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河南洛陽471013)
摘要:在企業的日常生產運營中,資金管理具有重要意義,涉及到企業的方方面面。因此,強化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是企業必須追求的目標。施工企業同樣需要加強資金管理和控制,才能在市場經濟中占據有利位置。為此,施工企業應該正視現存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解決。
關鍵詞:施工企業;資金管理;問題;改進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23-0150-02
一、施工企業資金管理概述
在企業的日常經營運作中,資金處于中心地位,是一項流動性很強、值得引起高度重視的資產。對于企業而言,資金是生產經營活動的“血液”,維持著企業的正常運轉。如果缺乏資金,企業的活動就會陷入困境,無法有效運轉,因此也就不必奢談創造良好的經濟利益了。資金管理水平的高低不僅反映了企業財務管理狀況,而且會對企業的經濟效益產生直接影響,甚至關系到企業的生死存亡。在企業的會計財務工作中,資金管理是最核心、最重要的一項內容,每個企業都面臨著強化資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的問題。
改革開放之后,我國施工行業取得了長遠的發展。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施工建筑市場日益充斥著激烈的競爭,隨之而來的是日益凸顯的資金緊張狀況。這嚴重威脅到了施工企業的發展和壯大,不利于施工企業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也因此導致一些企業陷入了財務困境。眾所周知,施工建筑行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接手的工程項目越多,則需要投入的資金財力越大,這就需要大量的工程墊資,因此屢屢出現拖欠工程款的狀況,導致資金緊張的問題越發嚴重。因此,施工企業有必要理清目前資金管理所面臨的問題,并從中尋找解決的方案。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分析施工企業資金管理的現狀,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二、施工企業資金管理現狀及問題
首先,履約保證金期限問題。在中標實務中,施工單位一般應該繳納一定數量的履約保證金,數目大概為標價的10%,這是施工單位和客戶簽訂合同的前提條件,如果未按時繳納,客戶會當作施工單位主動放棄訂立合同的權利。因此施工單位都非常重視,如果沒有特殊情況都會在規定時間內足額繳納。問題在于履約保證金的退還期限,一般而言都要在工程竣工檢驗合格后才得以退還。然而,由于施工企業的施工期間較長,可能達到一兩年甚至好幾年,因此常常發生工程竣工而客戶推三阻四的情形,這就使履約保證金的退還一拖再拖,從而影響到了施工的資金周轉。
其次,未建立起先進的財務管理模式。由于歷史沿革問題,很大一部分施工企業還沒有建立起先進、成熟的財務管理體制,依然沿用以往的模式,主要是通過財務報表的逐級上報和口頭報告來說明企業的運營、財務狀況。這種財務管理模式的缺點在于,無法客觀、有效地進行會計核算,無法準確、真實地編制財務報表,無法確保會計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實性,如果人為加以操控,匯總起來的財務報表就難以真實地體現出分公司的運營情況,從而掩蓋了突出問題。這對于企業集團的影響尤其大,因為很多施工企業雖然實行集中的財務制度,但相關措施不健全,沒有建立起完善的財務信息傳送、核查和控制系統,集團總部無法實時監控下屬企業的財務信息。因此,管理模式落后、效率不高的矛盾比較嚴重。
再次,資金監控和獎懲機制不健全。在實際運作中,雖然大多數施工企業都能夠按規定制定資金運用規劃、成本費用支出規劃,但真正加以落實的企業還只是極少數。更多的企業則是規定一套,實際操作另一套,沒能根據計劃加以控制,致使計劃缺乏可控性,資金監控名存實亡,資金流轉和實際控制脫鉤。這突出地表現為缺乏事前控制。一方面想加強管理,另一方面又怕管得太嚴喪失靈活性,處于進退兩難的境地。事后審計流于形式,只是走過場,沒能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切實有效的獎懲辦法。在一些施工企業中,領導不清楚企業的財務現狀,財務人員又不了解施工、經營情況,而且作為下屬在很多情況下只能按領導的想法來出賬,變成財務管理讓位于會計核算,會計核算聽命于領導意志。久而久之,財務管理上的監督控制機制無從著力,嚴重滯后,未能系統嚴謹地分析工程項目的資金使用計劃,甚至出現用空資金的情況,這無疑大大增加了在建項目的風險。
最后,工程墊付資金太多。這幾年來,隨著建筑施工市場的競爭日益加劇,逐步走向“買方市場”,這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有一部分建設單位憑借手中掌握的資源,在工程發包的過程中普遍要求施工單位墊付資金,墊資由此一躍成為施工隊伍實力的象征,也成為簽訂合同的重要條件,有的單位墊付的資金甚至占到總資金的一半以上。從根本上來說,施工企業收入主要來自于工程款,施工企業的開支也依賴于工程款。因此定期結算工程價款對于施工企業的正常運轉具有重要意義。但在現實情況下,有些施工企業沒有充分意識到這一點,平日里埋頭苦干,施工結束后沒有及時催收賬款,導致工程價款一拖再拖,在資金周轉出現困難時不及時催收而是讓單位墊付。除此之外,有些客戶在支付工程價款時故意拖延,而已經開工的工程又不能停,因此施工企業只能繼續墊支,甚至向銀行借款,如此一來又加重了企業的財務負擔,導致惡性循環。
三、如何改進施工企業資金管理
首先,實行全面預算管理體制。為了加強施工企業的資金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全面預算管理制度,從而有效地對資金加以管理。(1)樹立起“現金為王”的觀念,從下到上一級一級地制定資金預算。嚴格落實各個環節的預算編制、實施、控制和考核,最可能消除資金占用的矛盾,優先保證償還債務,從而有效地減輕企業資金使用壓力。(2)建立支出責任人預算內限額審批制,也就是俗稱的“一支筆”審簽制度,能夠有效地監控資金安全,并保證資金得到合理的利用;對超出額度的開支要加強審批管理,建立集體審查聯簽制,也就是說各單位安排時間,召集各部門相關人員對重大開支進行聯合審查,從而增強開支的透明度,杜絕虛假開支和關系開支,最大限度地預防腐敗。(3)建立嚴格有效的監控和獎懲機制。從本質上來說,資金管理就是要加強對流金流轉各個環節的監制,因此要對施工過程、承攬任務、購置設備和投資基建等項目運用預算管理,使監督和控制動態化,從而量化開支標準。在制定資金預算時,依據營運資金的輕重緩急,劃分為運營資金和非運營資金。其中,運營資金是指任務承攬、工程施工和日常管理中所需要的資金,起著確保生產運營的作用,應該嚴格根據企業各單位的計劃進行統籌安排,優先保證供應,不得挪作他用。而非運營資金是相對而言與生產運營聯系不是那么密切的資金,這部分資金應該盡量做到節儉、適度,從而有利于降低總支出。
其次,有效使用資金,確保良性循環。為了使企業獲得最高的資金使用效益,應該合理調配、利用資金。例如,在籌資過程中充分利用貸款條件、匯率變動;在辦理投標、中標履約等程序中盡可能采用反擔保的方法,從而降低保證金的占用;在生產運營中盡可能壓縮周轉資金,從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在采購機器設備時盡可能延期付款,從而減少資金負擔;在工程結算和價款回收過程中時刻注意,及時做賊心虛。施工企業應該定期分析應收賬款,把責任落實到人,推行獎懲責任制。如果拖欠的賬款遲遲未歸還,可以通過政府居中協調或通過司法程序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總而言之,應該合理安排資金流轉的每一個具體過程,并切實采取有力措施,從而促進資金在企業內部的良性循環。
再次,實行資金集中管理的制度。21世紀是一個信息技術的時代,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和廣泛運用,為施工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施工企業可以借此成立資金結算中心,集中管理企業的資金。大家都知道,施工企業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在于地理上高度分散,從而容易造成資金也過度分散。在生產實際中,常常有這樣的情況:一些項目的資金處于閑置狀態,而另一些項目卻“無米下炊”,以至影響了工程進度。因此,在現實情況下常常會有這樣的疑問,如何聚集這些小單位、項目的資金,從而集中零散的資金以產生最大的效益,緩解資金緊張的現狀?如何以集約化控制來確保資金的合理供應和使用,盤活沉淀的企業資金?這就有必要建立內部資金結算中心,以實現企業資金的集中核算、管理和控制。實行結算中心后,下屬單位應該統一開設賬戶,從而發揮結算中心“蓄水池”的作用。除此之外,還可以與銀行合作,推廣“網上銀行”結算方式,這有利于本系統的資金集合起來,減少跨省資金流轉,減少沉淀資金。“網上銀行”可以實時反映施工企業的財務動態和資金存量,從而幫助企業做出資金決策,強化資金的統一管理和調配,從而有效地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
最后,做好相應的基礎工作。(1)堅持實行銀行及現金日記賬,做到當日清、當月結,及時高效地進行企業和銀行的賬目核對工作,如果發現有賬款未到,應該及時采取措施加以解決。施工企業要對銀行存款的余額以及近段時間的收支情況心中有數。(2)提高財務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一方面,要重視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組織相關人員學習各項財經法律法規,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資金籌劃、資金使用效益的學習探討活動;另一方面,要重視提高財務人員的思想覺悟,使他們能夠認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3)健全資金管理保證制度。資金管理工作千頭萬緒,不只是財務部門的事,還需要其他部門的配合,財務部門只是起到了樞紐作用。只有各有關方面齊心協力,才能消除隔閡,促進資金的良性循環。因此,可以以財務制度為主體,有機結合生產、施工和采購的資金管理保證制度。
綜上所述,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施工企業應該切實強化資金管理,從企業的最高領導層到一線員工都應該樹立起資金管理的觀念,認識到資金管理對于增強企業實力、提高社會影響力和增強經濟效益的重要作用。建立和健全有效的資金管理制度,努力控制資金流轉的諸環節,從而有效利用沉淀資,降低資金使用風險。
參考文獻:
[1] 俞文青.施工企業財務管理[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9.
[2] 袁琳.資金集中控制與結算中心[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12.
[3] 李米仁.加強施工企業資金管理之我見[J].新會計,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