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師范學院學生處,江蘇鹽城224002)
摘要:在知識經濟時代,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當代大學生面臨學習壓力、就業壓力、經濟壓力,使得一些人存在嚴重的心理疾病,大學生自卑、抑郁,甚至自殺、同室相戈時有發生,這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及時建立誠信有效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并給予他們有效的心理疏導,已成為當務之急。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23-0251-02
當代的大學生們從五湖四海來到各所大學,由于社會環境的不同、家庭背景的不同,形成了他們各自不同的性格。有的農村孩子進入大學后,適應不了城市生活。在高校中,學生家庭貧富懸殊,一些家庭條件差的貧苦學生有很嚴重的自卑感,他們性格內向、孤僻、不合群。有的家庭條件優越的學生成績差,他們沉迷于網絡,上網聊天,玩游戲,性格暴躁,驕橫跋扈。有一部分學生學習壓力大,幾門課不及格,論文不過關,拿不到學歷證書,在壓力之下,覺得無顏面對父母、學校,就產生了輕生的念頭。還有的學生因為搞對象出現矛盾,不能正確處理感情問題,一時想不開選擇自殺。經濟的壓力、學習的壓力、競爭的壓力、就業的壓力、情感的挫折給在校的大學生帶來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必須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視,應把它納入高校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完善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及時有效地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就可預防心理異常學生極端事故的發生。盡早發現并及時地做好疏導和教育工作,一定能幫助這些大學生走出困境,迎接陽光燦爛的未來。
關心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使之成為一種制度常態,在當下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首先這樣做是一種極富人性化的關愛之舉,為當代大學生建立心理健康檔案,體現了黨和政府、學校對大學生們的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視。當代大學生肩負著建設祖國未來的重任,如果他們的心理健康出了問題,學到的知識再多也枉然,有的甚至成為高科技犯罪的“犯罪之源”。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的內容
建立誠信完善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應首先了解心理健康檔案的內容。21世紀的人才應具備三方面的心理素質:一要有五種意識,即:競爭意識、進取意識、風險意識、自制意識和自信意識;二要有開放的人格,即:自我開放、接納他人、開朗靈活;三要有健康的心理狀況,也就是說要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效能,并能隨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調整自己的心理結構以達到與外界的心理平衡。光靠教育是遠遠滿足不了人才需要的,還要靠自我教育,而“檔案”正是為學校提供了了解學生,把握個性,適時進行心理疏導的依據。
那么,心理健康檔案就是進行心理素質教育的一項基礎工作,它主要包括智力、人格和問題傾向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有量化和非量化兩方面。主要服務對象一是為輔導員老師,學校的教育管理因材施教提供依據,使教育和教學管理更加科學化;二是成為學生了解自我,把握自己的內心世界,更好地挖掘自身的心理潛能的助手;三是為大學生走向社會、適應社會架起一座橋梁。
二、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的方法
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的方法,常用的有觀察法、談話法、測驗法、問卷法、個案分析、作品分析等。其中的心理測驗法是建立心理檔案的一種重要方法和手段。它能較準確確定學生群體心理傾向及個體心理差異的性質和程度,并較準確地記錄這些特性,為心理教育隨時提供查詢依據。
還有一種問卷法,它可以判斷學生的個性特點。主要量表有興特爾16因素個性特征量表,它運用因素分析的統計方法,將人的個性特征劃分為合群性、聰慧性、穩定性、特強性、興奮性、有恒性、敢為性,敏感性、懷疑性、幻想性、世故性、憂慮性、實驗性、獨立性、自律性、緊張性等16因素。這樣的測驗結果,不僅可以對被試的人格特征作一綜合性認識,又可以對其中某一人格因素作出清晰的了解,同時還可以根據有關公式計算出被試人格類型的次元因素,如適應與焦慮性、內向與外向性、感情用事與安詳機警性、怯懦與果斷性等。還可以借助相應的公式推算出被試的心理健康狀況、創造力的強弱,以及從事專業而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和在新環境下有成長能力的個性因素等。通過對學生進行量表的調查,可以了解到學生的個性心理特點、氣質特點、需要、動機、興趣、情感及社會行為等,這樣可以對學生的個性、品質、特征進行綜合分析。作出全面評價,建立心理健康檔案,要把測試的日期、量表類型、結果分析一一填好,放入心理健康檔案中。
三、建立誠信完善心理健康檔案遵循的原則
建立心理健康檔案是一項很嚴肅的工作,它需要建檔人員必須經過專門訓練,有較高的專業技能和職業道德。心理健康檔案的建立要有對建檔對象的高度負責的精神和態度,要實事求是。因此,搞好建檔工作,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遵循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確定建檔群體,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任務首先應立足于教育和發展,開展心理普及、宣傳和教育,優化大學生群體的心理素質,建檔時利用科學方法,在系統收集各類信息的基礎上,對心理狀況和心理特征進行分析、整理,建立科學的分類體系,并在實踐中不斷充實和完善。
2.遵循建檔客觀性原則。客觀性原則是指我們在建立學生檔案過程中,要尊重建檔對象客觀的心理事實,要以客觀、求實的態度來對待建檔工作,不可以先入為主,以自己的主觀態度對待建檔工作。
3.遵循建檔的科學規范原則。為了保證心理健康檔案的客觀性、系統性、規范性、應制定心理健康檔案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明確心理健康檔案管理機構的職責分工及收集、整理、查閱、保管等規則,使建檔工作有章可循,責任明確。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建檔工作,必須尊重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克服主觀因素影響。以科學慎重的態度對待每一份心理檔案。
4.遵循建檔的整體性原則。在建立心理健康檔案過程中,要運用系統的觀點,注意每一個學生不同的心理活動,不同心理過程之間的相互聯系,要系統地通過多種方法,觀察談話,調查,訪問等多角度多方位地收集被測對象的各種信息,從整體上把握每一份檔案的心理特征,尊重事實,看過去,分析現在;看現象,抓住本質。
5.遵循建檔的保密性原則。心理健康檔案有嚴格的保密性,心理檔案的許多內容是屬于個人的內心世界的隱秘,不得把檔案中的內容向外泄露,或者把它作為花邊新聞到處游說,它直接違反了心理健康檔案心理診斷、心理測量的原則,負責建立心理檔案的工作人員應為每一個建檔者保密,這樣才能發揮心理健康檔案的作用。
6.遵循因勢利導的原則。心理健康檔案的建立不是為了建檔而建檔,而是為了更好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更及時地化解被建檔者的心理矛盾,用好檔案才是目的,每一個心理健康工作者應本著高度負責的態度,用好心理健康檔案。當心理健康工作者了解到建檔對象出現問題時,要力圖花力氣解決,幫助他們克服不良心理和行為,及時排除心理障礙,因勢利導,采取各種有效方法,開展心理疏導。
四、如何實施
建立誠信完善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有了內容、方法、原則,最主要是實施。至少如何實施,主要應抓住五個環節。
1.院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支持,這是最重要的保障。有了領導的支持,才能在人力,財力上給予保障,才能有時間的開展活動,才能有專業人員進行測試,檔案管理,心理輔導;才能有咨詢室,檔案室,才能配備微機、測試軟件等設施,微機是不可或缺的,統計,閱卷,測評結果,都需要用電腦來進行工作,并進行分類儲存,建立檔案,便于查找,利于保存。
2.建立一支道德修養好,專業素質高的骨干教師隊伍,是建檔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保密性,因此對其管理人員的素質要求很高。首先高校應指定專職人員負責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的建檔和管理工作,該管理工作除應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外,還要了解檔案工作,掌握心理學專業知識,具備計算機操作技能。其次,由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涉及個人隱私,直接關系到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甚至影響到他們未來的求職和求偶。因此,管理人員應對被建檔者有高度的責任心。
3.利用現代化的校園網絡,對建檔對象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廣泛運用,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開辟了新的途徑,咨詢師可以利用網絡開展一對一的心理輔導,不斷拓寬心理健康教育領域和途徑,為大學生的成長提供多樣化的指導和服務。
4.利用檔案,實施跟蹤指導,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的目的是合理利用,以發揮其應有的價值,不能將之束之高閣。要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檔案,對學生實施跟蹤指導,對于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應派心理咨詢師客觀地解釋心理現象,謹慎分析結果,積極做好預案,以適當的方式開展跟蹤輔導和咨詢服務。建立學生,二級學院,學校的快速反應機制,確保問題早發現,早預防,早干預,早解決,以應對學生心理問題,預防突發事件的發生。
5.管好檔案,用好檔案,使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逐步走向規范化。
總之,為大學生建立誠信完善的心理健康檔案是加強高校管理的一種必然。大學生們的心理是否健康,是高校健康管理的重要體現。一方面,大學生們要以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人生,養成良好的精神衛生習慣,正確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挫折和困境;另一方面,作為高校也有責任和義務為大學生們提供身心健康方面的指導和幫助。只有為大學生們建立了誠信完善的心理健康檔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只有這樣,才能讓大學生們感受到人文關懷,糾正自己的心理偏差,從而培養出適應社會、適應未來的祖國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1] 譚官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急需解決的三個問題[J].攀枝花學院學報,2004,(5).
[2] 王運彩.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河南大學學報:社科版,2006,(1).
[3] 盧紹君.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建立心理檔案問題探討[J].理論,2006,(4).
[4] 陳媛華.略論建立學生心理檔案的原則[J].武漢教育學院學報,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