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一輛車便選擇了一種生活,生活在汽車之都,你能感受到的,除了汽車還會有什么呢?
中國長春:車輪上的宜居城市
剛降落長春龍嘉國際機場,我便乘車進入了環城高速,公路兩旁550米寬的綠化帶延綿90公里,將長春緊緊地“包裹”起來。藍藍的天空比廣州要來得通透,清新的空氣與我們印象中的工業之城有著天壤之別,沒有鐵銹味,也沒有機油味,偶爾傳來的綠草清香在不斷訴說著長春“綠色宜居城市”的美譽。
下午兩點驅車游走于長春解放大道,對于這個城區人口約500萬的東北大城市而言,交通并不算擁擠。但每每經過十字路口都可以看到當值的交警在守候,仿佛為萬一出現的交通擁堵或意外做足了準備,中國的汽車之都對交通事業果然有著獨特的理解。
作為“中國一汽”所在地,長春街道上的轎車并非清一色的“1”字標,日系車型在這里也有著廣闊的市場。但絕對數量而言,還是一汽、大眾和奧迪品牌的天下。街頭巷尾的土無論是黃色還是白色,只有捷達一款可選。在過去二十多年,有超過200萬臺捷達從長春駛向全國,這應該算是長春最成功的一種文化推廣。
提起文化,長春電影廠一定是長春最為人熟知的另一典范,看市內遍布的藝術院校便可了解藝術對于長春人民的重要性。如今經過紅旗街,我們仍可以看到“長春電影制片廠”幾個大字矗立于大門之上。遠遠望去,毛主席的雕像依然威嚴,但廠內已沒有拍攝電影的熱鬧,也不再有膠片和藥水的氣息。因為所有的拍攝工作已全部轉移至長影世紀城進行,該項目同時也是長春電影主題公園所在地,對國產電影感興趣的朋友應該能在那里找到屬于自己的快樂時光。
在長春電影制片廠對面,我們欣喜地發現了有軌電車的痕跡。這條建于1941年日軍侵華時的軌道被完好地保存下來,成為長春如今唯一仍在服務的54號有軌電車線路一由紅旗街至和平大路,長7.64公里,25輛電車日夜奔走其中,乘客只需一塊錢便可暢游全程。每輛電車內部的裝飾各不相同,所以每一段的旅程都會給予驚喜。電車依然保留著人工報站的傳統,濃重的東北腔并不能清晰地讓你了解列車的去向,但配合上車輪與鐵軌碰撞所發出的富有節奏的聲響,很容易就可以讓你體會到幾十年前的舊長春生活。如此經濟的時光之旅值得深深回味。
一邊吃著長春特有的凍餃子,一邊蹺起“二郎腿”欣賞東北二人轉,在大蒜與東北粗話的重口味中感受東北純爺們的生活,讓我這位來自南方的小伙有點陶醉不已……
一汽-大眾奧迪生產線:看造車的數字化哲學
到長春參加汽車廠商的活動已經有一些次數了,但真正能進入一汽-大眾工廠的腹地,零距離地參觀奧迪車型的生產還是頭一次。這座新奧迪總裝車間于2009年9月落成投產,其最大的特點為“全數字化”生產。
“全數字化”生產的起點源于一塊小小的條形碼,它記錄著這輛新車的所有參數,包括:車型、顏色、配置等關鍵信息。從生產線的起點——物流超市出發,這張條形碼便成為這輛新車的身份證明,每到一個工位,工人都會用解碼器讀取一次相關信息,從而確認所需裝配的零部件。雖然目前這條生產線上僅生產奧迪A4L、A6L和Q5三大系列車型,但根據動力總成、電氣系統配置和顏色的不同,三大系列產品已演變出1000多種搭配方式。因此,“全數字化”運作顯得尤為重要。
車間大量采用漫反射玻璃,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在節省2/3照明用電的同時也發揮了玻璃保溫降噪的優點。據介紹,上世紀一汽-大眾奧迪第一代廠房落成之初,車間并沒有空調系統,在漫長的嚴冬里,工人們和德方工程師都要身穿厚重的棉衣連續工作數小時。中國的現代汽車工業就是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走出來的,回想過去的點點滴滴,身邊的廠方負責人感慨萬分。
如今,車間已實現機械化,生產線上的機器人遠超百臺。對于特殊部件如油箱、氣囊、安全帶、座椅等關鍵部件的數據都會上傳至電腦備案15年,以全流程的數字控制技術保證質量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在高度機械化的生產線中,我們驚奇地看到了手工操作的崗位。那是在各車間出口處設立的名為“奧迪特”的質檢部門。他們將對新車的外觀、內飾、氣味、觸感、功能等1500多項指標進行逐一的驗證。對車身的覆蓋件,他們甚至有著國內罕有的專用的測量間,通過高科技儀器對每一個部件進行標準性測量,并由此改進生產工藝。所以我們看到的奧迪車型上狹窄如絲的縫隙便是這測量間努力的結果。
每隔2分鐘,我們就可以看到一輛全新的奧迪車駛下生產線。一天下來,將有700多輛奧迪從這“全數字化”廠區內駛向全國。長春汽車之都的獨特魅力也將隨著一輛輛新車傳遍千里。
德國沃爾夫斯堡:現代都市的清凈地
這是一個因產狼傳說而出名的城堡,屬于荒野之地,自有了大眾工廠后,被賦予了一個極富詩意的名字——沃爾夫斯堡,但人們還是習慣稱這里為“狼堡”。置身其中,我能感受到鄉野的趣味和城市的寂寥,靜與動在這里格外的和諧。因“大眾”的存在而使這個德國北部的小城自上個世紀30年代就名聞天下,從幾萬人膨脹到現在的13萬人,整個城市輪廓散落呈“村莊的形態”。習慣了國內城市的擁擠與喧鬧,在沃爾夫斯堡城中行走會讓你自然而然地產生一種落寞和凄美的情緒。即便是上下班高峰期,街上行人還是稀稀落落。準時的德國人完全沒有加班的概念,晚上7點過后,除了超市和飯館,街上再沒有一家營業的商鋪。清冷的街道安靜得讓人窒息,唯有一絲生氣是遠處公路上傳來的車輛疾駛而過的呼嘯,近處馬路上輪胎摩擦地面發出的悅耳聲響。
隨便找一家飯館坐下,禮貌的侍應開口的第一句話總會是:“喝點什么?”德國的啤酒聞名世界,當地每一家餐館都可以提供自己釀制的啤酒,所以這里沒有特別出名的品牌,桌上的杯墊便是識別它們的標志。點上一杯05L的啤酒,只需要付出2-3歐元的費用,傍晚的飯館外,盡是手端啤酒暢飲的德國人。當然,你還可以點上一盤德國豬手,用來送酒也是很不錯的選擇。盛夏的狼堡直到晚上11點才完全日落西山,喝著啤酒看日落別具風情。
街上來往的汽車基本都懸掛著大眾VW標志,間或有奧迪、斯柯達、西亞特等大眾系車型經過,這其中又以旅行車占很大一部分。每天,這里都上演著大眾汽車歷史巡演,無論是Passat、Jetta、Golf或是Polo,只要是大眾品牌的產品,從第一代到最新一代的所有車款,你幾乎都可以在路上看到。
大眾狼堡工廠曾為德國人圓了家轎夢而彪炳史冊,被格拉斯寫進了《我的世紀》。所以來到狼堡,如果不參觀一下當地最著名的Autostadt(汽車博物館)那只能算是自來一趟。大眾汽車前總裁皮爾希先生用創意之筆勾勒出這處汽車人文景觀,供人們緬懷歷史,憧憬未來。無論是老人還是小孩都喜歡來到這里,在過去與現實的徜徉里,看著大眾的歷史和品牌故事(Autostadt包含了7個獨立的汽車品牌館,用來展示大眾集團下屬7個主要品牌,包括大眾、奧迪、斯柯達、蘭博基尼、布加迪、西雅特和賓利),揭示汽車作為多種文明屬性在這里交匯、碰撞或啟迪,讓有質感的體悟變為思想而并非說教,就像回眸人的心靈那樣感性。
對于車迷,Autostadt絕對是夢想的天堂,內里的真車陳列除了大眾,還有保時捷、寶馬和奔馳等知名德國汽車品牌的產品,環游一周,你對德國乃至世界的汽車發展史都會有更為深刻的領悟。讓我感動的是德國人對于培養少兒汽車文化的重視。在Autostadt內設有模擬街道,小孩們駕駛著腳踏車在里間穿梭,“紅燈停綠燈走”的認識早已根深蒂固。在車型陳列館內,一名幾歲大的小孩正如數家珍地指著一輛輛汽車重復著車型的名字。此等“起跑線”式的教育讓我感到震撼,汽車強國的建立果真非一日之成效。
在Autostadt,我看到了全球僅5輛的布加迪威龍PurSang版,也看到了驚艷的蘭博基尼表演,還看到了預示未來的大眾1L概念車。這款由單體車架結構和碳纖維強化材料附加部件組裝而成的新車,整車重量僅為795Kg,由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推動,百公里油耗僅為0.9L。能在Autostadt內看到它的真容,預示著它離真正的量產并不遙遠。
Autostadt的中心位置是兩幢42米高的圓柱形玻璃汽車塔(Car Tower),全玻璃外墻讓它們在艷陽下閃閃生輝。作為Autostadt的標志性建筑,每幢塔樓可存放400輛大眾新車,它們與橢圓形的顧客中心相連接,每隔40秒就有自動升降裝置從20層高的塔樓里取出一輛車,并送至顧客中心。如此高格調的交車儀式讓不少德國人樂于親臨狼堡,提取他們的愛車,并歡快地享受一次汽車文化之旅。
大眾德累斯頓玻璃工廠:生產的不是汽車而是藝術
從狼堡驅車向東行駛約200公里,我們來到了德累斯頓。橫跨易北河兩岸的德累斯頓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但在二戰末期的猛烈轟炸下,盟軍幾乎把這個德國城市夷為平地。我們今天看到的德累斯頓老城,多是從廢墟上重新修建的,很多古建筑上黑色的痕跡都是當年從廢墟中找到的原裝磚塊。讓人驚訝的是,那些曾經精美絕倫的雕塑和建筑物被恢復得十分完美,黑白相間之中,有了另外一種美態。德累斯頓老城多為巴洛克建筑,茨溫格宮和赫夫基大教堂,就是這一風格的典型代表。其結合了繪畫藝術、雕塑藝術、庭院設計等,孕育出華麗雄壯的效果,強烈的巴洛克風格仿佛要將我們推向那個傳奇的年代。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德累斯頓的手工業有著輝煌的歷史。這里是最早仿制中國瓷器的地方,直到今天,梅森瓷器仍然是世界上最精致瓷器的代名詞。而制表業更是令德累斯頓聞名世界,最頂級的朗格和格拉蘇蒂手表都出自德累斯頓。大眾選址德累斯頓建立透明工廠也是看中了這里手工業的輝煌歷史,將汽車像機械手表那樣制造成為大眾輝騰最吸引人們的特點。
把輝騰裝配廠建造在德累斯頓的中心,本身就是個瘋狂的想法,這不僅引起環保人士強烈反對,還遭到當地居民的抗議。在公眾輿論的譴責下,大眾依然堅持說服政府并向公眾陳述最簡單的理由,“我們不是生產汽車,而是藝術。”最終,大眾成功了,用事實證明了汽車不僅能夠成為藝術,還能與茨溫格宮、森佩爾歌劇院、圣母教堂等比肩。遠距離看玻璃工廠,在植物園的襯托下,現代與自然的和諧,水乳交融,在德累斯頓古典建筑的陪襯下,現實與歷史的溝通,一脈相承。自2001年大眾透明工廠建成至今,這里成了汽車藝術的殿堂,不僅常年舉辦藝術活動(畫展和音樂會),還是德累斯登重要的參觀旅游景點,接待來自歐洲和全世界的參觀者,為德累斯頓城市形象添光溢彩,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
無論在樓內樓外,我從不認為這是一間汽車工廠,直到我看到沿著地面鋪設的軌道、緩緩前行的流水線……一輛輛大眾輝騰被靜靜地安放在車架上,工人們在鋪設有加拿大楓木地板和反光式照明的車間中工作,明快而輕松的氛圍確實與普通的汽車生產車間大相徑庭。玻璃工廠內異常的安靜,沒有大型機器運轉的聲音,偶爾從身后傳來自動物流機器人的提示聲,才能讓你清楚了解自己身在何處。
由于輝騰為純手工裝嵌而且可按客戶需求自由定制,因此這里的流水線速度特別緩慢,每個工位的操作時長約為12分鐘。如此不講效率的制造方式完全是為了滿足輝騰純手工裝配的需要,讓工人們能有充足的時間對所負責的部件進行準確的選擇和最優化的裝嵌。看著流水線上清一色的加長版輝騰(加長版輝騰只對中國市場發售),我真替國內的輝騰買家感到高興和安心。
在廠區內還單獨劃分出一個區域,為那些親自來德累斯頓取車的客戶提供專享服務,他們可以通過攝像機觀看自己新車的生產全過程。輝騰的成品車停放于已成為大眾汽車玻璃工廠標志的40米高玻璃塔內,等待客戶前來提取。從玻璃塔經過走廊和“取車廊橋”,車主們可一路駕駛自己嶄新的輝騰豪華轎車離開這座別致的透明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