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誠信是中華民族崇尚千年的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文化的內核之一,同時也是西方文明所追尋的永恒價值。但現在大學校園里由于社會一些不正之風影響,高等學校思想道德建設面臨嚴峻挑戰,誠信問題尤為嚴重。對此,加強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學生的誠信守信意識變得尤為重要。成才內含成人,成才也必先成人。德是才的靈魂,誠又是德之本,誠信是一切具體道德觀念和道德規范的淵源,誠信是道德修養的基本范疇和最高境界,誠信乃大學生成人成才必備之本。
關鍵詞:高校;誠信;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1-0313-02
一、高校學生誠信教育可加強現代高校學生內涵建設
大學精神和大學文化的培育,是高校內涵建設的核心。大學應當自覺地承擔起以科學、思想、文化來引領社會的歷史責任,使之成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家園、科學搖籃、文化基地。大學靠什么引領社會,怎樣引領社會?必須有自己的精神。大學精神的培育,既是高校內涵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高校內涵建設的核心[1]。可以看出誠信教育是其中密不可分的重要的一部分。建設誠信校園,是學生發展的需要,是教師發展、學校發展乃至中國整個教育大業發展的需要。加強學生誠信教育可加強其內涵建設,對其學習、生活以致未來現實意義重大,對其成才起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學生誠信教育可加強學生現代道德建設
《說文解字》中說:“誠,信也”,“信,誠也”,說明誠、信本意相通的。現代誠信是對傳統誠信道德的繼承和發展,適用于社會生活中的生活、學習、工作等等各領域。中共中央于2001年公布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其中“明禮誠信”位居重要的地位,說明誠信在現代道德中的重要性。大學生在中國老百姓心目中一直是文化的代表,更應該是中國傳統文化道德的代表,他們的一言一行代表知識分子這個群體,代表整個社會的道德風尚[2]。所以,大學生這個青年知識分子群體,在誠信方面的形象,就成為社會注目的中心。現代大學生也應該明白他們在在社會群眾心目中的地位,是社會道德建設中的好榜樣。所以,加強高校學生誠信教育對于高校學生的誠信的建立和培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在高校建立良好的誠信,將來走上社會才能樹立良好的道德榜樣,引導社會有一個良好的道德風尚。
三、高校學生誠信教育可使學生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發展
現代市場經濟本質上就是信用經濟,現代市場經濟是離不開完善的信用制度和發達的信用體系。每個人都生活在現代市場經濟中,都是其中重要的一分子,個人所有社會活動中都離不開信用。沒有一個好的信用的個人在現代社會中生存是無法想象的。現代大學生將來必然是社會的主力軍,是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有力推動者。所以,高校要把學生培養成為社會的有用人才,就要讓他們遵守市場經濟的規則,在他們學習成長的最重要時期(大學學習期間)加強誠信教育。讓他們在高校學習成長的過程中,提前感觸社會,真正體會到守信者能得到有益的回報、失信者必要付出代價。使他們在高校學習期間就養成誠信習慣,擁有抵御各種不良現象、誘惑的品質和意志,對其將來走上社會具有積極意義。
四、高校學生誠信教育可促進現代社會文明進步
現代社會文明主要包括社會政治文明、社會精神文明、社會物質文明。誠信屬于社會精神文明范疇,但對其他兩個也有重要的作用。精神文明大致分為包括教育、科技、衛生、體育、藝術等知識智慧在內的文化系統和包括思想情操、理想信念、道德風貌在內的思想系統。誠信,無論作為一種美德,還是作為一種理念,都屬于精神文明的范圍,是思想系統的內容[3]。誠信自身建設如何,關系到精神文明的建設。政治文明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起著有力的保障作用。政治文明表現為人們社會政治生活的進步狀態,誠信是這個狀態的基本要素。有了誠信,民主才有顯示意義;有了誠信,民主才有集中客觀的表達方式。物質文明即現代社會的物質生產水平、物質生活水平,它體現了物質財富與物質設施的先進程度。沒有豐富的物質基礎,和諧社會的構建將是一句空話。只有物質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才自然發展到和諧社會[4]。歷史證明,如果一個國家不講誠信,物質文明建設就很難進行。可以說,加強高校學生誠信教育可以幫助大學生在校期間認識到現代文明的實質,又可以提高自己現代社會文明各方面的素養和內涵。所以,高校學生誠信教育既是社會文明和進步的體現,又能反過來促進社會的文明和進步。
綜上所述,沒有誠信,社會文明將無法進步;沒有誠信,市場經濟將無法發展;沒有誠信,人將不古;沒有誠信,大學生就無法達到成人成才的標準,無法在社會上立足,無法實現自己的價值。所以,加強高校學生誠信教育是學校的需要,是社會的需要,是國家的需要,歸根結底是其成才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謝曉青.關于高校內涵建設的理性思考與對策[J].江蘇高教,2008,(1):56-58.
[2] 賴肖曼.大學生誠信倫理道德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12):95-97.
[3] 肖群忠.誠信與社會全面進步[J].東南學術,2003,(2):42-45.
[4] 蘭華.加強誠信建設促進社會和諧進步[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06,(8):44-45.[責任編輯 陳 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