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的日內瓦SIHH表展上,江詩丹頓重磅推出世界時腕表,表盤幽藍如天幕——這塊腕表被認為是揭開了今年洶涌的時區功能手表趨勢的大幕。反觀巴塞爾表展,從寶璣、寶珀、格拉蘇蒂到帝舵、浪琴、天梭,都有復雜程度不同和設計風格多樣的時區功能腕表的新作,再加上一些手表品牌新品的響鬧和日志功能的研發設計,更凸顯出今年表界在實用主義、化繁為簡以及對單一功能的專注方面的轉變。歸結起來,這是高級手表之工藝與設計走向商務化的一個大勢所趨。
記得今年三月份,巴塞爾鐘表展進行到第四天時,歐洲時間改為夏令時,在大家必須掐著時間趕場的狀態下,如兩地時的時區功能手表恰體現出其便捷性。世界時腕表的設計,通常是表盤外圈密密麻麻標上一圈全球主要城市的名字,老實說,能熟練調校世界時手表的人,必是對時區概念有著清晰的概念。很多手表消費者對復雜功能和調校程序較繁瑣的腕表都望而卻步,認為這類手表還不夠“傻瓜”。
今年寶璣推出的力作或可改變人們對繁瑣的畏懼,一款世界時腕表5717 Hora Mundi,只需按一次鍵,指針就可直接從本地時跳至當地時。這種操作簡便、世界時指示明晰而直觀的設計,無疑吻合了消費者的細微心理。除此之外,為了達到展現地球景觀這一目的,表盤中央用手工鐫刻的格紋式圖案代表“海波”。“海洋”以多重涂漆呈現,“大陸”則拋光處理。晝夜指示器上,用青金石打造出“天空”,其中含有大量的黃鐵礦,看起來像是小斑點的黃金和星星。“日月”以金色呈現,黃金代表“太陽”,銠鍍黃金代表“月亮”。
優雅的工藝覆在精密機械之上,更簡便操作的功能其實意味著背后有更復雜的機械在支撐——這正是頂級手表的魅力所在。
寶璣這款令人驚嘆的世界時腕表,目前只做到整小時時區指示。而寶珀則用另一種設計讓佩戴者可以用30分鐘的跨度(印度、斯里蘭卡、緬甸等國家就可能出現半小時的時差)調整第二時區,這就是新作Villeret系列的首款半時區8天動力儲存腕表。這款腕表搭載的是寶珀勒布哈蘇機芯工廠專門開發研制的Calibre.523SDF機芯,操作和顯示也竭盡所能地便捷簡易。
再看格拉蘇蒂。德國品牌的血脈讓它的表款設計趨于實用,全新的GMT兩地時間腕表和Senator Diary日志表充分展露了濃郁的商務氣息。行家的眼睛都會聚集在Senator Diary日志表帶有的30天日歷式鬧鈴上——9點鐘位置有一個由德國銀飾圈框住的小針盤,6點位置則有一個略帶弧度、由紅色箭頭指示的窗口。設定鬧鈴首先要利用10點鐘位置小針盤的日記式鬧鈴窗口選擇日期,按著8點鐘位置的按鈕直到窗口內的字母變成“d”,旋轉10點鐘位置的表冠直到紅色與銀色指針選取1到31阿拉伯數字中需要的日期。啟動鬧鈴也很有意思,再按一次按鈕讓窗口變成鬧鈴符號,然后旋轉表冠給鬧鈴上鏈,當設定的日期到了,鈴聲響起——最久能持續1分鐘。
這類響鬧功能特別適合商務人士,忙碌中放眼望去,30天內可能有某天是重要簽約日需要提醒,或者忙碌之外對家庭紀念日的提醒。依靠精密的機械,能夠做到電子表或手機才能達到的功能,這恐怕是頂級復雜功能腕表最令人折服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