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師范大學地理科學與旅游學院,烏魯木齊830054)
摘要:經濟活動人口是創造GDP的主要動力,其就業狀況直接影響到地方經濟的增長和社會穩定等各個方面?;诖耍浞掷媒洕詹楂@得的數據資料,主要從就業人員產業結構、行業結構等方面來分析兵團經濟活動人口的就業結構及變動特點,發現問題及時調整,以探求兵團在工業化和城鎮化加速發展時期經濟活動人口擴大就業的潛力。
關鍵詞:新疆兵團;就業結構;就業潛力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23-0098-02
(三)從就業集中度變動看,行業就業結構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極不平衡
2000—2008年,農林牧漁業就業人員集中程度始終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且集中度增長迅速;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等生活服務、消費服務行業的就業人員集中趨勢增長明顯,由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轉變為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就業人員集中程度下降明顯,甚至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三、就業結構評價
英國經濟學家科林·克拉克提出了著名的勞動力產業轉移規律:勞動人口由農業轉移到制造業,再從制造業轉移到商業和服務業。在此過程中,農業勞動力的比重基本與經濟發展水平呈反比;交通業的勞動力比重與經濟的開放程度和運輸技術有關;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關程度最密切的是商業和金融業。
據此可以看出:
1.兵團農業就業人員比重占據半壁江山,說明兵團經濟發展處于初級階段。
2.農業就業人員向服務業不斷轉移,說明產業結構正在向合理化方向調整。
3.第二產業內部各行業就業比重低、就業人員分布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越來越分散、就業人數增幅很小,說明第二產業發展動力嚴重不足,未出現具有強大吸納就業能力的行業。
4.傳統服務業發展速度較快,是目前吸納就業的主要行業;技術含量高、勞動生產率較高的現代服務業的就業比重明顯偏低,就業人員集中度也較低,服務業結構存在缺陷。
綜合來看,兵團就業人員行業結構較為傳統、水平較低且不太合理。要發展經濟推進工業化進程,就要實現勞動力就業向工業、服務業的迅速轉移,這是經濟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必然規律。因此,今后加強就業人員向工業、建筑業,以及商業、金融保險業、旅游業等新興服務業的引導力度,是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工業化、城鎮化進程,提高經濟發展水平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 汪燕敏,等.我國個體經濟就業潛力研究——以城鎮地區為例[J].經濟縱橫,2007,(2):45-47.
[2] 邱德榮,等.河北工業部門就業潛力問題[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2007,(1):64-69.
[3] 陳果.我國第三產業各分行業就業彈性的實證分析[J].特區經濟,2006,(1):325-326.
[4] 楊宜勇,等.我國擴大就業潛力的對策研究[J].宏觀經濟管理,2007,(6):47-49.
[5] 黃玲娣.新疆企業職工配置狀況及就業潛力展望[J].新疆財經學院學報,2003,(4):50-53.
[6] 周曉苗.新疆兵團區域綜合經濟實力比較分析[J].新疆農墾經濟,2010,(5):31-34.
[7]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