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鴨山市煤炭生產安全管理局,黑龍江雙鴨山155100)
摘要:建立和健全中小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加強中小企業內部會計監督、提高中小企業管理效率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小企業經營管理的組成部分。從建立會計組織機構、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內部管理制度、內部會計稽核制度和內部會計報告制度五個方面對中小企業的內部會計制度的內容進行了充分闡述,借此希望為中小企業規范會計工作提供一點幫助。
關鍵詞: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23-0160-02
建立健全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企業加強會計核算、發揮會計的職能、保證會計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中小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建立應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建立適合中小企業的會計組織機構
雖然中小企業規模不大、人員不多,但中小企業仍然要有合理的會計組織機構,以保證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
首先,明確企業內部各部門和相關人員的職責和權限。中小企業的各部門相互聯系很少,尤其是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與會計部門之間的聯系更少。為了加強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應設計科學合理的組織結構,對每項經濟業務,通過各級部門相互監督和牽制。同時,一項經濟業務還應該經過至少兩個不相隸屬的部門和財會部門。特別是重大的經濟業務,如采購合同,一經確定,至少應將合同書留存于領導部門、采購部門、會計部門各一份;再如銷售合同的簽訂,也應將合同書同時給管理部門、銷售部門、會計部門等。會計部門由此作為向結算單位撥款、收款以及向其他部門撥付費用的依據,也作為監督其他部門執行合同的主要依據。有利于各部門的人員相互牽制、相互稽核、相互監督,從而達到有效控制的目的。
其次,制訂適合本企業的會計管理辦法。中小企業的會計人員應依據《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制定適合本單位的會計管理辦法,明確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告的處理程序,會計檔案保管和會計工作交接方法。保證經辦人員在經濟業務發生后,及時編制有關憑證,并能及時送交相關部門,以便及時記錄交易事項。
二、建立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
《會計法》明確規定:“記賬人員與經濟業務事項和會計事項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財物保管人員的職責權限應當明確,并相互分離、相互制約。”會計人員包括制單人員、記賬人員和稽核人員,這些人員應當由會計機構主管人員選拔,經過考核,報經單位負責人同意任用。中小企業應當設置相應的會計機構,安排相應會計人員。會計人員要嚴格遵守《會計法》和有關會計制度的規定,遵守會計工作紀律,履行崗位職責。
(一)制定嚴密的會計核算程序
1.會計人員辦理會計事項必須填制或取得原始憑證,并根據審核的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會計、出納員記賬,都必須在記賬憑證上簽字。
2.編制的記賬憑證做到準確無誤。
3.會計人員應根據賬簿記錄編制會計報表并報送相關單位。
(二)會計人員必須認真審核原始憑證
會計人員對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不予受理;對記載不準確、不完整的原始憑證,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補充。會計人員發現賬簿記錄與實物、款項不符時,應及時向單位負責人或授權人書面報告,并請求查明原因,做出處理。會計人員無權自行做出處理。
(三)明確會計工作崗位的主要職責
1.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規定,記賬、報賬做到手續完備、數字準確、賬目清楚,按期報賬。
2.定期檢查,及時分析中小企業的收入、成本和利潤情況,挖掘增收節支潛力,考核資金使用效果,及時向單位負責人提出合理化建議,當好小企業參謀。
3.妥善保管會計資料。
(四)使用正規的會計軟件
實行會計電算化的中小企業應使用經財政部批準的正規會計軟件,會計人員應將憑證資料正確輸入電腦,根據輸出的資料,計算成本和利潤,編制會計報表,保證賬簿與報表資料的真實和完整。
三、建立中小企業的內部管理制度
1.制定嚴密的物資驗收制度
中小企業在購買原材料、庫存商品、固定資產等財產物資時,必須先由使用部門制定計劃并提出申請,經審核同意后執行。單位購置的固定資產和存貨等實物資產到貨后,應先由驗收人員進行檢驗并簽章,再由保管人員按照驗收單辦理入庫手續,由會計人員根據有關驗收單據辦理會計處理。
2.建立財產清查制度
企業必須對庫存現金和原材料、庫存商品、在產品和固定資產等財產物資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清查盤點,對盤點數量與實際庫存數量不相符的,應當及時查明原因,并且以書面形式報告給企業負責人,以做到對企業財產心中有數,加強企業的財產安全管理。
3.及時掌握存貨的變動情況
企業應當采用先進的存貨管理技術和方法,規范存貨管理流程,明確存貨取得、驗收入庫、原料加工、倉儲保管、領用發出、盤點處置等環節的管理要求,充分利用信息系統,強化會計、出入庫等相關記錄,確保存貨管理全過程的風險得到有效控制。
4.加強對采購業務的監督管理
中小企業應該加強請購、審批、購買、驗收、付款、采購后評估等環節的風險管控,確保物資采購滿足企業生產經營需要。合理使用采購資金,提高資金的使用效果。
5.加強對銷售業務的監督管理
首先,中小企業應該有專門的人員關注市場的變化,并制定產品的銷售策略,合理確定適合本企業的定價機制和信用方式,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銷售策略,靈活運用多種策略和營銷方式,促進銷售目標實現,不斷提高市場占有率。
其次,企業應與客戶簽訂銷售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并認真履行銷貨合同。
再次,完善售后服務制度,加強客戶服務和跟蹤,提升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不斷提高服務水平。
最后,完善應收款項管理制度,明確銷售、財會等部門的職責,并嚴格考核,實行獎懲。提高應收賬款的回收速度;加強對壞賬的管理,對全部或部分無法收回的應收款項,應當查明原因,明確責任。
四、建立內部會計稽核制度
中小企業內部稽核制度的建立應結合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度來進行,一般可由業務熟練、品德優秀、責任心強的主管會計擔任。
1.嚴格進行會計稽核
會計稽核人員必須認真審核憑證、賬戶登記、成本計算、財產清查、賬戶調整、結賬和會計報表的編制情況,并核對總賬與明細賬、報表與報表之間的勾稽關系,保證會計資料的正確、真實和完整。
2.監督檢查資金籌措與運用
注意審查資金收支原始單據是否正確、有效、真實、合法,審核資金收入來源和支出用途是否正當,是否違反財經制度。監督檢查資金籌措與運用的方式是否適當,資金使用效益的水平,等等。
3.監督檢查貨幣資金使用的合理性
檢查出納人員是否按照現金管理條例和現金開支范圍收支現金,有無坐支現象和白條抵庫的現象和大額支付現金的情況。
五、建立內部會計管理報告制度
1.建立和完善內部會計報告制度
中小企業會計人員應全面反映經濟活動情況,及時提供業務活動中的重要信息,增強內部管理的時效性和針對性。應該重點關注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對財務報告產生重大影響的交易和事項的處理。
2.及時進行財務會計報告進行分析
中小企業要定期報送會計報告,并充分利用會計報告。應該重視財務報告分析工作,定期召開財務分析會議,充分利用財務報告反映的綜合信息,全面分析企業的經營管理狀況和存在問題,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財務分析報告結果應當及時傳遞給企業內部有關管理人員。
3.企業應該加強內部審計工作
中小企業應當建立內部審計部門,定期進行內部審計,客觀公正地對企業內部的各項經營管理活動和責任履行情況進行監督、鑒定和評價。指出小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進一步完善企業的內部管理。
總之,中小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何提高自身的競爭力,發展完善自我,克服其自身的不足,如何適應國家的“抓大放小”戰略,這是各界共同關心的話題。建立和健全中小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應《會計法》加強內部會計監督、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要求,也是企業管理高效化、專業化、規范化與科學化的基本條件,同時也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企業應該加強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建設,鼓勵、支持會計人員和其他人員自覺抵制違法會計行為,強化內部會計監督,充分發揮內部會計監督在小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向陽,黃熙熙.基于ERM框架的我國民營中小企業內部控制機制研究[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4).
[2] 朱美麗,沈克輝.中小企業會計基礎工作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3).
[3] 紀洪亮.中小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探究[J].經營管理者,2011,(11).
[4] 王紅云.建立和健全中小企業存貨的內部會計控制[J].財會月刊,2008,(7).
[5] 李鳳鳴.內部控制設計[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