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科技學院,哈爾濱150090)
摘要:自主創業是時代發展的產物,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自主創業都日益表現出對經濟的強大推動作用。大學生自主創業是時代進步、高等教育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大學生適應科技創新、實現和完善自我價值的必然選擇。
關鍵詞:大學生;自主創業;個人因素;環境因素
中圖分類號:G72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23-0247-02
隨著全國高校擴招,高等教育逐漸由精英化向大眾化過渡,2005年中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為338萬,而2009年則超過600萬人,2010年畢業生更達到630萬人,2011年預計為660萬人,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使得就業形勢非常嚴峻。這不僅是對畢業生的壓力,也是對社會的壓力。面對險峻的“就業”形勢,各方均不約而同地把壓力轉換為“創業”的動力,從“找飯碗”到“造飯碗”,大學生自主創業將成為一個有效緩解就業壓力的潮流和趨勢。
本文著重對大學生自主創業所需的要素進行闡述,主要從個人素質和環境因素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大學生創業的個人要素
(一)大學生創業的心理素質
創業心理素質主要是指在創業過程中對人的心理和行為起調節作用的個性意識特征。它在創業素質結構系統中起著調節作用。良好的創業心理品質意志如同創業大廈的基石,可以奠定事業的基礎,支撐創業人生。大學生創業心理創業者必須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與心理素質,它的具體表現為:富有理想,樂觀與自信,具有緊迫感,勇于面對風險,堅韌的毅力等,心理健康可以使人心情愉快、頭腦敏銳、精力充沛、行為協調,可以從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激發創新熱情。
(二)大學生創業的意志品質
從心理學上來講,意志是人自覺地確定目標,并根據目標調節、支配自己的行動,克服困難,實現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意志對人的行為具有發動、堅持、制止、改變等方面的作用,是人類特有的一種心理活動。創業意志就是指在創業過程中,創業者自覺地克服多種障礙和困難,進而實現期望目標的心理過程。它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可以后天培養出來,在克服困難中表現,并在克服困難中成長。具體包括以下方面。
1.誠實守信。誠實守信就是要求人們在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的過程中,恪守諾言,講求信用,誠實無欺,在不損害社會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只有優質的產品質量、良好的客戶服務,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任,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2.意志力。意志力即克制力和忍耐力,是衡量一個人有無堅強意志的標志。在創業過程中,必然會遇到諸多困難,如果缺少克制和忍耐而經常發脾氣,將導致在決策過程中失去理智,或者在企業內部形成緊張的人際關系和工作氛圍,影響員工積極性、創造性的發揮,以致于有可能影響創業進程。
3.責任感。在創業過程中,創業者是一個自發的角色,如果不能夠以積極主動、充滿熱情、抱著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去工作,事業是不會有起色的。創業者對事業的激情和責任感,在一定程度上會感染員工,使得全體員工凝聚在一起,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創業過程中的難關。
4.踏實。創業需要務實的精神,創業者只有積極努力、腳踏實地的奮斗,才有可能取得創業的成功。
5.自信心。自信心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動力源泉。居里夫人說:“無論做什么事情,我們都應該有恒心,特別是自信心。”只有自信,才能自強不息、百折不撓,才能使創業者在艱苦的創業過程中保持必勝的信念,使人為了創業成功而努力奮斗。
6.勇氣。創業過程中,機會與風險共存,當一個機會出現的時候,往往風險也會隨之而來。創業者在把握機會的同時,也要有勇氣承擔風險,這種特質在轉折時刻至關重要。面對風險,創業者不僅要具有承擔風險的勇氣,更要具有化解風險的勇氣。立志創業,必須要敢闖敢干,有膽有識,這樣才能變理想為現實。
(三)大學生的創業意識
創業意識是指大學生對創業這一實踐活動的正確認識、理性分析和自覺決策的心理過程,是大學生從事創業活動的強大內在驅動力。相對于西方國家迅猛的創業熱潮,我國大學生創業人數不多的根本原因在于創業意識還沒有得到更深層次的認同和接受。許多大學生雖然對創業有了朦朧的認識,并基本接受這個概念,但是少有人能夠深入自身和突破自我,去思考創業和自我的關系。
1.正確認識創業
創業是一種精神,是一種永不服輸的精神。創業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有雄心、有抱負的創業者從來不會被失敗所嚇倒,更不會放棄開創自己所追求的事業。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是創業成功的首要因素,成功與失敗的根本在于精神方面的差別。創業是一種意識,是一種爭取成功的意識。創業就在我們身邊,一個好的創意,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經過詳細周密的計劃與可行性分析,就可以成為創業之本。創業是一種素質,是一種充分整合資源的素質。創業不能僅僅憑借一個創意或一個點子,而是要兼顧管理、營銷、財務、人力資源、成本預算等各個方面。
2.明確創業目標
創業作為一種社會實踐活動,是在一定的目標意識支配下進行的。創業目標是多元化的,實現自我價值、追求成就感、財富等都是正常的創業目標。對于創業者來說,財富就是他們的成績單,是評價創業是否成功的一個重要指標,但是單純以追求財富為原動力的創業者,在金錢的享受中容易喪失斗志、缺乏信念,逐步失去創業的熱情,因而,我們應該正確處理獲得財富和實現自我價值的關系。
3.具有創業風險意識
創業具有一定的風險,只有具備了風險的意識,才能夠在創業初期就合理地規避風險,并把握創業過程中核心要素管理;也只有具有一定的風險意識,才能夠使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服務走向實際化運作,才能夠使新創企業度過艱難的創業過程而迅速成長,走向成功。
(四)大學生的創業知識、能力和思維
1.創業知識
創業活動涉及到方方面面,要受到工商、稅務、金融、保險、環保等諸方面因素的影響,因此需要學生掌握和創業有關的豐富的社會綜合知識,這也應是創業素質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創業過程中,創業者需要具備經濟頭腦和管理素質。企業要在市場中進行優勝劣汰的比賽,創業者不僅要充分運用企業資源、人力、物力、財力,增強企業競爭力,更要能夠整合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這是創業者成功的關鍵所在。創業者要有對自己員工的指揮、調動、協調以及對非人力資源的集中分配、調度和使用的能力,還要有對自己組織機構進行設計與再設計的能力等。創業過程中,要碰到各種各樣的法律問題,創業者必須具有法律意識和素質,一方面避免自身觸犯法律,另一方面用法律保護自己和企業的合法權益。
2.創業能力
創業能力是學生進行創業所應具備的知識和能力。它包括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三大類。創業能力的形成需要創業者具有較高的智商和情商,是一種高層次的綜合能力。專業能力是創業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是人們從事某一特定職業所必需的本領,包括創辦企業中主要職業崗位的必備從業能力;接受和理解與新辦企業經營管理方向有關的新技術的能力以及把環保、質量經濟等知識和法律、法規運用于本行業實際的能力。方法能力是創業的基礎能力,是指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如:接受和處理事物的能力、捕捉商機的能力、分析決策的能力等。社會能力包括與他人交往的能力、與自我有關的行為、團隊合作能力等。
3.創業思維
創業思維是創造力的核心,是人們完成創造互動的基礎,是人類最富活力的行為,對于整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起著靈魂的作用。在創業過程中,創業者需要擺脫思維定勢,充分發揮創造性思維,開創新的局面。創新是企業的生存之本,創業者只有靠獨具匠心,發揮自己的潛能,才能走與別人不同的發展道路,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二、大學生創業的環境要素
(一)政治環境
社會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影響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首要政治前提,是決定社會生產生活根本價值取向的最初淵源和最終歸宿,從根本上規定著全社會的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的現實價值取向和未來發展方向。國家對大學生創業高度重視,在憲法、法律和治國方略上提供了有效保障。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發展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適時制定并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為我國大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和發揮,創造了有效的社會政治條件。
(二)經濟環境
就創新創業活動的條件和動力而言,經濟因素是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必要社會條件和物質利益動因。無論是從創新創業的條件、創新創業的動機、創新創業的目的還是從對創新創業的評價和激勵的角度看,經濟基礎、物質因素都是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創新創業精神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必要社會條件和物質利益動因。我國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和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方式,已經具備了促進和激勵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創新創業精神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必要社會條件,從根本上解決了社會創新創業的物質動力和目標取向問題。
(三)文化環境
現代的文化觀,已經超越了僅僅把文化簡單地看作是社會意識形態的階段。文化創新是決定大學生創新的精神源泉,文化作為社會經濟活動的人文環境和基礎,既是社會認識和社會實踐的起點和歸宿,又是認識和實踐不斷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它以科技、知識、信息的形式,直接參與、指導、規定著整個社會的物質生產活動,并直接物化為物質生產成果。只有文化的創新,不斷提高社會經濟活動的科技文化含量,才能真正地發展社會生產力,獲得推動和保持國民經濟長足發展的不竭動力。因此,文化是大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生長發育的社會基質;文化創新是社會創新的靈魂,是社會創新的不竭源泉和內在動力。
大學生創業是時代進步、高等教育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大學生適應科技創新、實現和完善自我價值的必然選擇。大學生只有在具備自主創業的個人素質的前提下,在和諧的創業環境中,自主創業才能得以充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徐萍.個性品質塑造——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關鍵[J].當代教育壇,2006,(l):28.
[2] 蔡莉,崔啟國,史琳.創業環境研究框架[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7,(l):50-56.
[3] 范龍,尹琦.大學生創業定位與創業教育[J].中國高教研究:2007,(7):38.
[4] 張喜梅,呂雅文.大學生創業導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2.
[5] 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