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學院數學系,山東菏澤274015)
摘要:高校學生干部是學校教育和管理的一支不可缺少的依靠力量,是學校學生管理措施的執行者,是教師的得力助手,因此學生干部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從當前高校學生干部現狀出發,深入剖析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高校學生干部培養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高校學生干部;培養過程;問題
中圖分類號:G645.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23-0261-02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育人是大學的重要職能。高校學生干部培養既是“自我教育、自我培養”功能的體現,也是學校育人目標實現的有效途徑。高校學生干部在學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起著非常重要的骨干作用,他們作為高校學生中的骨干分子,是學校各項教育管理工作的具體參與者和實施者,是聯系學校和班級、老師和學生的紐帶與橋梁,在高校學生工作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剖析高校學生干部培養實際的現狀、存在問題及其有效培養路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 、當前高校學生干部隊伍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功利化趨勢嚴重,動機不純
在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某些負面影響下,很多高校學生干部在工作中功利取向越來越嚴重,他們當學生干部往往是基于自己在評優評干、發展黨員等方面的需要,把干部的頭銜當做自己獲取某種利益的工具和通往成功的捷徑,而沒有認識到學生干部是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的平臺,是促進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途徑。在工作過程中,不能正確處理好“干群”關系,服務意識淡薄,務虛不務實,在同學中擺架子,缺乏腳踏實地的工作精神和為同學服務的觀念。
(二)偏重工作,不能正確處理學習與工作的關系
很多學生干部過于強調個人工作能力的重要性,而對專業學習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他們往往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工作上,不僅課余時間全部用于工作,甚至有時上課時間還在考慮工作問題,嚴重影響到專業課的學習。這導致他們學習成績不佳、專業技能不好,不僅不能很好地開展工作,還容易失去干部威信,不能成為有號召力的干部。
(三)缺乏創新意識
有的學生干部成績優秀、辦事牢靠,但在工作中缺乏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意識,不能根據實際情況隨機應變。對于老師分配的任務能夠順利地完成,但老師沒想到的他們往往也想不到。按部就班,以前怎么做現在就怎么做,上面怎么說,下面就怎么做,創新意識差,不能根據新形勢、新情況,提出新的工作方法。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高素質人才必備的素質,也是高校對學生干部培養的一個重要內容。缺乏創新意識會使學生活動缺乏生機和活力,使工作沒有效率。
(四)本位意識強,缺乏團隊精神
學生干部在工作中應該注重發揚團隊精神。而現在的學生干部大多數是獨生子女,比較獨立,但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對別人缺乏關心和理解,表現在工作上就是本位意識過強,喜歡充當指揮者,而不喜歡被別人領導,缺乏合作精神和團隊精神。由于團隊精神的缺乏,會直接導致學生干部隊伍力量的削弱。結果造成工作不能從客觀實際出發,易帶個人的感情色彩,甚至發生互相拆臺現象,不利于學生干部隊伍建設。
(五)工作中原則性不強
學生干部應該有自己的做事原則,勇于承擔責任。但有的學生干部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在工作過程中缺乏原則性,只求自己不做錯事,對其他同學的違紀亂紀現象熟視無睹、知情不報。甚至個別學生干部利用自己的職權,拉幫結派,用義氣代替原則,缺乏起碼的是非觀念。
(六)缺乏自信,心理壓力過大
在社會和家庭的雙重壓力下,一些大學生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學生干部具有學生和管理者的雙重身份,使得他們面對比普通學生更多的壓力,由于不善于自我排解和自我調整,他們往往不夠自信,遇到一點挫折就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在工作上,學生干部往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無形中減少了他們與周圍同學的交流,加上交際能力欠缺,容易導致與周圍同學關系不和諧、人際關系敏感。
二、 高校如何有效培養學生干部
(一)堅持原則,明確標準,精心挑選
在選拔的標準上,概括起來有“德”和“才”,而“德”是最重要的。在學生干部選拔問題上,在注重能力的同時更要注重道德品質。要打破以學生背景為標準的傳統選拔思維,從思想、能力和心理素質三個方面入手,制訂明確的選拔標準并嚴格遵守。其中思想素質的高低是選拔的首要標準,一個沒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和良好的道德品質的人是無法做到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的。能力素質是選拔的主要標準,包括組織協調能力、協作社交能力、學習創新能力。總體而言,“德才兼備”是選拔高質量學生干部的標準,二者是統一的整體,不能偏廢,重視其一,或把兩者割裂都是錯誤的。此外,學生干部選拔有任命制、自薦制、選舉制、競選制等多種選舉方法,要靈活運用。
(二)注重學生干部創新能力的培養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學生干部創新能力的培養愈來愈重要。作為高素質人才的大學生干部,不僅要會學習,還要敢于想、敢于創造。因此,學生工作者要努力培養學生干部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鼓勵他們打破常規工作思路的束縛,做到思維創新,能力創新,理念創新。唯有創新,才有進步、才有發展。因此,要為學生干部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良好的氛圍。培養學生干部創新能力離不開一個和諧的校園環境,還要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給他們留有一定的思維空間,讓他們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在工作實踐中積累經驗,增長才干。只有這樣,學生干部的創新潛力才有可能得到挖掘。
(三)建立有效的學生干部激勵機制
學生干部首先是學生,然后才是一名干部,他們在擔任學生干部的同時,花費了許多學習時間和休息時間,義務為同學們服務。因此,要充分調動學生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對學生干部進行有效的管理,除進行說服動員、進行奉獻精神教育外,還應利用各種激勵方法。任何單一的激勵方式都不能有效、持久地起到激勵作用,對學生干部的激勵是一個系統過程,需要學校領導、老師和同學共同努力并長期堅持才能真正發揮作用。首先,要了解他們的需求,結合他們的身心發展特點,有的放矢地激發學生干部的工作動機。不同時期的學生干部有不同的需求。因此,管理者應從情感激勵角度出發,關心學生干部,了解并盡量滿足他們各種合理的需要。其次,給予學生干部充分的授權與肯定,用管理者的信任來激勵學生干部。研究表明,管理者的充分信任是對員工最有效的激勵方式之一。被授權的學生干部由于感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充分信任,工作便有了一定的主動性,自信心也會增強,在工作中就能充分發揮自身的潛能。從被動服從轉為主動合作,工作自然也會進入良性循環。最后,完善激勵機制。學生干部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為工作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應該給予其一定的物質獎勵,包括根據學生干部的表現發放優秀學生干部獎學金、提供在學生組織的職務晉升和畢業優先推薦,保送研究生加分等措施。
(四)關愛學生干部的心理健康
做好培養高素質大學生干部的工作,心理素質的培養是保障。大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逐步形成并不斷完善的階段,高校的德育工作應注意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尤其要加強對學生干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加大其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普及力度。因為學生干部是一群特別需要關注的群體, 他們的工作任務比普通學生重,承受的思想壓力、學習壓力也比較大。要對學生干部的日常學習、生活以及心理給予真誠關心和愛護,經常鼓勵和激勵他們,并及時提出努力方向和奮斗目標,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與問題,讓他們在一個優良的環境中健康地成長。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干部有寬闊的胸懷,團結協作的品質,要有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調適能力,幫助學生干部樹立自信心和社會責任感,樹立“我能行”的理念,從而使學生干部形成良好、健康、穩定的心理狀態。
參考文獻:
[1] 何小佳,朱紹友.探索高校學生干部能力培養的新機制[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103-106.
[2] 耿聽.高校學生干部素質培養模式探析[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123-125.
[3] 沈崴.高校學生干部培養過程問題與對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4).
[4] 李志國.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與對策分析[J].綏化學院學報:2005,(6):119.
[5] 蘇君芝,卞青山.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現狀與對策[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4):33.
[6] 李麗麗.論當代高校學生干部隊伍的建設[J].教書育人,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