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師范大學,蘭州730070)
摘要:企業要想在綜合業績評價中獲得不俗的成績,就應該考慮到經營過程中的各項因素,做到盈利能力、償債能力、運營成長能力、資產管理能力等各方面的均衡發展,明確優勢,認清不足,揚長避短,以提高企業的經營績效和增強自身競爭力。最后,還須需注意的是,在考評一個企業的經營業績時,不能僅僅依賴于企業的財務指標所反映出來的信息,還應充分結合評價期間企業實際的經營情況來對企業業績作出評價,以對企業整體的經營績效有一個合理、客觀的認識。
關鍵詞:因子分析 甘肅省 上市公司 業績評價
中圖分類號:F20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26-0030-03
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不斷規范、壯大,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也越來越受到各方的重視和關注。有效的業績評價有助于上市公司的各利益相關主體作出合理的經濟決策。與此同時,經營業績的評價對上市公司自身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能夠幫助企業揭示經營管理中各個方面、各個環節所存在的問題,找出差距;另一方面,還有助于企業挖掘自身的潛力,提高綜合競爭力。所以說,運用一定的方法對經營業績作出真實、客觀的評價對于上市公司來講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本文以甘肅省的20家上市公司為分析樣本,對其經營業績進行分析評價,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一、指標選擇及數據來源
1.指標的選取
企業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運營能力、成長能力等一系列信息通常用來反映企業的經營業績。所以,在業績評價時選取恰當合理的財務指標進行分析才能保證真實、準確的反映上述信息。本文考慮到數據的可比性、可獲得性等因素后選取了12個具有代表性的指標:總資產報酬率(X1)、凈資產收益率(X2)、銷售凈利率(X3)、資產負債率(X4)、流動比率(X5)、速動比率(X6)、應收賬款周轉率(X7)、總資產周轉率 (X8) 、存貨周轉率(X9)、凈利潤增長率(X10)、總資產增長率(X11)、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X12)。
2.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了甘肅省全部的上市公司,并剔除了一家6月份剛上市還未出年報的公司,最終以甘肅省的20家上市公司作為分析對象。本文數據主要來源于巨潮資訊網和新浪財經網公布的2010年各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資料。
二、評價方法選擇及實證分析
1.方法選擇
公司業績的影響因素眾多,且各指標間關系復雜,其性質、作用方向也不盡相同。而因子分析法的優勢就在于它能降維、簡化數據。因子分析法能通過研究眾多變量之間的內部依賴關系,探求觀測數據中的基本結構,并用少數幾個綜合指標來表示其基本的數據結構來反映眾多變量的主要信息。且因子分析法在分析公司綜合業績時,以各因子的方差貢獻率作為權重,相對于其他主觀賦權的評價方法來說,其評價結果可能更客觀。所以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在基于財務數據的層面上對甘肅省的上市公司進行業績分析評價。
2.實證分析
(1)數據處理。由于所選取的原始數據間性質有所差別,若不對其進行預處理則會影響到最后的評價結果。本文選取的12個財務指標中除了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三個指標外其他指標都屬于正向指標,而這三個指標為適度指標,應通過下列公式予以正向化:
Xi'=1 / (1+|Xi-A|)
其中A為適度值。一般認為,資產負債率的適度值為0.5,流動比率的適度值為2,速動比率的適度值為1。
(2)因子確定。利用主成分法提取公共因子。運用SPSS17.0對樣本數據進行分析得到主成分特征值及其貢獻率如表1。
從表1中可看出前四個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且累計貢獻率達到81.061%,丟失信息較少,可以基本反映原始數據的絕大部分信息,因此,選入前四個因子作為公共因子。由于直接得出的因子載荷矩陣其公共因子含義較為模糊,所以采取最大方差法進行因子旋轉,得出旋轉后因子載荷矩陣如表2。
從旋轉后的公共因子載荷矩陣中可以看出,主因子F1在總資產報酬率(X1)、凈資產收益率(X2)、銷售凈利率(X3)、凈利潤增長率(X10)等5個指標上有較大載荷,反映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可將其命名為盈利因子;主因子F2在資產負債率(X4)、流動比率(X5)、速動比率(X6)、總資產增長率(X11)上有較高的載荷,它反映了公司資本運營的償債能力,故可將其命名為償債因子;主因子F3在應收帳款周轉率(X7)和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X12)上有著較大的載荷,反映了公司的運營能力和成長能力,故命名為運營成長因子;主因子F4在總資產周轉率(X8)和存貨周轉率(X9)上具有較高載荷,反映了公司的資產管理能力,可將其定義為資產管理因子。
(3)計算因子得分及綜合得分。采用回歸分析法估計因子得分系數,根據該系數和各樣本的指標數據計算出因子得分,再以各因子的方差貢獻為權數,得出綜合得分。綜合得分函數為:F=0.33013F1+0.25518F2+0.13916F3+0.08614F4
計算結果見表3。
三、分析評價及相關建議
從盈利因子的方面來看,方大碳素、蘭州黃河、獨一味列居前三,由于盈利因子的權重高達33.013%,反映了業績評價中企業的大部分數據信息,因此這三家企業綜合得分也名列前茅,相應的,對于盈利表現較差的ST皇臺、國投電力,其綜合表現也不盡如人意。盈利是企業的主要目標,盈利能力也是利益相關各方最為關注的因素,所以,增強盈利能力是企業提升競爭力、提高經營績效的關鍵渠道。
從償債因子方面分析,償債因子的權重達到25.518%,也就是說,企業的償債能力與其業績評價的綜合得分仍保持著較高的關聯度,償債因子得分靠前的方大碳素、蘭州黃河,其綜合表現也很出色。但需要注意的是企業的償債能力應當保持在一個適度的范圍內,過高或過低的償債能力對企業來說都是不利的,過高的償債能力會導致企業占用流動資金過多,無法充分利用債務資本帶來的杠桿效應,而過低的償債能力則會導致企業經營風險的加大。因此,分析對象中償債因子得分低的企業也分為兩類,一類是償債能力過強的企業,如海默科技、莫高股份等,一類則是像榮華實業、國投電力一樣償債能力過弱的企業。
對于運營成長因子來講,分析對象中大部分企業在該方面的表現都較差,20家上市公司中只有榮華實業、*ST鈦白、國投電力、方大碳素、莫高股份、西北化工6家公司的運營成長因子的得分為正值。雖說運營成長因子對整體業績評價的影響程度不如前兩個因子重要。但企業的運營成長能力反映了其業務的擴張能力及未來生產經營活動的發展趨勢和潛能,從而會影響到企業未來期間的業績表現。所以,企業的運營成長能力不容小覷。
從企業的資產管理因子來看,它反映了企業對經濟資源運用效率的高低,該因子得分越高,說明企業資產周轉率越快,獲利的速度越快。在該方面,靖遠煤電、酒鋼宏興、國投電力都有著不俗的表現,其得分均大于1.,而方大碳素在該因子方面的表現明顯遜色于其他企業。
從企業經營業績整體表現看,方大碳素高居榜首,據統計,方大碳素的利潤占整個國內碳素行業的45.74%,作為當之無愧的行業老大其在盈利能力方面表現尤為突出,20家公司中,盈利因子得分超過1的僅方大碳素一家,且其在償債因子、運營成長因子方面的表現也都很出色,但可能由于行業性質等原因,方大碳素的資產管理能力在20個分析對象中明顯較弱,所以企業應在保證利潤及正常生產經營的情況下,注意提升資產管理能力,加大資產周轉速度,盡量充分利用或處置閑置資產以提高資產利用效率。綜合得分第二的企業是靖遠煤電,其在資產管理能力方面表現不俗,因子得分明顯高于其他企業,但盈利能力還是稍顯遜色,這主要是由于靖遠煤電現有煤礦開采深度的不斷加深,引起了企業相應成本的上升、利潤空間的縮小。不過,近年來煤價一直呈上漲態勢,只要抓住機遇開發新資源、投入新技術,企業的盈利能力還是有很大的上升空間的。對于蘭州黃河來說,其各因子得分均很靠前,但運營成長能力卻排在了最后一位,作為青海、甘肅地區的行業龍頭,企業應當利用自身優勢,進一步擴展市場、擴大市場份額以增強其成長能力。
綜合評價中排名靠后的三個企業是ST皇臺、海默科技、莫高股份。其中,ST皇臺的各因子得分表現均不盡人意,盈利表現是各企業中最差的,同時,據了解由于銷量不足,企業有相當一部分生產能力處于閑置狀態,所以,當下對于企業最重要的是依托已有的市場基礎,改善產品結構、爭取市場份額來擴大銷量,提升盈利空間。對于海默科技來說,企業在所處行業內自身技術優勢突出,運營成本低且效率高,所以其在第一個主因子和第四個主因子上表現都還不錯,但在償債因子得分方面明顯遜色于其他企業,所以,企業應結合自身情況合理調整資本結構,適當增加債務資本比重,充分利用債務資本的杠桿效應。事實上莫高股份的弱點還是在于償債因子方面,為了盡量降低經營風險,企業遵循著“現金為王”的理念,且在資本結構的選擇上也相對保守,但事實上現金是增值能力最小的資本,而且保守的資本結構也會減弱企業的財務杠桿效益,所以,對于莫高股份來說應該重點關注經濟資源的合理配置。具有類似問題的還有獨一味,雖然其盈利能力很出色,排在第三,但其償債能力過強,忽略了資本結構發揮的杠桿效應,償債因子的得分排在倒數第三,致使其綜合得分只排在了第九位。
綜上所述,企業要想在綜合業績評價中獲得不俗的成績就應該考慮到經營過程中的各項因素,做到盈利能力、償債能力、運營成長能力、資產管理能力等各方面的均衡發展,明確優勢、認清不足,揚長避短,以提高企業的經營績效和增強自身競爭力。最后,還須注意的是在考評一個企業的經營業績時,不能僅僅依賴于企業的財務指標所反映出來的信息,還應充分結合評價期間企業實際的經營情況來對企業業績作出評價,以對企業整體的經營績效有一個合理、客觀的認識。
收稿日期:2011-06-15
作者簡介:李筱婧(1988-),女,甘肅臨夏人,2008級學生,從事會計學研究。
參考文獻:
[1] 趙鑫,秦江萍,楊慶.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綜合評價——以新疆上市公司為例[J].經濟與管理,2011,(1).
[2] 任娜.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家電業上市公司業績評價[J].商場現代化,2011,(2).
[3] 雍紅日,李松林.運營主成分分析法評價上市公司經營管理業績[J].經科學管理研究,2004,(4).
[4] 李桂艷,郭鳳俠.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遼寧上市公司業績評價[J].山東商業會計,2010,(1).
[5] 蘇躍輝,尹慶偉,楊蕾.河北上市公司綜合業績實證分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9,(9).
[責任編輯杜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