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師范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哈爾濱150080)
摘要:伴隨經濟全球化所引發的高等教育國際化,黑龍江省高等學校中外合作辦學正在快速發展。對中外合作辦學必須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面對中外合作辦學的諸多問題應抓住重點,切中關鍵。對黑龍江省高校中外合作辦學的現狀及教學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黑龍江省高校;中外合作辦學;教學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8.9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23-0238-02
一、中外合作辦學的內涵
中外合作辦學是指外國教育機構同中國教育機構在中國境內合作舉辦以中國公民為主要招生對象的教育活動。外國教育機構是指在中國境外依照所屬國法律設立,實施所屬國學制系統內教育或者其他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中國教育機構是指依照中國法律設立,實施國家學制系統內教育或者非學歷教育的組織。
二、黑龍江省高校中外合作辦學的現狀
多年來,黑龍江省高等學校發揮與俄羅斯、日本、韓國交流的傳統優勢,經過長期的努力,已形成了全方位、寬領域、多形式的教育合作與交流格局。黑龍江省高等學校中外合作辦學從1995年原哈爾濱恒星外國語學院與英國倫敦南岸大學合作建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1996年東北農業大學與俄羅斯哈巴工業大學第一個聯合培養本科生項目開始,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漸進過程。尤其是近幾年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據統計經過國家教育部2008年復核后,2009年黑龍江全省35所高校與10個國家60所大學(學院)開展專科以上合作辦學項目153個,居全國之最。其中,研究生項目4個,本科學校(含獨立學院3所)27所,本科項目143個,專科學校3所,專科項目6個,引進國外教材182套,舉辦專業65個,覆蓋文、理、工、醫、法、經、管、史、教育等9大學科門類。據調查,2010年全省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在校生59 413人,當年畢業生10 604人。
三、黑龍江省高校中外合作辦學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隨著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開展,也逐漸暴露出很多問題,總的來說,就是還處于低水平的發展階段。根據對黑龍江省中外合作辦學的調查及專家學者的反饋,發現了黑龍江省高校中外合作辦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筆者對黑龍江省高校中外合作辦學中的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梳理。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主要對黑龍江省高校中外合作辦學中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系統的研究。
1.教學理念存在的問題
個別高校在中外合作辦學的教育教學中存在過分注重項目和招生的數量及經濟效益等問題,辦學思想不正確, 辦學定位不準確,辦學目標不明確的, 辦學思路不清晰。在教育教學方面并沒有把重點放在全面提高教學、科研、學科水平和綜合實力及競爭力上,在招生方面招收聯合培養學生的比例過大,少數學校對于中外合作辦學的教育教學方面沒有制定切實可行的整體的發展規劃,還存在著“先把學生招進來再說,邊干邊學”的想法,缺少專門的教學管理機構,致使出現問題各部門互相推諉。
2.教學過程存在的問題
(1)教學計劃的問題
教學計劃不夠完善,規劃不夠合理。個別高校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沒有立足于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需求和專業特點,有的仍然延續本土專業教學計劃只是稍加修改,沒有將國外優質的課程資源和先進的教學模式體現到教學計劃的制定上。對于教學計劃的實施情況及質量評估的也不夠。
(2)教學大綱和教材的問題
教學大綱編寫不夠有針對性,教學內容改革和創新的不及時,教材引進數量太少,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太少。各校在編寫教學大綱時在突出體現教育教學觀念的更新和教學內容的改變方面做得不夠,在反映學科前沿的知識和理論方面也有待加強。截至2010年,黑龍江省高校中外合作辦學共引進教材182套,其中有一定比例的外語教材,大部分為選學教材,針對引進的教材沒有一個質量標準,致使引進的教材質量不一,有的甚至不適宜于我國學生使用。教師對大多外文原版教材授課的能力不足。
(3)教學設備和教學手段的問題
第一,教學設備數量不足。目前所有高等學校都已經有了自己的實驗室、語音室等等,但是由于經費投入不足,這些教學設施、實驗設備遠遠不能滿足需求,甚至很多設備已經落后。而中外合作辦學恰恰需要大量的各類專業實驗室、模擬室等,設備的不足直接導致了學生更多地學習書本上的知識,而實踐動手能力較差。
第二,教學手段單一。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網絡已經將世界國與國之間縮短到“一鍵”的距離。幾乎所有與我國高校合作的外國大學都能夠達到全校園的網絡覆蓋,而我們高校的網絡才僅限于圖書館、微機室和少量的學生宿舍內,直接阻礙了學生通過互聯網獲取知識和咨詢。同時,教師單一的進行知識講授,對于現代信息技術應用較少更不用說廣泛地應用于教學,以至于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我們與國外院校間的信息和資源的開發和共享。
3.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1)教師隊伍規劃及其實施的問題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有效實施,要有國際化教師隊伍作保障。個別高校沒有一個科學完善的針對中外合作辦學的教師隊伍建設規劃,抱著“先招生后上課”的想法,忽略了在教學管理中最為關鍵的教師隊伍建設和實施的問題,導致高校在中外合作辦學專業課程方面教師力量不足、水平偏低、外方教師偏少或沒有,降低了教學效果和質量,致使中外合作辦學的整體水平和層次下降。
(2)教師評聘和隊伍結構的問題
個別學校的教師評聘制度滯后,不能夠適應中外合作辦學對教師的要求。由于制度的不適應導致教師的積極性和教學效果大受影響。個別學校的教師結構存在很多問題,例如生師比過大、年齡結構不合理、職稱梯度不合理、學歷層次偏低、外方教師比例過小等。
(3)教師交流與培訓的問題
經過調查,得知各高校的中外合作辦學缺乏充分的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許多院校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沒有足夠的外籍教師到中方任教,校內的教師又沒有足夠的中外合作辦學教學方面針對性的培訓,致使教學質量仍停留在校內水平,無法體現中外合作辦學的優勢特點,使中外合作辦學促進校內教師水平提高的作用大大降低了。
(三)黑龍江省高校中外合作辦學教學管理問題的原因分析
1.過分追求經濟利益
按照目前黑龍江省高校中外合作辦學學生學費平均每生每年人民幣16 000元左右計算,比普通的高校學生學費要高出1萬多元。雖然國家政策規定中外合作辦學屬非營利性,不允許通過辦學牟利,但是招收中外合作辦學的學生可以獲得高額的學費這一巨大經濟誘惑也可能成為個別高校爭相開展中外合作辦學的一個主要原因。也正是由于這個原因,有可能導致部分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在盲目單純地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忽視了中外合作辦學的目的,致使中外合作辦學教學管理出現以上諸多問題,降低了培養質量和辦學效果。
2.財政資金投入不足
目前,地方高校經費來源主要依托于省內的財政撥款,黑龍江是中部經濟欠發達省份,地方財力十分薄弱,近年來,面對財政投入增長緩慢和高校的不斷擴招,黑龍江省屬高校支出規模年均增幅超過20%,黑龍江省地方高校資源緊缺問題日益突出。可見,如果財政投入不增長是很難緩解高校資金緊缺狀況的,而財政投入也是高校生存發展的主要資金來源。
由于財政投入不足、生均培養費用較低、培養成本逐步擴大、高校貸款過重等,都使得學校領導不得不把關注點放到如何使學校生存下去,如何解決經費的緊缺問題上。而個別高校認為部分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將有可能帶來巨大經濟利益,這就使得這些高校將中外合作辦學作為解決學校經費緊張的一個途徑。而財政資金投入不足則也成為高校中外合作辦學趨利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3.國家政策還不夠完善
為使中外合作辦學健康、有序的發展,避免以單純盈利為目的而進行的中外合作辦學,避免高校對教學管理和教學質量的忽視,規范中外合作辦學行為加強監管與評估勢在必行。如何針對日益增多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建立以政府宏觀監管、全面社會監督、評價、社會專業機構評估的管理模式,應該是現行教育體制下適合我國國情的教育監管理論模式。而在國家政策方面,雖然國家教委相繼頒布了一些政策性的規定和條例,但是截至2010年仍未出臺具體針對中外合作辦學的監管辦法、辦學評估辦法和評估體系。這也使各高校在中外合作辦學過程中缺乏對辦學的量化評估,也勢必導致諸多問題的出現。

參考文獻:
[1] 全淑鳳.中外合作辦學若干問題初探[J].當代教育論壇,2005,(1).
[2] 林金輝,劉志平.中外合作辦學中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的合理引進與有效利用[J].教育研究,2007,(5).
[3] 朱蘇飛.保障中外合作辦學質量的實踐與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6,(2).
[4] 鄭莉.中外合作辦學的實踐與思考[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1).
[5] 蔣福玲.中外合作辦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當代教育論壇,2007,(5).
[6] 譚莉.中外合作辦學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06.
[7] 陶林,申俊龍.關于中外合作辦學近十年來的研究綜述[J].中醫教育,2006,(7).
[8] 王鳳蘭.中外合作辦學的動因及發展對策[J].燕山大學學報,2005,6(2).
[9] 張星諭,王欣楓.高校中外合作辦學模式探索[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5,5(17).
[10] 周文婕.論中外合作辦學模式與發展對策[J].教育探索,2005,5(167).
[11] 宗希云.黑龍江省高校中外合作辦學的對策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4):37-39.
[12] 焦國政.高等院校中外合作辦學的回顧與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2003,(1).
[13] 黑龍江省教育廳.國際交流與合作工作總結[Z].2002-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