盾,一方面我覺得好的審美情趣從小可以培養,一方面我又害怕她太注重外表的漂亮而忽略了美好的內心世界?這樣會寵壞寶寶嗎?
A 注重外表和內心世界并不矛盾啊。所以這個事情沒你想象的那么嚴重。你在允許她按照自己的喜好搭配的同時,平時也引導她更多地去關注那些美好的事物、情感及其他,問題就解決了哦!
問題2
Q 3歲女寶寶在家里和在外面不一樣怎么辦?
妞妞在家里活潑,開朗,好動,可到外面陌生的環境就很內向,不愛說話,越讓說越不說,看著很著急。我問過妞妞,她說不愿意說,怕說錯了。我要怎樣引導妞妞在外面的開朗性格呢?
A 這位媽媽有點太著急啦,就算是成年人到了完全陌生的新環境也會緊張的,更何況是年幼的寶寶呢。媽媽放輕松,多帶寶寶出去玩,多和小朋友們接觸,最主要的是創造輕松愉快的氛圍,不要一味地強迫寶寶說話,那樣只會讓她更緊張。如果她一直說怕,就告訴她:“媽媽在這陪著你,不用怕。小朋友都是很喜歡和你一起玩的。”在一個環境中熟悉了有安全感了,寶寶必然會加入有趣的游戲的,畢竟玩是孩子的天性嘛。
問題3
Q 孩子性格太自我怎么辦?
兒子今年兩歲多,性格很自我,自己玩的東西不給別的人玩,而且,是公共場所的東西,他自己一個人玩時,有別的人小朋友加入,他會覺得他們礙了他的事,就會動手去掰開別人的手,或者掐著人家,嘴里還動不動就“我打你”之類的話。我說也說他了,當著別人的面狠狠地打也打了,可是下次他還是這樣做。怎么才能讓孩子改變這種觀念,和小朋友和平共處呢?
A 這個年齡的孩子不太清楚自己與他人的界限,只要他喜歡的,他通常認為那東西就該他玩。所以你說他打他都無濟于事。而且,打他說他還會導致他這種行為更為嚴重。建議你不妨嘗試從另一個角度出發來解決問題。比如,參與他們的活動,引導孩子們利用這些場地與玩具,玩出一些新的花樣,他們的注意力就轉移到新的游戲上,爭搶的行為可能就消失了。
問題4
Q 家里來了陌生人,寶寶會哭
寶寶1歲3個月,男孩,在外面玩時不怎么怕陌生人,但是家里來了陌生的客人以后,寶寶常常會哭。是怕生嗎?我們應該如何去鍛煉寶寶?是應該經常讓陌生客人來家里讓寶寶適應還是耐心等待寶寶長大后慢慢不怕生了?
A 孩子某個階段會出現怕生的現象。建議不要急著多邀請陌生人到家,而要多帶孩子外出玩耍,讓他很自然地多接觸一些陌生人,但是一定要在保持孩子能夠解決的距離的前提下去接觸陌生人。接觸多了,他自然就好了。
問題5
Q 做錯了事不讓人批評
寶寶現在做錯了事完全不讓別人批評,總是執拗地耍賴大哭,我按捺著把他抱在懷里,也想共情,可是他完全不給我開口的機會。有時哭得我火起,就把他帶到房間里去哭,哭夠了再把他放出來,不知道這樣是不是太粗暴了?
A 孩子“做錯了事”,只是我們成人的概念。實際上,對孩子來說他的行為未必就是錯的。所以,如果我們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他行為背后的原因與意義,也許就不會跟孩子之間產生這么多沖突了。至于如何去處理這類事情,最好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沒有一個籠統的方法可以去解決所有的問題。遇到這種情況,家長最好保持內心平靜,家長一發火,孩子更難受,你們之間的沖突就會越激烈。相反,如果家長能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去面對孩子,你會發現,他比你想象的要懂事得多。
問題6
Q 可怕的兩歲,我該怎么辦?
孩子現在2歲4個月了,到了不停說“不”的時候了。最讓我苦惱的是,只要說他一句,為了表示對你的不滿,就打你、挖你,爸爸媽媽姥姥姥爺都打遍了。對他講道理、冷淡他,甚至還手都沒有用。該怎么辦啊?
A 孩子懂得某些規則是需要時間的,所以看到他一次兩次沒有遵守規則,出現一些家長無法接受的行為很正常。如果家長打回去,給他沒完沒了講道理,對改變孩子的行為都沒有益處。尤其當家長不斷變換自己的方式去面對孩子的同一個行為的時候,他內心會更為困惑,進而導致他出現更多類似的行為。建議你每次遇到孩子出現這樣的行為的時候,自己先要冷靜下來,控制住他的雙手,溫和而堅定地看著他,告訴他這樣會讓人不舒服,并且告訴他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來發泄這種情緒。比如,他可以說他不高興,你也可以允許他在情緒不好的時候哭一會兒等等。
問題7
Q 兒子不太愛和我交流
兒子現在3歲2個月了,說話基本能表達一件事情,但是我發覺他不太愛與我交流,比如他現在已經上幼兒園了,回來從不和我講幼兒園的事情,如果我問他幼兒園學了什么,玩了什么,他就隨便跳兩下,然后嘴巴里說一些兒歌,但后來我看了他們幼兒園的照片,他們還玩了其他的游戲。他平時也愛說話,但基本不會主動說一些他遇到的事情。這樣是不是表達能力比較差?
A 孩子這種表現很正常。所以建議你不要強求他主動去表達某些東西,免得帶給他壓力。只要你能享受跟他在一起的時光,開開心心陪他玩耍,在玩的過程中,他自然就會嘗試去表達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