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不幸遇上了一位大權在握、異常苛刻、陰晴不定、兩面三刀的老板,無時無刻不在摧殘著你的職場人生,你該怎么辦?毫無經驗的職場新丁,估計是徹底悲催了!
對付老板,就好比打擂臺,下屬永遠是輕量級的,而老板永遠是重量級的,而且這個擂臺上的比賽規則還是有利于老板的。想要出頭,必須靜下心來,學會看懂和擊中老板們的命門,學會四兩撥千斤的法則。
可是話說回來,老板的管理風格如同東北大亂燉,不同類型、國籍和背景的老板,都有著不同的相處之道。
行家告訴我們:所有“好”老板都有他們的相似性,而所有“壞”老板都各有各的“壞”法。
喜歡挑剔和批評
Penny是一家外資銀行的副總裁,是出了名的黑臉老板,銀行里面幾乎沒有一個看到她不害怕的人。只要她看到令她不滿意的事情,除了CEO,無論是誰,她的第一反應就是“罵人”。
她有一句經典的口頭禪:“你們做得不好。”只要面對前來匯報的下屬,70%以上她是這樣開場的。而且Penny從不表揚任何人,在任何場合總是采用批評的態度和方式出現。而且有時很多話非常難聽,類似“這樣的報告你們就敢給我看”,“你的方法非常的荒謬”。
總之在她的眼里,除了她自己完成的或者修改過的東西,幾乎沒有東西是完美的,哪怕是她的親信完成的工作,挨罵是“常態”,不罵是“變態”。很多時候,可以聽到從Penny辦公室里傳出的訓話聲。
此外,Penny從來不給對方面子。一次管理會議,下屬做了一個關于央行新政策的講解。由于時間倉促,這位下屬事先沒有將講解的PPT給她過目。于是,新政策的解讀會議就變成了她批斗下屬的大會,弄得下屬十分難堪。
按照Penny的觀點,不管是自己下屬還是其他人,只要有問題或者犯錯,都應該及時指正,這是為了公司好也是為了犯錯誤的那個人本身發展,或許觀點沒有什么錯,但周圍的人實在有點受不了。
給下屬的建議
必須承認一個事實,老板大多是挑剔的。尤其很多來自香港和新加坡的管理者都是非常細致甚至吹毛求疵的。換個思路想一想,挑剔意味著他的確看到了你不能看到的東西,并且有能力在雞蛋里挑出小骨頭。
但是,有的老板會在私底下給你指出錯誤,但也有的老板會像Penny一樣,當眾給你難堪。職場新丁不幸在這樣的老板手下工作,內心一定要足夠強大,努力理解她的思維方式,千萬別自怨自艾,一定要抱著鍛煉自己的心態。
壞脾氣的老板并不都是壞人,權當這是他愛下屬的一種方式。在辦公室行走,千萬記得,別學老板的壞脾氣。另外,要學會察言觀色,進老板辦公室,如果發現老板看上去氣色不那么好的時候,第一件要做的事是趕快關門,免得讓大家都知道你又挨罵了!
永遠不下班
朋友是一家500強公司行政經理,而他的上司Celine,則是一位精力旺盛的單身女人,每天9點準時到辦公室,除了中午吃飯離開一下以外,其他時間就坐在辦公室里忙碌,直至凌晨。她經常掛在嘴邊的話是:我每天要處理超過500封郵件以及事務,時間非常有限和忙碌,不是普通人可以比的。所以她也以此鼓勵和教育下屬:為工作拼命,要努力加班。
如果需要開會,Celine一定讓秘書安排在中午吃飯的時間和晚上下班以后的時間。按照她的理論,開會絕不能占用上班時間,而且這些會議中的大部分內容,都是跟員工談論努力工作和無償加班的事情。
總之,不管下屬的工作能力、效率或者結果如何,Celine評價下屬的唯一標準,就是“你加班,好人;不加班,壞人”。更難以理解的是,上班的時間(9點到下午5點),Celine非常討厭下屬去打擾她,哪怕是正常的工作匯報,一般直接給臉色看,甚至故意找另外一堆工作出來給打擾她的下屬。而和員工談工作往往會放到下班以后,所以行政部的下班時間一般是晚上九點以后,最苦的是那兩個直接向她匯報的經理,基本上每天都要陪到半夜。
給下屬的建議
“永遠不下班”的老板可能是我聽說過“最讓人受不了的老板”,這樣玩命級的老板最難對付。你的體力、精力和實力統統不如他。那么坐以待斃么?自然不是,我的朋友的應對經驗值得一提。
第一步就是分析這個火坑到底有多深,在這里想要得到什么,老板可以給你什么。朋友當時慕名而來是想學習和積累經驗,并且拿到經理職位,但是工作環境如此惡劣,迫使他改變了戰略,速戰速決,得到自己想要的馬上離開。
接下來就是學會平衡和充實自己的工作時間,該出現時就出現,該偷懶時就偷懶。不能離開辦公室就抽時間看看書、考考證,增加自己的市場價值。結果一年半下來,他的戰略奏效,經理職位到手,還拿了張國際認證的資格證書,于是立馬閃人換了一家更大的公司和更高的職位。
讓新人充當炮灰
James是Elle的頂頭上司,平時對手下的員工看似都很關照,往往知無不言。背地里卻精于算計,很多同事不幸被他算計了也不明就里,輪了一圈,終于輪到Elle了。
總部安排內部審計,要求James負責的財務部提交一系列的報告。James把Elle叫到辦公室,安排她去調查公司重中之重的市場部,查詢從公司開業至今,費用支出是否符合公司規范的情況,而且只給兩天時間。
Elle剛開始暗自高興老板能如此信任和重視自己,感覺千里馬終于遇到了伯樂。等冷靜下來,才發現最要命的問題是市場部操作不規范是出了名的,有時候報銷的數據連她自己這個新人都能看出貓膩。為何讓一個新人去做如此重要的調查?Elle有些忐忑不安。
果然,Elle擔心的事情發生了。去調查的第一天,恰逢市場部經理出差,市場部從下到上一律不配合,如鐵公雞般頑強,Elle連一小片毛都拔不下來,一整天的輾轉卻顆粒無收。
第二天,市場部經理終于回來了,Elle找到他,表明來意,同時也誠懇地表明自己經驗尚淺,無從下手,希望市場部經理能夠幫忙提供一些信息。Elle本以為會再碰一鼻子灰,沒想到,市場部經理很爽快地把關于市場部的費用審批和支出的整個流程提供給了Elle,并且安排同事復印了一些相關資料給她。就這樣,Elle幾乎沒有花費精力完成了報告。
某日,財務部所有人的郵箱里都飛來了總部的一封郵件,表揚了James在此次工作中的表現,稱如果沒有他,本次調查工作無法順利開展。Elle看后,心里有點不是滋味。
給下屬的建議
James這樣的老板并不少見,在碰到得罪不起的事情或者領導,往往就派不知內情的新人上場。如果事情達成預期的效果,那么功勞一定是自己的,而得罪人的一定是干活的那個新人,而他可以充一回好人“抱歉,你看新來的不懂事,這么點小事情都寫到報告里……”。但如果事情做砸了,反正是新人,大不了年底考評的時候給個低分,而得罪對方的事情上,他總是很容易撇開關系的。而對于Elle來說,不管怎樣這個黑鍋是背定了。
職場好比戰場,自然要有人沖鋒陷陣,甘當炮灰的,既是歷練也是表現,如果初入職場,只是一些小事上,當個炮灰也無傷大雅,不僅可以取得老板的信任,也可以看清職場門道,職場里的“大智若愚”大致如此。
巨大的黑鍋
Jessica是從別的部門轉過來的新人,上司Sheila看上去就像是她們的“知心大姐”。一次,發送給總部的一份重要報告出現了重大的錯誤。這份報告基本上是Sheila自己負責完成的,而Jessica只是參與了協助準備的工作。事發后,Sheila主動找老板談話。然后請Jessica到樓下喝咖啡,告訴Jessica剛才自己已經和老板承認了錯誤,而且挨了老板的罵。同時告訴Jessica,老板知道Jessica也參加了報表協助準備工作,所以建議明天一早Jessica能和她主動去和老板承認自己的不足,表現得積極誠懇一點,給老板留個好印象。Jessica非常感動,覺得Sheila很關照自己,有這樣的上司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當天晚上Jessica恰好留下來加班。而老板把Jessica叫到了辦公室,十分嚴厲地批評了Jessica,Jessica感到有點莫名。
原來Sheila和老板反映,所有的錯誤都是由于Jessica的不仔細造成,而Sheila本人也需要承擔一定的管理責任。Jessica這下全都明白了,原來Sheila下午找老板談話的時候,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了自己的頭上,然后還要自己第二天主動找老板承認錯誤。
于是Jessica將整個報告的編制過程向老板做了清晰的匯報,指出自己僅僅負責小部分文字處理和協助工作,當然也坦誠地承認,不管怎樣,報告出錯整個團隊都有一定責任。老板聽完了后,向Jessica表示了誠懇的道歉。
給下屬的建議
上司利用匯報關系中的不透明,將責任全部推給下屬,而下屬往往蒙在鼓里。這類事件如何避免,其實也并非難事,工作中保持高度的主動性,樂于學習,并且堅持良好的表現,給上司以及老板們留下積極主動的印象,萬一發生類似的事情,老板們至少會仔細想想,不至于把所有罪責都推到你的頭上。甚至在發生問題時,哪怕和自己有一點關系,主動誠懇與上司和老板解釋,把問題說明白,那么很多陷阱和謠言則不攻自破。
當然,主動誠懇地與上司溝通解釋,千萬不要搞成越級匯報,因為辦公室里,很少有老板喜歡越級匯報,而是要巧妙地將這種越級匯報變成合理的工作交流,這樣可以讓他感覺到你的誠懇,有百利而無一害。
遇見惡老板最喜劇的結局——用謀殺替代辭職!
劇情
經理候選人尼克·亨德斯為了升職,一天工作12個小時,還被自己的頂頭上司戴夫,哈肯“強制性灌酒”。哈肯告訴亨德斯,只有喝掉他給的酒,才有可能升職。亨德斯暈乎平地灌下去一大杯威士忌。可是哈肯卻在公司的會議上說,“只有我才是副總裁最好的人選,你們統統被踢出局。”
牙醫助理戴爾·阿爾巴斯也在忍受女上司茱莉亞,哈里斯的“性騷擾”。茱莉亞就像一個老是得不到滿足的“癡女”一樣,總會跟阿爾巴斯開一些下半身的玩笑,并做出極具挑逗意味的舉動,這些都讓阿爾巴斯不勝煩惱。
科特·貝克曼是一個會計,他兢兢業業,謹小慎微。但是,他卻在無意中得知自己的老板其實是一個蛀蟲,正在慢慢侵吞著公司的財產,而且自己的職業生涯和信譽也正在被老板毀壞著。
面對精神病患、癡女和騙子這三類上司,三個下屬倒霉蛋該如何是好?
辭職并不是最好的選擇,惡老板們的惡劣行徑必須被阻止。在酒精的刺激和一個混世黑鬼的妖言蠱惑下,這三個備受欺辱的小職員走上了一條“不歸路”——他們決定要謀殺掉自己的老板。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三個平時在工作中敢怒不敢言的小員工動手殺老板,是一件多么“不靠譜”的事情啊……
導演要的就是這種大快人心——對付惡毒上司靠的不是能力,而是樂觀。
說到這里,你應該猜到:本片是喜劇。
貪各種功勞
Johnson是一家外企大公司的企劃總監,屬于那種氣質形象談吐俱佳的男性上司,可是偏偏他的下屬卻特別厭惡他。原因很簡單,Johnson特別貪功勞,不管是大的功勞或者是小的功勞,只要能稱得上是功勞的,他都是搶著要的。
2008年初,面對逐漸惡化的經濟形勢,公司急切地需要調整戰略,而企劃部理所應當承擔制定新戰略的職責。不過此時正值Johnson因小手術住院,他的兩個直線下屬Eric和Paul不得不帶領團隊,制定新的戰略。接連十天,整個團隊每天幾乎都是凌晨1點下班,早晨7點上班,而Eric甚至有3天沒有回家。所有人忙于收集資料,制定方案,而期間Johnson連一通電話都沒有來過,安心養病,只是在匯報前一天讓Eric將資料送到他家給他講解了一遍。
向總經理和國外總部老板匯報的那天,Johnson到場主持了計劃的匯報。對于新的戰略計劃,老板們都表示肯定和滿意。而意想不到的是,Johnson在得到老板們肯定的時候,居然把功勞都說成是自己一個人的,根本忽視團隊的存在。
會后Eric找他理論,認為至少應該向老板們提一下團隊的“苦勞”,Johnson的回答更是讓人無法接受:“如果不是我的演示,以及及時修正計劃中的幾個問題,今天匯報會有那么順利嗎?”
給下屬的建議
有時候下屬也要冷靜地問問自己,真的會有不要功勞的老板嗎?回答是否定的,這個世界上一定不會有這樣大公無私的老板,所以不要期望在這件事情上老板可以把你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很多老板會表現得比較理性,懂得平衡,他們不會全部攫取勝利的果實,只是在你不知道的時候拿掉了最大的和最重要的那部分而已,給了你自己看來應得的部分。所以任何時刻都要記得以平常心來對待老板和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