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資金籌集渠道的多元化、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理財學的普及顯得越來越重要。然而,該課程在理工類學生的教學中面臨著新的挑戰,因此從教學目標設定、學習積極性的引導、考核體系的創新等方面作了探討,以應對這些挑戰。
關鍵詞:理財學 理工類專業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26-0262-02
資金籌集渠道及方式的多元化、資本市場的不斷變化、金融業的發展壯大,促進了大眾理財意識的萌發,也為理財學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間,理財學的普及也就越來越重要了。在理財學的普及過程中,尤其是理財學在理工類專業的推廣過程中,必然面臨一些新的問題,能否解決好這些問題,也就成了理財學的發展歷程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
一、《理財學》教學在理工類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
首先,理財學的學習對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而言,是必不可少的。理財學的知識不僅能滿足他們在投資理財方面的需要,也能給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帶來一定的益處。調查結果顯示,對于有些決策的做出,學生本來都是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的,會憑直覺來作出決策。例如,在制定收款或者付款決策的時候,他們雖然并未學習時間價值,但是仍能夠作出合理的收款或者付款決策;在風險價值的衡量中,當一項投資面臨的風險增大時,他們也知道應當主動要求更高的回報率。當然,這些決策他們都不是根據理性的數據計算出來的,而僅僅是一種感性的認識,通過理財的學習,可以使他們更加確定作出某種決策的合理性。
其次,對于理工類專業的學生來講,畢業時基本上能夠對某一理工類專業領域的知識有所掌握,并且能夠具備某些方面的一技之長。然而,他們不可能長期在一線扮演技術工人的角色,隨著他們專業經驗的積累以及相關技能水平的不斷提高,他們必然要走向管理崗位。在金融業高度發達的大環境下,管理人員對理財知識的需求也在逐步擴大,理財學的學習必將為他們能夠做出合理的管理決策打下良好的基礎。
鑒于理財學在理工科專業學習中所處的重要地位,我校針對全校理工類專業的學生開設了《理財學》課程。目標在于使學生掌握理財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的理財觀念。
二、理工類專業中理財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本校學習理財學的學生分別來自化工、工業、電氣、環境等不同專業,在這些理工類專業的理財學教學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
(一)學生學習目標定位不準確
經過調查了解到,學生的學習目標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部分同學能夠正確的認識學習該課程的目標,能夠認識到理財學是一門有關財富創造的學問,該部分同學大多能夠做到勤奮好學,學好理財知識,以便于更好地管理個人、公司財產。一部分學生將學習該課程認為是純粹的教大家如何“發財”,該部分學生雖然具有學習的動力,但是,仍存在著對理財課程的誤解。我校所開設的理財課程主要內容并非專門針對個人理財,而是以講授公司理財的內容為主,為以后學生走向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還有一小部分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他們來學習該課程只是為了按照教學計劃的要求來上課,以修滿學分。
(二)學生缺乏相關基礎知識
按照教學計劃,我校該課程在理工類專業中的開設大多數都是安排在第一學期,少數是安排在第二學期,也就是針對大一新生開設的。因此,學生尚未學習過會計學、經濟學等相關的前續課程,這也就導致了學生對一些基本的概念都難以理解。例如,“財務報表”、“資產”、“所有者權益”、“現金流”等一些基本的概念,多數學生都不清楚其基本含義,而如果不懂這些內容的基本含義,對其管理就無從談起。
(三)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大部分學生都能明白該課程既然列入了教學計劃,就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但也有一部分同學認為自己是理工科的學生,花太多精力在與自己專業課程相關性不大的課程上不是明智之舉,甚至有的專業教師也給學生灌輸該門課程不重要的思想。總之多種原因使學生對該課程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從而加大了該課程的教學難度。講到一些比較有趣的地方,多數學生都很積極,但是在課堂上講到一些有難度的知識點,尤其是涉及到需要計算的地方,很多學生就會懶得動手,從而不能扎實地掌握所學的內容。
(四)課程考核失靈
課程的考核分為平時的作業考核以及課程結束后的考試,然而,通過這兩種方式,并不能考核出學生的真實水平,從而,也不能對學習起到促進作用。在平時的作業練習中,抄襲成風,導致作業跟別人的是同一個版本的現象非常普遍;對于學期結束的考試,很多同學采取臨陣磨槍的做法,對于試卷中出現的單項選擇、判斷、名詞解釋、簡答等類型的題目,考試之前花幾天時間背一背,成績不一定考的比平時認真學習的同學的分數低,久而久之,學生總結出了規律,認為平時的學習與考試成績相關性不大,因此,在平時的學習中也就缺乏足夠的動力。
三、理財學教學的改進建議
針對理財學在理工類專業的普及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筆者認為,我們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決這些問題:
(一)協助學生訂立明確的學習目標
針對學生對學習目標不明確的現狀,一方面,要加強思想工作,使學生認識到學好大學里各門課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教師也要加強對整個課程體系的提煉,能夠抓住該課程的核心,在第一堂課就把理財學課程的精華展現在課堂上,提起學生對整個課程的學習的興趣,充分認識到該課程在其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將要發揮的重要作用。
(二)適當補充該課程所需的相關課程的內容
由于缺乏前續課程的相關知識,要使學生順利的掌握理財學的知識,必須適當的補充前續課程里面與此相關的一些內容。例如:(1)在講解財務分析之前,必須先補充財務報表的相關內容,否則學生連基本的“資產”等概念都不明白,后面的財務分析就無從談起;(2)在講解籌資的各種渠道與方式之前必須講清楚會計恒等式里面與資金占用、資金來源相關的一些內容,否則學生不會明白為什么資金的來源可以劃分為兩大類。當然,在補充相關內容的時候,要注意把握好尺度,補充的內容不能太少,否則學生仍然搞不明白后續的相關內容;補充的內容也不宜過多,夠用即可,否則,一下子灌輸過多新名詞會導致學生掌握內容的質量下降,導致中心偏離,對完成理財學教學大綱規定內容的教學反而不利。
(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該課程的積極性
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師應當設法引導學生學習該課程的興趣,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1)將抽象的東西通俗化、具體化,例如,我們講財務報表,學生可能難以理解報表在企業運轉中所扮演的角色,那么我們就可以借鑒體檢表在我們身體的運行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作一個類比,將財務報表比作人的體檢表,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使學生掌握財務報表所發揮的作用。(2)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在課堂上,可以通過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學生參與到所講授的內容中來,例如:在講授信用政策時,可以讓老師扮演供應商,學生扮演客戶,老師來制定收賬政策,讓學生回答分別會采取怎樣的措施,從而將不同的應收賬款收賬政策對銷售的影響講解清楚。(3)在課堂中融入豐富的案例。但是,引用案例時要注意案例與所講授內容的相關性,免得在一些與所講授內容無關的案例上浪費時間,因此,所引用的案例一般應當是在備課的時候經過精心挑選、設計的。(4)充分運用圖、表、動畫等相關的形式。例如:在講解貨幣時間價值時,將本金、本利和分別用不同數量的硬幣來表示,并用動畫的形式展現在PPT上播放,內容形象化的同時,也達到了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效果。
(四)探索適合理財學課程的考核方式
針對傳統的考核方式在理財學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我們對該課程的考核方式作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改變:(1)針對平時作業抄襲嚴重的現象,平時所留的課堂作業應當是開放性的題目,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例如:可以讓每位同學找一家公司來作財務報表分析,必須要分析不同的企業,這樣,學生的作業才能體現出來他們掌握知識的真實狀況;(2)針對學生考前突擊比較嚴重的現象,應當對考試的題型做一些改革,應當考核出學生的真實水平,因此要少考一些死記硬背的內容,例如名詞解釋,多考一些能夠考察出學生的理解力、掌握知識的水平的內容,例如案例分析一類的題目,不僅要求學生能夠記住相關的知識點,還要求學生已經“消化”了所學的知識,能夠融會貫通所學的內容,具備了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結束語
上述《理財學》在理工類專業學生教學中的一些措施并非普遍適用的選擇,即任課教師可以針對自己的學生學習《理財學》的具體狀況,酌情采取措施。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都有可能為《理財學》的教學帶來良好的教學效果,任課老師應該大膽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
收稿日期:2011-07-22
作者簡介:李文勤,女,助教,會計師,碩士,教師,從事財務管理研究。
參考文獻:
[1] 徐光華,柳世平.財務管理[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 王健樸.理財學·編寫思路與教學策略[J].網絡財富,2008, (4):79-80.
[3] 劉偉.個人理財[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
[4] 毛雅娟.《公司理財》本科教學中研究型教學模式選擇[J].財會通訊,2010,(5):28-30.
[責任編輯李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