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淺析保山市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研究與應用

2011-12-31 00:00:00寸朝文,尹勝鑫,王平
經濟研究導刊 2011年31期

摘 要:針對保山市人均耕地數量減少和質量降低,施肥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摸清農戶施肥現狀,系統研究不同區域、不同作物施肥參數,提出合理施肥建議,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取得顯著成效。

關鍵詞: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參數;成果應用;成效

中圖分類號:F32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1-0325-05

測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測試和田間試驗為基礎,根據作物需肥規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應,科學提出有機肥料和氮、磷、鉀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數量、養分比例、施用時期和施用方法,是一項農業節本增效的關鍵技術措施。2006年以來,全市抓住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實施這一契機,圍繞“測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技術指導”五個關鍵環節,開展了農戶施肥情況調查、土壤樣品采集測試、田間肥效試驗、配方制定、集中示范、技術普及和成果應用等,取得了顯著成效,實現了糧經作物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一、實施結果與分析

2006—2010年在全市72個鄉鎮883個村委會開展農戶調查11 539戶、采集測試土壤樣品12 806個、完成正規試驗205組、校正試驗195組、同田對比680組、建立農戶施肥觀測點223個、完成觀測點調查表4 824份,有效推廣面積979.6萬畝。對結果進行統計與分析,并與第二次土壤普查結果及有關施肥數據進行比較分析如下:

(一)研究結果與分析

1.農戶施肥情況調查結果分析。隨著種植業結構調整,經濟作物的施肥面積大幅增加,為保障農產品有效供應,只能通過增施化肥投入來實現,化肥施用面積和數量大幅增加,特別是磷、鉀肥、復合肥推廣應用發展迅速。2006—2010年全市平均每畝有機肥用量992千克,比1989年的1 225.4千克減少233.4千克,合19.05%,氮肥(純N)畝用量14.10千克,是1989年畝用量2.17千克的6.5倍,磷肥(P2O5)畝用量4.76千克,是1989年畝用量0.8千克的5.9倍,鉀肥(K2O)畝用量3.34千克,是1989年畝用量0.14千克的23.9倍;化肥施用氮、磷、鉀比例為1∶0.34:0.24,比1989年1∶0.34∶0.09得到改善,比全省目前1∶0.33∶0.20優化,比全國目前1∶0.43∶0.30仍有差距;單位化肥用量22.2千克,比1989年7.95千克增14.52千克,合179.2%,比全省目前18.77千克高3.43千克,合18.3%,比全國目前20.47千克高1.73千克,合8.5%。肥料施用區域間不平衡,有機肥和化肥用量騰沖最低,有機肥用量昌寧最高,氮肥用量施甸最高;肥料結構不合理,磷、鉀肥施用明顯不足,騰沖縣尤為突出。分作物看,水稻、小麥、油菜、茶葉的化肥畝施用量在20千克以下,玉米、大麥、煙草、甘蔗、蔬菜化肥畝施用量在20千克~30千克,桑樹和水果化肥畝施用量超過30千克,總體來看,糧食作物比較效益低,施肥總量偏低,特別是鉀肥用量偏低,烤煙、甘蔗、桑樹、水果等經濟作物施肥總體水平及氮、磷、鉀用量均很高,烤煙、甘蔗、桑樹和水果施肥總量分別是水稻的1.22倍、1.44倍、1.72倍和1.49倍,其中鉀肥用量也遠比糧油作物高。由此看出,肥料施用量作物間不平衡。

2.農戶施肥觀測點調查結果。農戶施肥觀測點調查結果∶增施有機肥的點171個,年平均每畝施用量1 230千克,不施有機肥的點45個,增施氮肥的點203個,年平均畝施尿素62千克,不施氮肥的點13個,增施磷肥的點191個,年平均畝施普鈣76千克,不施磷肥的點25個,增施鉀肥的點71個,年平均畝施鉀肥7千克,不施鉀肥的點145個。通過調查,在施肥上存在著有機肥施用量不足,偏施氮肥輕鉀肥,施肥結構不合理。

3.土壤樣品采集測試結果分析。根據12 806個土壤樣品分析結果,與保山第二次土壤普查結果相比:PH值相對提高,土壤有機質、全氮、堿解氮、速效磷、速效鉀含量普遍有所提高,煙區土壤速效鉀含量大幅度提高,中微量元素缺素面積大。按土地資源詳查面積512.32萬畝計算得出:土壤有機質、堿解氮、有效磷、速效鉀、有效鎂、有效鋅、有效硼、全氮、緩效鉀、有效錳、有效鉬、有效硫、氯離子含量低的面積分別為87.94萬畝,占17.2%,64.39萬畝,占12.6%,87.97萬畝,占17.2%,133.32萬畝,占26%,164.76萬畝,占32.2%,333.28萬畝,占65%,505.37萬畝,占98.6%,45.53萬畝,占8.9%,294.54萬畝,占57.5%,198.56萬畝,占38.8%,318.43萬畝,占62.2%,30.01萬畝,占7.4%,353.65萬畝,占69%。

4.肥效試驗結果分析。肥效試驗設計采用農業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規范推薦的“3414”二次回歸試驗設計和云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推薦的二次正交旋轉組合試驗設計(3因素5水平完全實施);試驗實施按《肥料效應鑒定田間試驗技術規程》(NY/T497-2002)執行;正交試驗結果統計分析按《肥料效應鑒定田間試驗技術規程》執行,3414試驗和同田對比試驗結果統計分析采用“3414試驗田間試驗設計與數據分析管理系統”進行分析。

通過肥效正規試驗獲得氮、磷、鉀肥料用量與作物產量關系的相關數據,分別建立作物產量與氮、磷、鉀肥料用量的三元二次肥料效應回歸方程和產量與氮、磷、鉀單一養分用量的一元二次函數,經統計分析,對差異達到顯著水平的試驗結果進行分析匯總,得出全市幾種主要作物的分區域最高產量施肥量、經濟最佳施肥量、肥料利用率、肥料貢獻率、基礎地力產量、施肥相對產量、施肥指標體系、化肥農學效率、化肥偏生產力、單位經濟產量養分吸收量和施肥配方,為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技術支撐。(1)最高產量施肥量。產量與單一養分用量的一元二次函數y=b0+b1x+b2x2,當■=b1+2b2x=0時,最高產量施肥量x= b1/-2b2,得出全市水稻平均每畝氮肥、磷肥、鉀肥最大用量分別為17.04千克、7.94千克、6.85千克,玉米為20.67千克、7.37千克、9.29千克。(2)經濟最佳施肥量。產量與單一養分用量的一元二次函數y=b0+b1x+b2x2,當■=b1+2b2x=px/py時,經濟最佳施肥量x=(px/py-b1)/2b2,得出全市水稻平均每畝氮肥、磷肥、鉀肥經濟最佳施肥量分別為13.50千克、6.15千克、5.62千克,玉米為15.60千克、6.49千克、7.18千克。(3)肥料利用率。試驗結果經統計匯總,按肥料利用率=■×100%計算得出水稻、玉米、大麥、小麥、油菜和馬鈴薯作物上氮肥、磷肥、鉀肥的利用率,全市平均結果為:水稻測土配方施肥比常規施肥氮肥、磷肥、鉀肥的利用率分別提高4.2個百分點,合12.79%,1.1個百分點,合7.76%,5.02個百分點,合10.2%;玉米4.22個百分點,合12.72%,1.1個百分點,合7.41%,3.42個百分點,合6.9%;大麥10個百分點,合29.41%,2個百分點,合20%,6個百分點,合13.04%;小麥1.26個百分點,合4.19%,0.65個百分點,合4.28%,4.8個百分點,合9.92%;油菜8個百分點,合20%,2個百分點,合18.18%,8個百分點,合15.38%;馬鈴薯9個百分點,合29.03%,2個百分點,合16.67%,8個百分點,合14.04%。(4)肥料貢獻率。試驗結果經統計匯總,按肥料貢獻率=■×100%計算得出水稻、玉米、甘蔗、大麥、小麥、油菜、馬鈴薯和茶葉作物上化肥、氮肥、磷肥、鉀肥的貢獻率。全市平均結果為:水稻測土配方施肥化肥、氮肥、磷肥、鉀肥的貢獻率分別為2 7.64%、34.6%、13%、15.33%,分別比常規施肥增加3.06、5.2、2、1.63個百分點;玉米為51.41%、35.05%、13.03%、15.25%,增6.34、4.07、2.78、1.42個百分點;大麥為50.89%、33.5%、14%、11%,增7.65、2、3、2個百分點;小麥為56.494%、31.3%、10.7%、16.8%,增4.83、7.1、0.5、1.4個百分點;油菜為30.7%、35.7%、15%、12%,增10.55、3.7、4、2.5個百分點;馬鈴薯為39.59%、34.5%、16.5%、13%,增8.28、3.5、4.5、2個百分點;甘蔗、茶葉肥化肥貢獻率分別為33.7%,增9.13個百分點,48.3%,增12.32個百分點。(5) 施肥指標體系。通過田間試驗結果和土壤養分測定值建立不同作物、不同區域的土壤養分豐缺指標和施肥指標體系。根據試驗結果采用缺素區相對產量=■×100%計算出養分相對產量,相對產量低于50%的土壤養分為極低,50%~60%(不含)為低,60%~70%(不含)為較低,70%~80%(不含)為中,80%~90%(不含)為較高,90%(含)以上為高,獲得堿解氮、有效磷、速效鉀養分的豐缺指標。土壤樣品分析結果按土壤養分豐缺指標進行評價:種植水稻,水稻土172.23萬畝中缺氮、磷、鉀面積分別為31.54萬畝,合18.31%,30.17萬畝,合17.52%,17.75萬畝,合10.3%;玉米按耕地512.32萬畝算分別為66.65萬畝,合13.01%,89.76萬畝,合17.52%,89.22萬畝,合17.41%;種植油菜缺磷211.50萬畝,合41.28%,缺鉀209.76萬畝,合40.94%;種植馬鈴薯,缺氮面積254.96萬畝,合49.77%,缺磷161.85萬畝,合31.59%,缺鉀188.84萬畝,合36.86%。(6)化肥農學效率。按肥料農學效率(AE)=■獲得水稻、玉米、大麥、油菜、馬鈴薯、茶葉測土配方施肥農學效率較常規施肥分別增合22.71%、28.47%、17.24%、61.34%、32.5%、33.65%。(7)化肥偏生產力。按肥料偏生產力(PEP)=■獲得水稻、玉米、大麥、油菜、馬鈴薯測土配方施肥化肥偏生產力較常規施肥分別增合4.57%、3.777%、8.8%、4.37%、6.34%。(8 )單位經濟產量養分吸收量。經同田對比試驗獲得測土配方施肥經濟產量,并通過分析化驗籽粒(鮮薯)樣品,得到每百千克稻谷吸收氮、磷、鉀純養分分別為1.95千克、0.86千克、5.54千克,玉米為2.4千克、0.66千克、5.67千克,馬鈴薯為3.66千克、0.4千克、16.72千克,大麥為2.3千克、0.82千克、4.76千克。

5.配方制定。根據土壤養分豐缺狀況和試驗獲得的施肥指標參數,按施肥量=■計算得出不同生產區域和不同作物氮素、磷素、鉀素的施用量和施用比例。共提出了39個推薦施肥配方。其中水稻10個、玉米7個、小麥2個、大麥3個、油菜4個、馬鈴薯2個、甘蔗2個、山葵1個、咖啡2個、茶葉1個、龍眼1個、核桃1個、柑橘1個、桑樹1個、辣椒1個。

(二)推廣成效

2006—2010年測土配方施肥有效推廣面積979.6萬畝,其中水稻306.54萬畝,小麥43.05萬畝,玉米299.21萬畝,大麥70.16萬畝,油菜74萬畝,烤煙21.19萬畝,桑樹7.5萬畝,甜柿6.3萬畝,馬鈴薯25.09萬畝,甘蔗88.56萬畝,茶葉38萬畝,經3 960個同田對比測產點產量調查,測土配方施肥比習慣施肥累計新增糧經作物總產量67.08萬噸,其中水稻平均畝增47.42千克,合9.47%,小麥增27.38千克,合8.75%,玉米增69.94千克,合15.35%,大麥增43.23千克,合14.02%,油菜增24.3千克,合15.09%,烤煙增5.68千克,合5.04%,桑樹增133.73千克,合11.65%,甜柿增94.92千克,合6.34%,馬鈴薯增166.28千克,合10.56%,甘蔗增220.72千克,合5.36%,茶葉增4.45千克,合7.28%;按項目實施期統計價格和農經部門定點調查數平均結果計算(水稻1.72元/kg,小麥1.58元/kg,玉米1.49元/kg,大麥1.7元/kg,油菜籽3.54元/kg,烤煙12.7元/kg,桑葉0.25元/kg,甜柿2.5元/kg,馬鈴薯1.12元/kg,甘蔗0.23元/kg,茶葉13.75元/kg),新增總產值84 336.7萬元;累計減少不合理施氮量(純量)1.11萬噸,增加磷肥、鉀肥等施用量(純量)2.91萬噸,共增加肥料投入成本9 757.65萬元,新增純效益74 579.04萬元;科技投資收益率為1∶4.38,科研費投資收益率為1∶32.29,推廣費投資收益率為1∶18.72,推廣成效率為28.02%,農民得益率為1∶6.12,獲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通過項目的實施,農民科學用肥的意識得到加強,調動了農民科學種田的積極性,鍛煉了土肥隊伍,促進農民節本增收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減輕農業面源污染,改善了生態環境,提高了農產品質量,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顯著。

二、主要措施

1.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市縣(區)各級政府對該項工作高度重視,為推進全市測土施肥工作的順利開展,2005年市農業局成立了由副局長任組長、種植業科科長和科教科科長任副組長,由種植業科、科教科、市場信息科、土肥站、農業中心、經作站、農環站等單位組成的測土配方施肥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土肥站,由土肥站站長任辦公室主任,負責全市配方施肥項目的組織領導、監督管理、檢查落實和績效考核;并成立專家顧問組,組長由前任土肥站站長擔任,專家組負責制定技術方案、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隨著項目的推進,2006年以來各縣區也成立了由分管農業的副縣(區)長任組長、農業局長和財政局局長任副組長、相關單位參加的領導小組,并成立了專家組和技術實施組;項目采取省、縣、鄉層層簽訂項目合同,責任到人,明確目標任務、技術指標、質量標準、考核獎勵等,真正做到了領導重視、機構健全、目標具體、責任明確、措施到位。對項目的順利完成提供了組織保障。

2.完善制度、激活機制。為確保測土配方施肥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各項目縣完善了目標責任制、技術骨干分片負責制和考核獎勵辦法,按項目實施方案分解下達任務目標,安排有工作責任心的技術人員負責實施,各縣(區)農業局對縣鄉項目實施單位、人員提出明確的工作要求,對完成工作質量好的單位給予表彰,把技術人員的績效考核與專業技術職務評聘掛鉤,嚴把技術質量關,確保項目實施不走樣,共抽派技術人員266人;采取“四個優先”的辦法大力培植科技示范戶,一是優先接受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培訓,二是優先提供技術資料,三是優先安排田間試驗示范和取土化驗分析,制定不同土壤和不同作物的肥料配方,四是優先進行測、配、施全程重點服務,共培植科技示范戶20 030戶。對項目的順利完成提供了質量保障。

3.劃定分區、落實方案。按照土壤類型分布和作物布局,綜合考慮作物需肥規律、土壤肥力和肥料效應狀況,劃分施肥分區,提出了《保山市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指導意見》、《保山市主要農作物推薦施肥指導意見》和《主要農作物平衡施肥技術》,確定了全市主要作物施肥數量、施肥時期和施肥方法等科學施肥方案。幾種主要作物推薦施肥方案:(1)水稻。保山壩和施甸壩目標產量600千克/畝以上,畝施有機肥1 000千克~1 500千克、氮肥(N)15千克~17千克、磷肥(P2O5)7千克~9千克、鉀肥(K2O)7千克~8千克、硫酸鋅3千克、硼砂3千克;潞江壩和枯柯河谷等熱區水稻目標產量550千克/畝,畝施有機肥1 000千克、氮肥(N)12千克~14千克、磷肥(P2O5)5千克~7千克、鉀肥(K2O)3千克~5千克、硫酸鋅2千克、硼砂2千克;隆陽區、施甸縣和昌寧縣其他區域水稻目標產量600千克/畝以上,畝施有機肥1 000千克~1 500千克、氮肥(N)15千克~17千克、磷肥(P2O5)7千克~9千克、鉀肥(K2O)7千克~8千克,目標產量400千克~600千克/畝,畝施有機肥1 000千克、氮肥(N)12千克~14千克、磷肥(P2O5)5千克~7千克、鉀肥(K2O)3千克~5千克,目標產量400千克/畝以下,畝施有機肥1 000千克、氮肥(N)8千克~10千克、磷肥(P2O5)4千克~6千克、鉀肥(K2O)3千克~5千克;騰沖縣和龍陵縣其他區域水稻目標產量600千克/畝以上,畝施有機肥1 000千克~1 500千克、氮肥(N)12千克~14千克、磷肥(P2O5)7千克~9千克、鉀肥(K2O)8千克~9千克,目標產量400千克~600千克/畝,畝施有機肥1 000千克、氮肥(N)10千克~12千克、磷肥(P2O5)6千克~8千克、鉀肥(K2O)7千克~8千克,目標產量400千克/畝以下,畝施有機肥1 000千克、氮肥(N)8千克~10千克、磷肥(P2O5)4千克~6千克、鉀肥(K2O)5千克~6千克。(2)玉米。目標產量700千克/畝以上,畝施有機肥1 500千克~2 000千克、氮肥(N)18千克~20千克、磷肥(P2O5)9千克~11千克、鉀肥(K2O)9千克~11千克、鋅肥(硫酸鋅)2千克~3千克;目標產量550千克~700千克/畝,畝施有機肥1 000千克~1 500千克、氮肥(N)16千克~18千克、磷肥(P2O5)7千克~9千克、鉀肥(K2O)7千克~9千克、鋅肥(硫酸鋅)2千克~3千克;目標產量400千克~550千克/畝,畝施有機肥1 000千克、氮肥(N)14千克~16千克、磷肥(P2O5)6千克~8千克、鉀肥(K2O)6千克~8千克、鋅肥(硫酸鋅)2千克~3千克;目標產量400千克/畝以下,畝施有機肥1 000千克、氮肥(N)10千克~12千克、磷肥(P2O5)5千克~7千克、鉀肥(K2O)6千克~8千克、鋅肥(硫酸鋅)2千克~3千克。(3)甘蔗。目標產量8 000千克/畝以上,畝施有機肥1 500千克~2 000千克、氮肥(N)16千克~18千克、磷肥(P2O5)7千克~9千克、鉀肥(K2O)15千克~17千克、鋅肥(硫酸鋅)2千克~3千克、鎂肥(硫酸鎂)8千克~12千克、硼肥(硼砂)3千克~4千克;目標產量6 000千克~8 000千克/畝,畝施有機肥1 000千克~1 500千克、氮肥(N)12千克~14千克、磷肥(P2O5)6千克~8千克、鉀肥(K2O)8千克~10千克、鋅肥(硫酸鋅)2千克~3千克、鎂肥(硫酸鎂)7千克~10千克、硼肥(硼砂)2千克~3千克;目標產量4 000千克~6 000千克/畝,畝施有機肥1 000千克、氮肥(N)13千克~15千克、磷肥(P2O5)6千克~8千克、鉀肥(K2O)7千克~9千克、鋅肥(硫酸鋅)2千克~3千克、鎂肥(硫酸鎂)5千克~7千克、硼肥(硼砂)2千克~3千克;目標產量4 000千克/畝以下,畝施有機肥1 000千克、氮肥(N)10千克~12千克、磷肥(P2O5)5千克~7千克、鉀肥(K2O)6千克~8千克。(4)油菜。畝施有機肥1 500千克、氮肥(N)15千克~17千克、磷肥(P2O5)8千克~10千克、鉀肥(K2O)12千克~14千克、硼砂2 千克。(5) 麥類。溫熱高產區畝施有機肥1 500千克~2 000千克、氮肥(N)19千克~21千克、磷肥(P2O5)6千克~8千克、鉀肥(K2O)8千克~10千克、錳肥(硫酸錳)4千克~6千克、硼肥2千克;溫涼中低產區畝施有機肥1 000千克~1 500千克、氮肥(N)16千克~18千克、磷肥(P2O5)6千克~8千克、鉀肥(K2O)5千克~7千克、錳肥(硫酸錳)4千克~6千克、硼肥2千克。(6)馬鈴薯。畝施有機肥1 500千克~2 500千克、氮肥(N)18千克~20千克、磷肥(P2O5)8千克~10千克、鉀肥(K2O)15千克~20千克,適當配施鎂肥、硼肥、錳肥。

4.加強協作、創新模式。堅持“以科技推廣為紐帶、以企業為載體、以農民為對象”的原則,開展測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導一體化實施,建立市縣、鄉、村三級測土配方施肥服務體系。做到:(1)測土到田。市縣(區)抽調技術骨干組成巡回指導組,分片負責,深入到農戶、田間地頭,培訓農民,普及知識,并取土化驗,為農戶開出擬種植作物的施肥配方;(2)配方到廠。依據測土結果及作物需肥特性制定肥料配方并提供給配方肥定點生產企業,進行技術物化,生產成配方肥;(3)指導到戶。在為農戶測土、開展培訓的同時,開展跟蹤服務,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科學用肥,讓農民真正得到配方施肥技術帶來的實惠,真正了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掌握作物施肥量、施肥時期和施肥方法,提高了該項技術的覆蓋率與到位率。

5.開展培訓、提高水平。為加快配方施肥技術的推廣步伐,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通過廣播、報刊、標語、墻體廣告、現場會、專題培訓、田間指導和群眾喜聞樂見的“口號、諺語、對聯”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配方施肥技術,普及科學施肥知識,提高了廣大科技人員和農民的配方施肥意識和技術水平。一是對技術骨干的培訓,二是對配肥企業和營銷人員培訓,三是對廣大農民的培訓,累計培訓技術骨干和企業人員4 069人次,培訓農民45.62萬人次,發放技術資料72.92萬份,發放施肥建議卡204.1萬份,廣播電視宣傳317次,網絡宣傳242條,報刊簡報179條,墻體廣告7 107條,科技趕集380次,對項目的順利完成提供了技術保障。

6.依托項目、服務高創。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是作物創高產的關鍵技術,根據土壤養分構成和作物需肥特性,提出作物施肥品種、施肥數量、施肥時期、施肥方法等技術措施,為高產創建提供技術支撐,并與作物創高產的其他技術措施組裝配套,做到“統一選用良種、統一栽培技術、統一測土配方施肥、統一防治病蟲草鼠害”的四個統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隆陽區水稻高產創建樣板1.141萬畝平均畝產777.27千克,通過農業部專家實打驗收;昌寧縣玉米高產創建樣板百畝核心區平均畝產768.4千克,超計劃18.4千克,千畝展示片平均畝產682.75千克,超計劃2.75千克,萬畝示范區平均畝產648.78千克,超計劃18.78千克;騰沖縣油菜高產創建樣板1.12萬畝平均畝產186千克,超計劃6千克。

7.強化管理、促進推廣。一是強化資金管理,各項目單位為保證測土配方施肥項目補貼資金的安全合理使用,按照《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驗收暫行辦法》要求,實行專賬管理,根據《實施方案批復》制定資金分配計劃,按照項目支出計劃、要求和進度合理安排使用,做到??顚S?,每筆支出做到嚴格審核,特別是儀器設備采購上做到公開招標,做到不串項,不截留、不挪用、切實保障項目工作順利開展和資金使用安全;二是肥料質量管理,特別是配方肥質量的監管,建立配方肥質量追溯制度,加強對肥料市場和配肥企業的管理,打假扶優,切實維護合法企業的權益,保護農民的切身利益,并充分利用“3·15”和放心農資下鄉活動之機,發放真假肥料識別、測土配方施肥明白書、施肥新技術宣傳資料等廣泛宣傳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三是整合項目,集中人、財、物力量,使樣板上檔次、上水平,充分發揮了示范作用,取得了顯著的規模效益,有力的帶動了配方施肥技術的大面積推廣。加快了該項技術的應用步伐。

三、問題及建議

1.發展不平衡。縣區之間、鄉鎮之間發展不平衡,有的地方領導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宣傳培訓不到位,有的農戶素質低,認識不足,積極性差,影響到項目實施的質量和效果。

2.資金不夠足。隨著項目的不斷推進,面積擴大、任務增加,農資料價格和勞動力成本提高,增加了該項技術的推廣難度,加之國家補助資金減少,特別是續建和鞏固項目縣補助資金數額較少,地方財政困難,配套資金缺乏,嚴重影響著項目工作的開展。

3.水平待提高。該項目專業性和技術性強,技術水平要求高,目前市縣土肥站人員僅有53人,專業水平參差不齊、職稱結構、年齡結構不合理,通過該項技術的推廣應用,土肥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但總體看對承擔大項目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特別是數據庫建立、專家施肥決策系統開發和地力評價等應用現代技術的能力和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4.設施待加強。市土肥站2006年以來共投資60余萬元建成了中心化驗室,承擔完成了所屬縣(區)和部分相鄰州縣的項目核心土樣檢測任務,推動了該項目實施,五縣(區)借助實施項目的契機建成和完善了土肥基礎化驗室,推動了該項目實施,但交通工具不足、辦公條件差等影響了工作開展,五縣(區)土肥站中三個縣沒有交通工具,其他辦公條件也明顯不足;土肥推廣體系也有待進一步完善,至2009年,五縣(區)中有四個縣成立了獨立的土肥站,有一個縣至今沒有成立。

5.機制待完善。全市土肥系統大規模的開展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尚屬首次,科技人員在技術、經驗和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農民科學施肥意識的提高、新技術的掌握應用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為此要建立長期服務機制、投入機制、協作機制,全面提高科技貢獻率。[責任編輯 陳 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软件| 亚洲综合九九| 黄色片中文字幕| 成人国产小视频|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 亚洲成年人网| 尤物特级无码毛片免费| 色婷婷久久| 亚洲a级在线观看| 啊嗯不日本网站| 99人妻碰碰碰久久久久禁片|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成人91精品免费网址在线|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最新国产网站| 欧美性猛交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欧美不卡|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中字无码av在线电影| 国产真实乱了在线播放|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av| 日本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约美女探花| 国产91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一区| 欧洲日本亚洲中文字幕| 免费毛片全部不收费的| 国产一区自拍视频| 色婷婷丁香| 国产欧美又粗又猛又爽老| 亚洲成人77777| 一本无码在线观看| 免费看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AⅤ无码精品午夜麻豆|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不卡| 国产色伊人| 欧美 亚洲 日韩 国产| 久久免费看片| 欧美亚洲一二三区 | 国产欧美性爱网| 日本高清视频在线www色|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影院| 国产高清免费午夜在线视频| 真实国产乱子伦高清| 男女男精品视频|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视频网| 国产精品美乳| 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国产免费| 国产小视频免费| 五月激激激综合网色播免费| 欧美精品H在线播放| 无码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久热re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人成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伊人|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软件| 国产超薄肉色丝袜网站|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日韩成人在线视频| 婷婷亚洲视频| 日韩无码黄色网站|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60岁|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欧美精品亚洲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 欧美a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