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會責任報告是企業信息披露的一種重要方式。近幾年,中國社會責任報告的數量呈現每年成倍增長的趨勢。盡管數量上與日俱增,但報告質量仍令人擔憂。以銀行業為角度,選取了不同類型上市銀行中的五家銀行作為研究對象,對社會責任報告的問題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上市銀行;社會責任報告;信息披露
中圖分類號:F830.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1-0066-02
引言
自1999年殼牌(中國)公司發布了中國第一份“可持續發展報告”,截至2010年5月30日,以2009年度作為報告年度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已631份,發布數量是2008年的3.73倍。這種每年劇增的報告數量是否意味著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的承擔狀況也在以相似的比例增長?經過這幾年社會責任報告在中國的發展,其質量程度又如何?這些問題值得我們大家的思考。
作為關系到整個國家經濟健康發展的銀行業,其在資源配置方面的獨特功能使得它在推動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視。盡管已有很多學者進行了有關社會責任的研究,但大多都是從整體角度來進行的。本文以銀行業為角度,對目前中國上市銀行社會責任報告的問題進行了研究。
一、樣本研究
1.樣本的選擇。本文在中國A股上市的銀行中,從國有控股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地方銀行三類中共抽取了五家銀行作為研究對象。
2.統計方法。本文主要參考上證所《〈公司履行社會責任的報告〉編制指引》,結合全球契約組織《全球報告指南(G3)》等國際標準和其他學者的研究情況,將社會責任報告中應報告的事項分為環境、員工、社會、消費者和其他幾類,并包含幾個細分內容。通過對樣本銀行的社會責任報告內容逐一對照,得出了如下統計結果(如表1所示)。
3.分析結果。相比較幾年前的年報,中國上市銀行對于社會責任的披露情況已有了較大的改善。主要表現在:(1)載體趨于統一。基本上都使用單獨的社會責任報告來披露。(2)內容也趨于完整。單獨從內容的涉及面上來說,目前中國銀行業的社會責任報告涉及面比較廣,所包含的方面已基本符合政策要求,每個銀行只有個別項目沒有涉及。
但僅僅從內容涉及面的廣范不能說明質量的整體提高。筆者對樣本的五個社會責任報告內容的詳細分析發現了如下的問題。(1)定量的太少,定性的過多。大多數是概括抽象的宏觀性敘述,缺少實際例子和數字的支撐。這就會讓我們懷疑文字描述的真實性,無法考證文字的實施情況。例如,興業銀行在社會責任報告中提出:“明確規定辦公電器、耗材、車輛和設施開展節能管理,將電、水、紙、燃油辦公消耗納入日常監控和統計范圍,將環保和節能作為辦公設施更新、辦公用品采購和選擇物業外包服務商的重要標準。”企業這樣規定,但究竟實際實施結果卻沒有被披露出來。(2)報喜不報憂。具體來講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均傾向于披露成績顯著的項目,比如節能減排,員工培訓方面;反之,所造成的社會成本則盡量避免披露,比如環境恢復、裁員安排等方面。二是各家上市銀行披露的社會責任信息大都是贊揚本行社會責任成果的內容,很少有披露不足之處或缺陷所在。(3)形式重于實質。社會責任報告本身的目的是公布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的具體措施及其效果。而個別報告僅僅是描述公司對社會責任的認識或原則和口號卻沒有實際的案例。(4)語言模棱兩可。例如北京銀行的報告中提到:“截至2009 年末,北京銀行累計發放助學貸款43 137 筆,共計24 008 萬元。”作為年度的報告應以年度為計算周期,幾年的綜合使我們無法得知在2009年這一年中發放了多少筆助學貸款。
二、產生問題的原因
盡管中國銀行業對于社會責任情況的披露正在逐步改善,但仍不可避免的有諸多問題,其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1)沒有規定統一的披露內容和格式。2006年以來,國家雖出臺了很多政策,但都沒有對披露內容達成統一意見。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企業社會責任指引》,雖然對銀行業至少應當披露的項目進行了明示,但是對披露項目下的具體內容及其詳細程度并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2)缺乏完整統一的監管措施與指導辦法,銀行履行社會責任壓力小,披露行為任意性大。政策導向不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銀行業承擔社會責任的積極性。從而導致了不同銀行在社會責任的承擔上呈現出較大差異。(3)社會責任與報告披露功利思想嚴重,選擇性披露動機強烈。如今上市銀行把社會責任報告作為宣傳企業社會形象的廣告。多數企業都會在社會責任報告中詳細列出企業在社會上得到的各種榮譽,做了哪些“好事”,而并不去發現問題,報告企業的實際情況。
針對上述情況,我認為改善目前中國銀行業社會責任報告披露的問題,政府,行業和企業三方要做出共同的努力。政府應建立健全有關社會責任報告規范的法律法規。盡快制定出符合中國國情的標準和評價體系。企業自身也要主動提高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正確認識社會責任報告的內涵。將履行社會責任與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相結合,使之成為貫穿企業的重要工作,將履行社會責任轉化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動力。
參考文獻:
[1] 夏虹,李贏.上市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內容分析[J].財務通訊,2010,(4):99-102.
[2] 彭韶兵,高潔.中國上市公司2008年度社會責任報告分析[J].財會月刊,2009,(12):27-28.
[3] 龍曉楓,楊姝.中西方商業銀行社會責任報告的框架比較及相關分析[J].武漢金融,2008,(8):34-36.
[4] 李正,向銳.中國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內容界定、計量方法和現狀研究[J].會計研究,2007,(7):86-95.
[5] 劉長翠,等.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的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2006,(10).
[責任編輯 陳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