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巴西是世界第八大經濟體,在世界能源生產消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自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以來,巴西相繼制定了政策法規發展可再生能源,形成了頗具特色的“巴西模式”,并取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谶@一點,擬在闡述巴西能源目標的基礎上,試圖由生物質能發展、能源效率、石油的自給三個維度分析其能源戰略,最后結合中國實際從生物質發展、能源戰略的社會福利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議。
關鍵詞:巴西;能源戰略;生物質能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1-0178-02
引言
巴西人口數量位居世界第四,大約有1.88億居民,2009年GDP總值為1.55萬億美元,已超過俄羅斯、加拿大與西班牙等國家,成為世界第八大經濟體;由人均GDP來看,2009年其人均值為8 197美元,在“金磚四國”中位居第二位,遠遠高于中國的3 680美元。作為對世界經濟有著重要影響力的國家,巴西長期被定性為“貧油、少氣”。為擺脫經濟受限于油氣的狀況,自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以來,巴西相繼制定了政策、法規扶持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提高石油的自給程度、加強能源的外交,并形成了頗具特色的“巴西模式”,取得了巨大的經濟與社會效益?;谥袊臀鲀蓢恰敖鸫u四國”的成員國,同樣是在“貧油、少氣”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系統梳理巴西的能源戰略演變,總結其能源戰略的經驗、教訓對于中國有著較強的借鑒意義。
一、文獻綜述
針對巴西能源戰略或政策的研究主要包括:
1.依據能源品種剖析能源戰略或政策。王威(2007)論述了巴西20世紀70年代以來巴西的乙醇發展戰略,指出該國發展乙醇燃料的相對優點和成就;吳志華(2006)回顧了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巴西生物質能源政策,具體包括生物柴油專項信貸、生物柴油添加比例、產學研聯合以及技術網絡的建立等技術研發與推廣政策,以及燃料酒精擴大規模、國際合作等政策。同樣側重于從生物質能技術供給與技術擴散的視角分析巴西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學者還有于潔(2006)、周志偉等(2009)人。
2.依據政策類型分析能源戰略或政策。Howard Geller et al.(2004)在論述能源趨勢和巴西能源政策目標的基礎上,剖析了擴大乙醇燃料的生產和使用、利用蔗渣和其他甘蔗產品進行熱電聯產、激勵并網風力發電、激勵網下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政策;Amaro OlimpioPereiraJr.,Andre’ Santos Pereira等(2010)研究了巴西電力生產系統中維持可再生能源資源高份額的最佳戰略,重點評價了替代資源激勵項目(PROINFA)、能源購銷拍賣兩種政策。
二、巴西能源戰略目標
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鑒于巴西在周期性的干旱中易遭受電力短缺,一些消費者和行業已經將儲存電力作為國際電力保護項目(PROCEL),但許多工業、商業、家庭仍在使用低效率的工藝、設備、車輛和建筑物等而在浪費能源;而在民用能源中,使用更高效的電器將節電近30%,因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成為巴西的能源戰略目標之一,有助于提升商家的經濟效益,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新的能源短缺風險。
2.發展清潔能源。應對氣候變化,發展清潔能源成為全球的共識。巴西豐富的風能、太陽能、生物能資源使得發展清潔能源具有可行性,也有利于能源結構的多元化和實現能源—經濟—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3.減少政府部門的投資。目前巴西能源供給的大部分投資由私有部門或國家石油公司提供,但部分投資仍來自政府部門。政府投資支出的巨幅增加形成了對醫療、教育和住房等投資的擠出效應,減少政府部門對于能源供給的投資有利于以上部門的均衡發展。
4.縮減貧富差距。巴西區域貧富差距較大,提高就業率,增加農民收入,進而縮減貧富差距,降低部分地區較高的貧困率成為巴西能源戰略的重要目標之一。
三、巴西能源戰略框架
巴西的能源規劃要早于世界上大多數國家。1931年,巴西政府制定政策規定在全國所有地區銷售的汽油必須添加2%~5%的無水乙醇;為解決由石油危機、天然氣供應而引發的能源短缺問題,巴西政府自1975年倡導“乙醇汽油計劃”開始,從可再生能源發展、石油自給、能源外交等多方面著力于解決能源短缺及能源生產所引發的環境問題。
1.發展生物質能。巴西的生物質能源主要分為乙醇燃料和生物柴油兩大類型。1975年,巴西政府頒布“全國酒精計劃”,規定以20%乙醇比例摻入汽油,2002年將上限提高到25%。2008年,巴西的乙醇產量和出口量的世界排名分別居于第二位和第一位。2009年初,巴西政府提出到2017年將乙醇產量提高150%的長遠規劃,爭取在產量上超過美國。為了推廣乙醇燃料的使用,巴西政府從產業鏈的層面出發,著力于滿足市場的需求,多元化能源結構。為了刺激消費者的需求,在產業鏈的末端,政府在稅收政策上向乙醇汽油傾斜。依據相關政策,普通汽油和酒精任人挑選,普通汽油每升2.67雷亞爾(1美元約合1.8雷亞爾),而每升酒精是1.69雷亞爾。兩者都要繳11.85%的聯邦稅;但州稅部分,酒精只繳12%,普通汽油要繳25%。此外,普通汽油還得交每升0.28雷亞爾的石油特別稅。生物柴油方面,2003年,盧拉總統上臺后頒布了大力發展生物柴油的法令,在政府的能源政策中,生物柴油上升到了與酒精能源同等重要的地位。2004年12月6日,巴西政府再次公布“國家生物柴油生產和使用計劃”,宣布巴西將從2008年1月開始,要求柴油中生物柴油和常規柴油的組成比例分別為2%和98%;到2013年1月,生物柴油的混合比例將提高至5%。為了鼓勵生產生物柴油和原料種植,巴西國家開發銀行設立專項信貸,為生物柴油企業提供90%的融資信貸。
2.提升石油自給水平。巴西曾是石油儲量匱乏的國家,兩次石油危機以后,巴西加大了國內石油勘探開發的力度。1988年,巴西的聯邦憲法進一步鞏固了巴西政府對于石油和天然氣開發生產,以及冶煉、出口和運輸活動的壟斷;1997年,巴西制定了《石油法》,將石油管理實行政企分開;成立了巴西國家石油管理局(ANP),負責石油政策的制定和行業監督管理,從而結束了巴西國家石油公司長達四十年的壟斷經營地位。1998年頒布了《財稅法令》,規定了按照租讓協議開展的油氣勘探、開發活動都要支付簽約定金、礦區使用費、特別參股費以及租金。隨著政府積極擴大對外開放,并加強國內的勘探開發,石油產量大幅度增長,石油自給率逐年增加,2009年2月,巴西的日均石油產量達到了2 250千桶,完全滿足了本國的石油消費需求。
3.提高能源效率。自1985年起始,巴西相繼制定了節能計劃與節能法規,其中節能計劃試圖進行能效提高的需求與供給兩個維度的管理;而節能法規出臺的時間決定了能效管理的模式不同,即2004年以前的節能法側重于供給管理,2004年之后的節能法側重于需求管理。(1)節能計劃。巴西政府于1985年12月制訂了國家電力節能計劃,資助或聯合資助由州和地方電力公司、大學、國家機構或私人公司承擔的節能項目。國家電力節能計劃也可以幫助電力公司從電力部門獲得低息貸款資助主要能效項目。國家電力節能計劃的主要工作體現在通過局民用電、商業及公共服務場所用電及工業部門用電來節能。如采用把測試、分類、鼓勵優秀產品等工作推廣到空調、洗衣機和其他電器中去供局民使用等。(2)節能法規。巴西政府主要針對能效投資、能耗標準的制定、能效標識等方面制定了節能法規。由能效標識,1993年巴西頒布了總統令對家電實施節能認證;能耗標準的制定方面,巴西政府相繼頒布了10.295-2001號法、4.059-2001號法令。其中第10.295-2001號法規定巴西行政部門在可行的技術和經濟指標基礎上應該建立最高水平的具體能源消耗或最低能效效率標準;較之10.295-2001號法,第4.059-2001號法令更進了一步,規定成立能效水平和指示管理委員會(CGIEE),授權能源和礦業部在技術指示和詳細規定的基礎上為器具和機械行業建立最大能源消耗或最低能效標準。2007年4月,巴西通報了關于非電熱燃氣熱水器效率要求及合格評定程序的法案草案,該法規對非電熱燃氣熱水器制定了最低能效性能標準。由能效投資,巴西相繼頒布了9.991-2000號法、3.867-2001號法令,強制電力部門的特許、許可和授權持有人投資于能效。2004年頒布了5184號法令,依據法令創建了能源研究公司及批準其社會條例。
結論與啟示
1.以比較優勢為基礎,大力發展生物質能,而不是僅僅重視風電和太陽能。自2005年起,中國相繼出臺了《可再生能源法》、《新能源產業規劃》等有關政策法規,給予風電與太陽能企業在設備國產化、風電全額上網等方面以政策扶持然而,風電與光伏在機械設備技術上相對于發達國家的比較劣勢使得兩大產業的發展存在一定的障礙;較之于風電與太陽能產業,中國生物質能資源同樣較為豐富,而其細分行業中關鍵技術劣勢并不明顯,但是由于支持政策不完善,生物質企業具有較高的經營成本,甚至面臨虧損。
2.以社會福利為目標,增強能源戰略的社會責任功能。巴西的能源戰略社會責任功能體現在三個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環境污染;有效地解決了貧富分化差距問題;提高了農民的收入。反觀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的經濟發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貧富分化差距嚴重,已嚴重危及社會穩定;另外,農民增收仍是中國三農問題之重,是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最重要的任務。因此,可以借鑒巴西的經驗,在存在生物質能資源稟賦的農村地區發展生物質能。
參考文獻:
[1] 王威.再生能源戰略的成功典范之巴西乙醇發展戰略[J].國土資源情報,2007,(7):36-39.
[2] 吳志華.巴西的能源農業戰略[J].求是雜志,2006,(10):59-60.
[3] 于潔.巴西可再生能源領域主要規劃及其進展介紹[EB/OL].http://www.istis.sh.cn/hykjqb/wenzhang/list_n.asp?id=1429sid=2.
[4] 周志偉.巴西重畫世界能源版圖[EB/OL].http://www.indaa.com.cn/zz/nypl/nypl0908/200908/t20090807_198595.html.
[5] Howard Geller et al.Policies for advancing energy efficiency and renewable energy use in Brazil[J].Energy Policy,2004,(32).
[6] Amaro OlimpioPereiraJr et al.Strategies to promote renewable energy in Brazil[J].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11,
(1):681-688.[責任編輯 安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