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年前,歐陽應霽推出《半飽》一書,強調生活的高潮,在于滋味,在于味蕾。而今次的訪問,論盡世界各處的早餐文化風俗后,歐陽兄卻笑稱,自己的早餐,已經簡化為一杯濃縮的紅蘿卜與蘋果汁。當胃口與大腦一同醒來,馬上大快朵頤是否有點為難了肚子?半飽,著實太多,提供一天的工作能量,一半的半飽,足矣。
液體早餐,姜糖點睛
歐陽對早餐,曾經嚴陣以待。
幾年前他偏好吃飯,一份糙米飯配上蔬菜或者蘿卜,再加一碗清潤的蓮子湯,色香味全的和風早飯。再往前看,他會吃所謂的英式全餐。倘若出門旅行的話,更是忍不住口,煎蛋、腌肉、香腸……他笑言:“重口味得很。”
每個人的飲食習慣都有階段性,這兩年身心的變化,令他繼續對自己的早餐餐單作出調整。“早些時候看到一位日本中醫師寫的飲食手札,他的理念很獨特,主要是講其實每天只需要進食一餐,便可以滿足我們一天身體機能的能量。當然,這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大挑戰。現代人習慣了一日起碼三餐,甚至有的是五六餐。飲食這件事,是私事,輪不到外人來指手畫腳,最重要是自己去實踐。行與不行,只有試過才知道。”他說。
看過這本手札之后,歐陽身體力行,先從早餐開始改革。
“由于工作的關系,我的午餐與晚飯都不由自己說了算,唯一可控的是早餐。于是我開始減少早餐的分量,用流質食物去wake up我的胃口。”歐陽的試驗品是鮮榨紅蘿卜與蘋果汁。
“兩者的分量1:1,不過,也可以很隨機。但切記要保持室溫,我本身是不嗜冰冷食物。倘若有人覺得這兩種食材都略嫌寒涼,可以加入姜糖。”
姜糖最早發源于南方,是用生姜提煉姜汁和紅糖混合制成,現在市面上各大超市都有出售。歐陽嘗試過十幾個品牌的姜糖,最后發現臺灣出產的最合適。“因為臺灣的姜夠老,夠辣。”他一邊笑一邊做出“勁辣”的表情。
姜,是歐陽飲食餐單里必不可少的東西。他胃寒,腸胃較為敏感,于是姜就成了良方。平時做菜他多會加入姜汁或者姜蓉。“比如番薯糖水,我最喜歡很辣的番薯糖水;又如吃蟹,我都不多吃的,不過吃蟹的時候就一定要喝姜糖水,因為它是一個很好的平衡。”出門在外的日子,難覓姜的蹤影,他在打包行李的時候常常尋思偷運幾磅生姜出境,他自己亦笑稱對姜的依賴,甚至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
“不過,”歐陽喜歡說“不過”“但是”,他的答案從不居高臨下,總是彬彬有禮,給有余地,“有一說法是,姜不能在日落之后食用,說是對視力不好。”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呵呵。
無國籍早餐
與歐陽聊天,天南地北,自然離不開旅行。他走遍大半個世界,體驗過各種不同人文環境下的早餐,故事情節也分外生動別致。
“在緬甸,當地人的早餐是一碗魚湯粉,咸得不成樣子;越南早餐真的就是一碗生牛肉河粉,問你怕不怕。重口味?其實也不是了,我們中國人的早餐也是主打成味,粥粉面飯,反而甜食的,很少。”
“美式早餐最夸張,因為分量最大,你看除了雞蛋,還有馬鈴薯、碎牛肉、洋蔥、香腸、培根……炒在一起,有點‘龍蛇混雜’的感覺。除了膩,還是膩。”
“歐洲比美洲精致得多,說到意大利早餐,便是果汁、面包、可可,勉強會有一些蛋碎,但一切從簡。但一旦回歸傳統的English full breakfast,也是‘夸張分子’,茄汁煸豆、芝士蘑菇、炒番茄、香腸培根是少不了的,幸好它的partner是英式紅茶,比美國的牛奶咖啡清爽了一些。”
歐陽總結了一下,他覺得早餐與當地人的需要不無關系。“每個地方的早餐一定是跟它的氣候,他們的風俗有關,我覺得其實風俗是和氣候有關的,以及他們作息的需要。那里是衣業區的話你就會知道,那里通常是一些重型的早餐,因為真的需要補充一些體力。”
2005年的時候,歐陽寫過一篇題為“無國籍早餐”的文章,行文里他自言有一個開放的態度多元的口味,東西向來兼容并蓄……但真正無國籍的早餐,這次由歐陽親自揭開謎底:雞蛋!
這是在各國早餐餐單中出現率最高的食材,仿佛真的無國籍,一說起早餐,它便會以各種形態出現,從不缺席。“比如在日本,會有溫泉蛋或者日式蒸蛋。我曾經住過一些民宿,主人家用一個很小很小的煲仔,將雞蛋放在火上,燒至周邊微焦,但里面依然溏心。就這樣一煲一蛋,直至燒好全家的分量,從不心急。后來我和太太也效法這種煲仔煮物的方法,學燒溏心蛋,待它半熟的時候,上碟加一點醬油撒一把蔥,成就了一個很下飯的早餐。”
“歐美煮蛋的做法就更多了,從炒到烤,應有盡有。西班牙的蛋餅最出名,雞蛋加入馬鈴薯,出爐的時候混入一些些洋蔥末與奶油,口感酥中帶香,快哉!”
果然,“無國籍的凄美自由與無政府的革命浪漫,當中理念不盡相同卻也關系千絲萬縷”,再多的民族大義被淹沒,幸好還有一個雞蛋可以對話。
牛爾
12歲開始使用保養品,著有每本都名列暢銷冠軍的《牛爾的愛美書——全面保養DIY》《牛爾的嫩白書》《芳療圣經》等,奠定其美容保養專家的地位。
健康的早餐可以提高一天工作的注意力,不過我發現,早餐還有一個重要的好處就是養顏美容,因為工作的關系,我時時刻刻關注一切養顏的信息,老牛發現早餐是美容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乘這個機會為皮膚補充膠原蛋白,能抗衰老。
我每天早餐都會吃濃濃的雪耳羹湯。具體做法就是用黃耆、枸杞、紅棗以4:3:3的比例,注水小火熬煮三十分鐘,水量多少不拘,一直煮到湯水呈黏稠的狀態,紅棗要注意去核,可避免上火,長期飲用可增強免疫力,有助抗氧化力提升,皮膚愈見光澤。每天吃,皮膚保證可以跟老牛一樣好。
山崎正夫
日本山崎建設海外事業拓展部駐華總代表,一家三口在廣州生活超過五年。
早餐一向是由在家專門照顧小孩的太太主理,我工作的地方在廣州的郊區,所以每天很早太太就要起床幫我準備。
我經常吃的早餐是味噌湯,里面有很多的海帶、豆腐,我們的早餐比較健康,有時會有輕微炒熟的果蔬,比如青豆、番茄、土豆,甚至是一條魚,每天早上太太都會熬上一鍋的豆漿,我不太愛西式早餐如麥當勞那種熱漢堡,有時也會吃些餃子、粥之類的中式早餐。太太對中國美食很有研究,如果我放假不用起床太早,她就會花多些時間嘗試,有時會有自己做的饅頭,很可愛呢。
我是一個注重一日三餐的傳統的人,早餐的好壞能決定我當天的態度,如果吃得不好我會一天都在易怒的情緒下,大概是一日之計在于晨吧,第一餐吃好了,一整天都很精神。
李偉斌
廣告人兼設計師,最喜歡吃,自主經營的家品雅座benshop是城中熱門的設計小店。
我起床較晚,很多時候是吃Brunch。早餐,我喜歡自己做,有時是吃芝士蛋三明治,最簡單干凈,冬天喜歡吃熱些的,最愛餐蛋公仔面。同時因為自己開咖啡店的原因,基本上不在家里喝咖啡,會喝西式茶,如English Breafast Tea,有時會用豆漿機做豆漿喝。因經常在外面吃飯,早餐也會喝老火湯。
一般早餐的材料都是從超市購買,如雞蛋、午餐肉、番茄,或到面包店買。我覺得舒舒服服的就是好早餐。我會在客廳,對著陽臺的位置和太太一起吃早餐,這樣一整天都是暖洋洋的陽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