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業專業生產合作社是農業產業化的重要組織和管理形式。依豐水稻專業合作社的經驗表明,將一家一戶分散的農民組織起來,進行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的生產,是當前條件下推動農業產業化的一條重要途徑。
關鍵詞:專業生產合作社;農業產業化;作用
中圖分類號:F3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1-0037-02
農業產業化,就是以市場為導向,以主導產業、產品為重點,優化組合資金、科技、人才、土地等生產要素,綜合運用水利、交通、信息等社會資源,實行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發展、標準化生產、市場化運作、社會化服務。“十二五”規劃綱要指出:“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扶持壯大農產品加工業和流通業,促進農業生產經營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農業專業生產合作社作為一種產業組織形式,集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對于推動農業生產經營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邛崍市依豐水稻專業合作社是在政府的支持下,由該市牟禮鎮永豐村、曹店村、烏木村、趙塔村、同錄村5個村、3 275農戶自愿設立的以土地集中管理、水稻生產為主的專業合作社。合作社自2011年2月成立以來,已形成10 000余畝集中成片的優質水稻生產基地。
合作社社員經申請批準入社后,土地產權并不發生轉移,土地產出也全部歸社員所有。合作社則按照“六統一”的要求,在生產和銷售等環節向社員提供服務。社員可直接耕種自己的土地,也可外出務工,但接受“六統一”服務,必須按照耕地面積向合作社付費。
農民加入合作社后得到的好處則是:(1)可以接受合作社聘請的農業技術專家的統一培訓和指導;(2)由合作社出面直接向生產企業或大經銷商采購農資產品,不僅減少了中間環節,降低了社員的投入成本,而且有效保證了農資產品的質量;(3)由合作社出面直接將水稻銷售給糧食生產加工企業或大經銷商,增強了銷售話語權,提高了銷售價格,增加了社員的糧食種植收入;(4)可享受到合作社爭取到的相關農業項目優惠政策及補貼;(5)可根據耕地面積,享受到合作社經銷利潤中的風險金、公積金和公益金;(6)機種、機收、機打藥,減少了勞動力的投入,增加了社員外出務工的時間。
依豐水稻專業合作社的經營模式在現階段盡管還只是一種土地管家的模式,但通過高度組織化的“六統一”,基本上實現了糧食生產的規模化、集約化、品牌化管理。依豐水稻專業合作社的經營模式表明,專業合作社是在當前不打破土地承包經營制度條件下,實現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的一條重要途徑。
專業合作社通過第一產業與第二、三產業的滲透、聯合,打破了傳統農業生產、加工與流通相對分割的格局,推進了農業企業向優勢農產品集中區域的聚集,促進了農業產業集群的形成。在政府部門的大力扶持和引導下,專業合作社將逐步形成“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或“批發市場+合作社+農戶+基地”的經營模式,不斷提高農業產業化的水平。
專業合作社把一家一戶的農民組織起來,進行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專業合作社通過統一購買生產投入品、統一技術培訓、統一對外銷售等服務,上聯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下聯上千家農戶,有組織地引導農民進入市場,實現了由分散經營向規模經營的轉變,小生產與大市場的對接,使一家一戶的小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進行了有效對接,形成了產、供、銷一條龍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既增強了農民的組織化水平,又提高了生產效率。
專業合作社具有農民合作生產的集中性和單項產品經營的靈活性,為調整農業結構提供了有利條件。在生產組織上,合作社以產品為紐帶將農民分散的生產組織起來,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通過提供市場信息來推動當地優勢農產品的生產和特色產業的發展,既整合優化了生產要素配置,提高了農業生產的規模化水平,又帶動了加工、銷售、儲運等第二、三產業的發展,還拓寬了農村富裕勞動力的就業渠道。
專業合作社加快了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合作社通過及時引進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應用先進農業技術,提升了農產品科技含量,為現代農業發展創造了更好的條件;通過促進農、工、貿、技、科、教等各個部門、各個行業的聯動,合作社成為現代農業產學研結合的有效載體,大大提升了農業生產技術和設備的現代化水平。
專業合作社有利于提高農村勞動者素質。成立合作社后,合作社負責人會接受相關部門組織的培訓、學習和參觀考察等,有利于提高他們的組織、管理和經營能力;合作社對其成員及非成員的技術培訓等,則可以提高農民的農業經營水平。另外,在合作社內部,社員承擔一定的義務,擁有監督理事會、監事會的權力,可以提高農民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組織能力等。在當前農村專業人才極度匱乏的情況下,合作社具有提升農村人力資本的積極作用。
通過專業合作社打造的品牌農產品,大大提高了農業的市場競爭力。農村傳統的單家獨戶生產,不僅規模小,產品質量也難以保證,注冊商標更是成本高,難度大。而成立合作社后,統一生產標準、注冊統一商標成為可能(依豐水稻專業合作社即擁有“依豐”商標)。特色農產品注冊商標后,能有效地傳遞商品的獨特性、質量保證等信息,不僅有利于擴大農產品的市場影響,而且為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奠定了基礎。
專業合作社通過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經營,不僅提高了農民抵御市場風險、經營風險和自然風險的能力,而且大幅度地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合作社在農產品的種植、加工、運輸、銷售以及農業生產資料的購買和質量保障等諸多環節,根據利益最大化原則,通過統一服務,為農民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中間環節,節約了成本,減少了浪費。以依豐水稻專業合作社為例,據測算,僅購買種子、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每畝即可節約成本80元左右,合作社水稻種植戶預計每畝年增收300元左右。通過合作社,農民除了能夠得到種植業、養殖業的直接利潤外,還可以通過勞動力轉移獲得工資收入,或者直接分享加工、銷售、服務等環節的部分利潤,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