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整個地球”,對于偉大的物理學家阿基米德所提出的杠桿原理,我們拍手稱妙。殊不知在機場的某個角落里,同樣也存在著阿基米德杠桿理論的實踐者,他們通過計算飛機的載重,合理地安排飛機上旅客、行李、貨物、郵件的位置,尋找出每架飛機的最佳重心,將一架架龐大的航天器安穩地送入蔚藍的天空。由于飛機在空中運行過程中沒有任何的著力點,所以平衡重心是影響飛行安全的重要因素,換句話說,就是如何使飛機這個“杠桿”在各個方向上都能保持平衡,最終達到最佳的飛行狀態。
當飛機在跑道上滑行,漸漸加速,直至機頭抬起駛向云霄;當天氣轉變,飛機需要按照塔臺指示盤旋等待降落;如果碰到大側風的非尋常天氣狀況,飛機甚至要來個壯觀的急轉彎。各種情況的飛行操作,不僅考驗飛行員的駕駛技術與反應能力,更要立足于飛機本身各種信息的準確性上的。這項工作,便是飛機的配載,也即在每一架次航班上,統籌各種數據信息,從而計算出飛機的重心位置,為飛行安全提供最根本的保障。
機場每天都有成千架航班起起落落,等候起飛的旅客可能想象不到,當你安頓好行李,悠閑地坐下來打開手中的報紙時,有一個部門正在緊張地忙碌著,那就是機場的載重平衡中心(簡稱配載中心)。配載人員在接收完旅客和行李貨物的實際信息后,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對飛機重心的精確計算和調整,為航班制定載重平衡表,確保飛機在起飛和降落時,重心始終都在一個固定的區域內,保證飛行過程中不會因為載重平衡而發生任何危險。而優秀的配載不僅能保障航班的起降安全,還能夠節省燃料,優化貨運空間,讓飛行效益更高。
Part1 提前預配
飛機的平衡特性取決于飛機自身,而飛機的載重則取決于飛機自身的重量、添加的燃油重量等等。在航班開始辦理乘機手續前,配載員首先要對飛機的載量進行預配,即根據預計的人數,對旅客體重和行李重量進行預估,留出旅客、行李的載量及艙位,將剩余載量告知貨運部門,由貨運部門進行配貨。國內航班因為起飛頻次比較密集,機型也比較常見,通常提前一兩個小時進行預配就可以了。但一些國際航班因為代理服務的限制,獲得培訓和上崗資格的配載員有限,航線也比較復雜,配載員有時要提前8小時甚至一天開始準備。
Part2 貨艙配載
飛機起飛前至少一個小時,配載員就必須根據機型及艙位布局,結合航班裝載重量制定裝艙計劃,填寫裝機單,并通知到裝卸部門。
貨物的裝載并不是簡單地將貨物堆積上機就可以了。即使是處于靜止狀態的飛機,也有可能出現“墮尾”的情況。因此在裝機時,工作人員必須先裝好前艙,壓住重心,再慢慢地往后艙裝東西,將重心往后挪。對于一些活體動物或危險品,配載時也要在艙單中特別說明。
有些貨艙中配有鎖扣,用于固定集裝箱。但由于鎖扣的方向各不相同,配載員經常要親自到現場觀察,否則根本想象不出來為什么集裝器裝載時要如此搭配。有時配載員甚至要拿著艙單親臨現場,指揮貨物的裝載。
由于貨物、旅客數量及托運行李量隨時會發生變化,配載員必須不停地對載重平衡單進行修改或重做,直到航班起飛前5分鐘,都有可能還要再出一份最新的載重平衡單。然而有時候,理論上的數據與實際并不一定相符。即使數據顯示有余量,可以多裝點貨,但可能由于體積的原因貨艙里面已經裝滿了。因此,一個好的配裁員,必定是靠長久的工作經驗積累。一個簡單的貨物重量,對普通人來說只是一個數字,對配載員來說卻意味著重心的位置。
Part3 旅客及行李配載
飛機起飛前半個小時,配載員將接到值機柜臺結載后報來的旅客人數、行李件數和重量。旅客重量一般使用標準重量,但不同的航空公司有不同的旅客重量標準,甚至航線不同,標準也會不同,如國內航班,大都以每個成年旅客75公斤(包括隨身行李重量)作為旅客的標準重量。
裝機時,行李會最后裝機以便到達目的站后最先卸下。而重要旅客(VIP)的行李也會放在易于取出的地方(如艙門附近)并作明顯標記,以便到達目的站后首先卸機交給旅客。
配載員同時也控制著飛機座位的發放。旅客的座位并非隨機安排,而是要與旅客的行李、飛機腹艙的貨物郵品等載重進行統籌考慮。飛機上任何部位的載重量發生變化,都會使飛機的重心位置發生移動,影響到飛機的平衡性能。一旦飛機重心不在允許范圍內,航班起飛時就有可能出現機頭拉升不起來或機腹側轉擦地等危險情況,因此旅客看到空著的座位便自行調動是非常危險的。
Part4 制作載重平衡艙單
此時,裝卸部門也將實際的裝載情況反饋回來。配載員必須在30分鐘內完成載重平衡艙單的制作。載重平衡艙單通常簡稱艙單,它是由配載人員所填制的表明旅客、貨物、行李、郵件的裝載情況及重心位置,從而確保飛機處于平衡狀態的一種圖表。艙單要經過兩次審核以確保萬無一失并將其送到飛機上,交到機長手中。
因此,配載工作對配載員的要求特別高。因為不同機型的座位布局和艙位分布都不同,載重平衡圖表也是不同的,配載員就必須不斷進行新的機型的培訓和考核,這要求配載員時時刻刻處于學習的狀態之中。配載員不但要對各種機型的特點了如指掌,而且要具備豐富的航班處理經驗,才能準確又快速地計算出飛機的重心位置。
由于艙單自動傳遞系統尚未在國內外各航空公司完全普及,白云國際機場的配載員的工作不僅是腦力計算,還需要完美的體力,以便及時地將艙單送到機組人員手上。白云機場的配載室現有員工47人,每人每天大概要負責十幾個航班的配載工作。因為有了這個極具高效率的配載團隊的保障,白云機場從未出現過因配載原因導致航班延誤或發生事故的情況。
不可不知的飛機重心小知識
升艙不只看人品
有些旅客可能有過這樣的經歷:因為遲到或者是航班改簽,本來坐的是經濟艙,卻被換到頭等艙去了。感性人士可以感嘆一句“今天人品爆棚”,理性人士則可以考慮一下是否出現了“技術性升艙”。由于配平后的重心已經不容許旅客坐到后座上,配載員為了保證重心在合理的范圍內,建議升艙也變成勢在必行了。
自行調座風險大
經常坐飛機出行的旅客或許都會遇到這種情況,想坐前排位置,卻被告知這架飛機前后位置都滿了,上機后卻發現前后排位置是空的,但你想自行換位時,卻往往遭到乘務員禮貌地勸阻。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來,飛機與汽車、火車這些交通工具不同,旅客的座位并非隨機安排,而是要與旅客的行李、飛機腹艙的貨物郵品等載重進行統籌考慮。所以當你登機后發現有空余座位沒人坐時,請切勿擅自調位,否則將加大飛行的風險。
裝機次序有學問
貨物行李那么多,是不是只要把它們全部堆上飛機就可以了?當然不是。即使是處于靜止狀態的飛機,由于裝機卸機順序不當,也有可能出現“墮尾”的情況。因此在裝機時,工作人員必須先裝好前艙,壓住重心,再慢慢地往后艙裝東西,將重心往后挪。而重要旅客(VIP)、頭等艙旅客和中轉旅客的行李會按規定拴掛對應的行李牌,按規定擺放在易于取出的地方(如艙門附近)并作明顯標記,以便到達目的站后首先卸機交給旅客。
飛機超載怎么辦?
超載時一般會按下列順序拉下適當的載量。
A 貨物、郵件。需要減掉貨郵重量時,會及時通知貨運部門,由貨運部門選擇卸下何種貨物或郵件。
B 行李。在無貨物、郵件可選擇時方可卸下行李。而卸下的行李會由最早的后續航班運出。
C 旅客。必要時才會選擇減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