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一名優秀的稅務培訓師,應該具備教學、科研、業務、學習等多種能力,厚積而薄發,既具有扎實并且合理的知識結構和過硬的專業技能,還要有豐富的稅收實踐工作經驗,具備現代教學觀,實現由稅收理論教育向稅收征管實踐的轉化,能用先進的教育理論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并加以研究、推廣。
關鍵詞:稅務培訓;稅務教育;教師;能力
中圖分類號:F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1-0106-02
培訓機構的核心資源之一就是師資隊伍,教師的教學水平是培訓質量的根本保證。但是隨著稅務工作對干部教育培訓要求的不斷提高,培訓學員的認知能力不斷增強,教師除了要具備較強的教學能力,還需要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較強的業務能力以及學習能力。這些問題也已經受到施教機構和培訓教師自身的關注,提高教師的教學綜合能力對干部教育培訓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一、教學能力
作為一名合格的稅務培訓教師,其應該具備相關的稅收專業知識、教育學知識和實踐知識,不斷研究教學教法,運用現代的教學理念,還應在教學過程中滲透科學方法論、價值觀、人文素養等。
1.科學教學,注重實踐。教學內容要根據分級分類培訓的要求以及受訓學員的實際需求合理策劃本專業的培訓方案,制定良好的教學策略,關注理論前沿問題、熱點問題,以期使教學適合稅務培訓學員的智力水平、個性特征和學習風格等。在教學實踐中,要針對學習規律進行有效教學,依據學習風格進行個別教學,按照教學內容進行靈活教學,依照科學發展的規律進行創造性教學,在教學設計上體現學員的積極參與性,充分開發學習潛力,在教學實踐中施行學法指導,要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2.積極收集,提高能力。首先,積極收集課堂教學中的問題,認真記錄下培訓學員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學員在實踐中解決問題的經驗做法;其次,收集外聘相關教師課堂教學中的問題,集思廣益,做到對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效補充;最后,收集學員在學習研討中提到的問題及解答,要全面認真地加以記錄。
二、科研能力
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不會研究的教師,很難成為一個優秀教師,很難成為一個有思想、有個性、有創見的教師。”科研工作使教師能深入、系統地思考、總結和探求問題,使教師不斷關注相關領域的前沿和熱點問題,從而探索更深層面的東西,促進教學能力的提高,“科研興教”就是這個意思。科研能力,包括科研意識、方法和精神。有從事科研的動機和意向,關注國內外科研動態,確立從事教育科研的強烈意識,強烈的科研意識有利于保持教師充滿活力的良好教學狀態,只有具備科研意識才能不斷地從日復一日的工作中發現問題,并追索問題的原因;只有具備相應的科研能力,才能針對所發現的問題,找到解決辦法,并不斷地改進自己的工作,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科研能力就要求稅務培訓教師應該做到能獨立確定科研課題,設計科研方案,并組織實施調研;能及時收集整理調研資料,進行科學分析,得出正確結論;具有較強的文字表達能力,能親自撰寫專題論文、經驗總結、調查報告和實驗報告等等。稅務培訓教師不僅要豐富和完善原有的教育實踐理論,而且要有意識地用最新的教育理論來指導自己的教育實踐,通過科研發現一些規律性的東西。
三、業務能力
稅務培訓教師是稅務培訓教育的基本力量,是完成培訓任務的組織和承擔者,業務能力高低直接影響教育培訓工作的水平和質量。稅務培訓要積極參加稅務師資的進修和培訓,除積極學習專業知識和普通教育學的基本原理外,還要認真學習稅收工作過程知識和稅收培訓相關理論及實踐。一方面可以通過自身“苦練內功”自行調整,加強學習,縮小差距,提高業務能力;另一方面積極參加專業轉型的培訓班,拓展職業發展空間,盡快適應教學培訓工作。根據實際,每年制訂自我培養培訓計劃,參加培訓,或者聽取專家或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人員的講課,深化教育培訓的教學實踐效果,重點提高專業能力、實踐教學能力和掌握現代化教學方法與技術的能力,使自己盡快走進課堂,站穩講臺。
四、學習能力
埃德加·富爾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中如是指出:“人永遠不會變成一個成人,他的生存是一個無止境的完善過程和學習過程。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點主要就是由于他的未完成性。事實上,他必須從他的環境中不斷地學習那些自然和本能所沒有賦予他的生存技術。為了求生存和求發展,他不得不繼續學習。”只有培訓教師做到不斷地學習發展,施教機構的長遠發展以及受訓學員的綜合素質提高才有堅實的基礎。稅務培訓教師要有自我學習的能力,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培訓教師繼續學習能力的內涵精神主要表現為堅定的學習意識、高效的學習效率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1.博覽群書。蘇霍姆林斯基曾經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指出:“教師的知識超出教科書的范圍越遠,他的話的含義就越深刻,學生從他的講述的字里行間里學到的東西就越多。”要大量閱覽有關教育教學書籍以及本專業相關書籍,開闊視野,尤其是要主動關注教育領域的改革動態,吸收先進的國內外教育教學經驗,更新、充實、優化自己原有知識結構,對照發現自己的薄弱之處,從而找到糾正與彌補的方法。自覺地從教育教學的現象和問題中捕捉、篩選有價值的課題,開展科學研究,提煉經驗,升華認識,形成深刻的見解與觀點,獲取教育科研的成果,并把教育科研成果的獲得視為自己工作實踐的一種目標與動力。
2.厚積薄發。要廣泛地收集、積累有關教育方針、政策,國內外教育教學研究“行情”等參考資料,為自己進行教育教學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論根據,注意累積實踐中的具體案例,使研究工作建立在確鑿可靠的事實基礎之上。同時培訓教師在信息技術時代里還應當掌握計算機與網絡為主要特征的科學信息技術,如果培訓教師掌握了信息搜集和運用技術,不僅可以優化整合優質教育資源,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而且還可以更加有效的引導、幫助學員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擴展文化視野和增強控制能力。
綜上所述,作為一名合格的稅務培訓教師應該具備以上四種能力,應當把培訓教學和科研并重,在集中精力抓培訓教學、保證培養的學員質量的同時,多出具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提升單位的影響力,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學習能力的提高和實施。
參考文獻:
[1] 張鳳平.加速稅務干部知識化進程的認識[J].廣州財貿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1).
[2] 文化山.加強教育培養高素質稅務培訓教師[J].揚州大學稅務學院學報,2008,(1).
[3] 敖汀.提高稅務培訓教師科研素養的研究[J].揚州大學稅務學院學報,2008,(1).
[4] 肖海航.高校學者型教師的素質培養[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8,(3).
[5] 李少華.談學者型教師素質培養的要點[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09,(1).[責任編輯 陳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