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黑龍江省高新區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起到了領頭作用,為了更進一步加快高新區的建設,有必要運用科學系統的評價指標體系對高新區競爭力的強弱進行評價。在總結分析了國家科技部制定的高新區評價指標體系和多位學者對高新區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構建出三層次模型框架的黑龍江省高新區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并且提出了高新區競爭力的評價方法。
關鍵詞:黑龍江省高新區;競爭力;構建原則;評價指標;評價方法
中圖分類號:F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1-0185-03
引言
當今世界的競爭,歸根結底是綜合國力的競爭,其關鍵又是科學技術的競爭,而高新技術及其產業的發展又必然是整個競爭的焦點。1991年以來,黑龍江省開發區始終堅持“以發展工業為主、以利用外資為主、以優化出口結構為主,致力于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方針,積極引進國內外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已經發展成為黑龍江省土地集約利用程度較高、新型工業集中、產業集聚效應突出,內外商投資密集的外向型工業園區,有力推動了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但是,由于受區位、人才、科技和產業環境等多因素的影響,黑龍江省各高新區的競爭力水平存在很大差異,呈現出部分地區較強和部分地區較弱的局面,由此將造成城市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從而可能引發很多社會問題。為了全面系統地反映黑龍江省高新區的發展狀況,建立一套客觀、實用的分析與評價指標體系以及相應的分析評價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一、黑龍江省高新區發展現狀
到目前為止,黑龍江省共有國家級高新區三個——哈爾濱高新區、大慶高新區和齊齊哈爾高新區,28個省級高新區,即牡丹江、佳木斯、綏化、雙鴨山、七臺河、利民、賓西、雙城、阿城、松北、平房、依蘭、尚志、方正、富拉爾基、海林、穆棱、東寧、林口、同江、肇東、大慶萬寶、密山、遜克、建三江、九三、寶泉嶺和雞西完達山經濟開發區(注:省級高新區除哈爾濱平房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區和大慶萬寶工業園區外,其他高新區已更名為“經濟開發區”)[1~2]。
二、高新區競爭力概念的界定
區域競爭力的概念可理解為:一個區域在其從屬的大區域中爭奪資源和市場的能力。 這里的區域,既可以是一般意義上的區域,如一個國家,一個省,一個市,一個縣甚至是一個鄉或一個村,也可以是特殊意義上的區域,如本文所研究的高新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園區等。因此,高新區競爭力可表述為:一高新區與其他高新區相比在市場競爭中所表現出來的爭奪資源和市場的能力;或者說,一個高新區在競爭的市場環境中,通過配置或創造資源,在占有市場,持續發展等方面與其他高新區在市場競爭中的比較能力。
三、高新區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高新區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應當根據高新區競爭力的基本特征和構成要素,選取一些能反映其本質特征的協調一致的指標度量,從不同方面對其競爭力進行科學、合理地衡量。
1.構建高新區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意義。目前黑龍江省內有哈爾濱高新區、大慶和齊齊哈爾高新區三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以及28個省級開發區。這些高新技術開發區作為高新技術產業的經濟增長點,輻射帶動全省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最終成為高新技術產業帶內的技術創新源和擴散源。其中三個國家級高新區,是我省高技術產業化的重中之重。為了加快黑龍江省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建設,有必要運用科學系統的評價指標體系對高新區發展進行全面評價,特別是對其競爭力的強弱進行評價和排序。從而便利于各高新區分析其自身的優劣勢,找出差距和不足,并為加快新的高新區建設提供依據,使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真正成為高技術的輻射源、高新產業化基地,并帶動整個黑龍江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建設與發展。
2.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依據。(1)國家科技部制定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評價指標體系。科技部火炬中心先后于1993年、1999年和2004年三次制定和修改國家高新區評價指標體系。為了適應新形勢對國家高新區的新要求,2008年科技部在已有指標體系的基礎上制定了新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評價指標體系》。(2)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學者們對高新區的各種評價和研究已經取得了豐富的成果。如梅姝娥等(2004)將高新區發展水平評價分為五個方面,技術創新實力和水平、孵化器建設水平、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水平、國際化水平、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3],這五個一級指標突出體現了國家對高新區“二次創業”階段發展的新要求,但是二級指標體系涵蓋的內容太多,在實際操作中可能會給測評者帶來很多不便。竇江濤、纂良群(2001)將高新區看成一個復合系統,這個系統由經濟子系統、社會子系統、環境子系統、資源子系統、科技創新子系統組成 [4],該指標體系只是單方面的關注高新區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李金華(2000)設計了高新技術開發區發展評價系統,該系統包括三個子系統:經濟效益、創新能力、發展潛力 [5],盡管該指標涵蓋了園區的創新以及未來發展潛力,但是對輻射能力則考慮的較少。趙玉林、汪芳(2000)將高新區評價分為兩方面,經濟科技實力評價和宏觀區位條件評價 [6],該指標體系更多的是描述性指標會影響評價結構的精確度,并且指標設定過細,這也會給實際測評中指標數據的搜集帶來一定的難度。
由此可見,國內關于高新區的評價研究已經相當成熟,各種各樣的評價指標體系都在試圖從各個方面完整的評價高新區的發展。但是關于高新區競爭力評價的研究較少,而想要建立一個完全符合本省省情又符合高新區發展規律的評價指標體系仍然有一定的難度。本文參照了多位學者所建立的高新區評價指標體系,從五個方面概括性的評價高新區競爭力。
3.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要想全面衡量高新區的競爭能力,僅采用一個指標或某幾個指標是不夠的。然而,采用過多的指標進行分析,又會給具體操作過程帶來困難。因此,我們構建指標體系時,應該遵循一定的原則:(1)系統性原則。指標體系應該反映評價系統的整體性能和綜合情況,指標體系的整體評價功能大于各分析指標的簡單總和。應該注意使指標體系層次清楚、結構合理、相互關聯、協調一致、要抓住主要因素,既要反映直接效果,又要反映間接效果,以保證評價的全面性和可信度。(2)層次性原則。本研究將高新區競爭力指標體系分解為五大子系統,子系統又分解為若干個二級子系統。這樣,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由兩層構成,指標自下而上綜合,自上而下分解,形成高新區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結構。(3)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原則。指標體系設置應盡量采用定量指標,但是在高新區競爭力的形成與發展實踐中,涉及到大量制度環境因素以及相關行為主體之間的關系因素的變量,這些變量難以量化,而這些指標對于評價高新區競爭力又非常重要。因此,必須采取定性指標加以描述,通過問卷調查和專家打分的形式對定性指標進行量化處理。(4)科學性原則。以科學理論為指導,以客觀系統內部要素以及其間的本質聯系為依據,定性和定量分析結合,正確反映系統整體和內部相互關系的效量特征。(5)實用性原則。二級子系統所包含的指標含義要明確,數據要規范,口徑要一致,資料收集要可靠。指標設計必須符合國家和地方的方針、政策、法規,口徑和計算要與通用的會計、統計、業務核算協調一致。
4.評價指標體系的構成。本文認為,技術創新能力、經濟發展水平、經濟輻射力、創業環境支持能力、高新區發展績效是高新區競爭力的重要決定因素,因此將其定為5個一級指標,在一級指標的基礎上,我們設計了與之相關的30個二級指標,從而構成了三層次模型框架的高新區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
四、高新區競爭力的評價方法
本文在評價方法上采用客觀賦權數法即變異系數法,對評價體系中各因素賦權數,然后運用秩和比綜合評價原理得出評價結果。
1.變異系數法。如果某項指標的數值能夠明顯區分開各個被評價對象,說明該指標在這項評價上的分辨信息豐富,因而應給該指標以較大的權數;反之,應給該指標以較小的權數,基于以上認識,可根據各指標數值的變異信息量的大小來確定權數。在統計學中,指標數值的變異信息量是用方差來衡量的,但由于各指標量綱和數量級的影響,各指標的方差不具有可比性,因此,應選用可比的各指標變異系數。將各指標的變異系數作歸一化處理就可得到各指標的權數 [7]。
2.評價具體步驟。首先,收集基礎數據,可以查閱中國火炬統計年鑒、黑龍江省統計年鑒、黑龍江省城市統計年鑒、網上數據以及咨詢開發區管委會工作人員取得第一手資料,計算評價指標體系所涉及的定量指標,通過調查問卷和征求專家學者意見的方式取得定性指標,本評價體系只有創新創業環境這一環節屬于定性指標。
其次,計算各項評價指標的權數。設有n個被評價對象,每個被評價指標由p個指標x1,x2,……,xP來描述。先求出各指標的均值Xi和方差Si2:
Xi=Xji (i=1,2,……,P)
S2i=(Xji-Xi)2 (i=1,2,……,P)
式中,xji表示第j個被評價對象在第i項指標上的取值。
則各指標的變異系數vi為:
Vi= (i=1,2,……,P)
再對vi作歸一化處理便可得各指標的權數:
Wi= (i=1,2,……,P)
最后,根據秩和比綜合評價方法原理,用得出的每個指標的權數乘以對應的指標值然后求和,即得出各高新區競爭力的綜合評價值。
依據各個評價指標的狀況,我們可以對高新區競爭力做出準確的判斷、分析、比較和評價,有助于發現阻礙高新區競爭力提升的不利因素及原因,以采取相應措施,促進其盡快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通過每年對各高新區排出評價次序,定期公布,以實現鼓勵先進、鞭策落后和宏觀監控的職能。
參考文獻:
[1] 黑龍江省商務廳網站.
[2] 中國開發區網.
[3] 梅姝娥,等.“二次創業”階段中國高新區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科技與經濟,2004,(4).
[4] 竇江濤,綦良群.高新技術產業卡發去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J].科技與管理,200l,(1).
[5] 李金華.高新技術開發區發展評價系統研究[J].統計與預測,2000,(6).
[6] 趙玉林,汪芳.高新技術開發區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與應用[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0,(6).
[7] 張崇甫,陳述云,胡希鈴.統計分析方法及其應用[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1995.
Research on the Competiveness Appraisal Index System of High-tech Zone in Heilongjiang
GAO Zao-liang1,CUI Ran2,YE Cheng-jie1,SUN Ming1
(1.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chool of Archite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Harbin 150027,China;
2.Harbi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Harbin 150010,China)
Abstract:After ten years of development,High-tech Zon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s played a leading role in all aspect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To further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tech zones,it needs to use the scientific system of appraisal index system to evaluate the strength of competition.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a number of scholars for the appraisal index system of high-tech zones,on the basis of research results,combined with the principles of appraisal index system,build a three-level model framework for the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and proposed appraisal method.
Key words:High-tech Zone in Heilongjiang;competitiveness;construction principle;appraisal index;appraisal method
[責任編輯 安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