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國內外管理舞弊與審計失敗案件頻發的背景下,以系統理論和審計理論為基礎,分析我國當前的會計師事務所運用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狀況。主要通過對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現代風險導向審計運用的現狀進行調查,總結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在我國會計師事務所中應用不足的現狀,剖析其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為風險導向審計在我國會計師事務所中的運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現代風險導向審計 會計師事務所 審計風險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26-0126-02
一、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概述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是以審計基本理論、系統論和戰略管理理論為理論基礎,以降低審計風險為根本途徑,以識別和評估重大錯報風險為主線,采用自上而下、上下結合的審計思路將風險的分析和評估貫穿審計過程的始終,將識別和評估風險與實施的審計程序結合起來提高審計效率和質量的一種審計技術。
隨著切入點的不同,導致了整個審計程序或方法的不同,形成了三種不同的取證模型:賬項導向審計模型、制度導向審計模型以及風險導向審計模型。1983年,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的審計準則委員會提出了審計風險模型;20世紀90年代,一些國際性的會計師事務所開始對傳統風險導向審計進行變革。本文對傳統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不同點進行了歸納,詳見表1。
綜合來說,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特點具體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審計重心再次前移,以固有風險為主要內容的重大錯報風險就成為審計時考慮的重點。第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以系統論和戰略管理論為基礎,通過經營戰略風險、流程風險、控制風險到剩余風險的基本思路,從源頭上發現財務報表級別的重大錯報風險。第三,使用分析程序進行風險評估更為有效,開始注重非財務信息的分析,同時為了適應分析程序功能擴大的要求,分析性程序也體現出多樣化的特點。
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在我國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具有綜合素質的注冊會計師
本文選取2010年國內排名前十的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對其注冊會計師所占總體從業人數的比重和知識、學歷結構加以分析,期望能得出我國會計師事務所中注冊會計師綜合素質的現狀,詳見下表2。
由表2可知,大信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中綜合學歷和知識是最高的,碩士及以上學位占到總數的13.09%,排名第二的是天健會計師事務所,根據排名我們可以看出,我國注冊會計師大部分以本科學歷為主,知識儲備還不夠全面,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缺乏的是綜合性的人才。
2.實施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缺乏技術支持
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在我國金融市場還不夠成熟的環境下希望全面推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難度還是比較大的,尤其是對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難度更是不言而喻。注冊會計師往往很難評估對被審計單位的重大錯報風險,所以在我國推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首要前提是要解決對重大錯報風險的有效評估。此外,還有一點就是審計程序軟件的開發問題。在我國尚不具備先進的審計程序軟件,我國注冊會計師應在引進國外先進軟件的基礎上注重自主研發,推動我國審計事業的快速發展。
3.審計成本相對較高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初期,注冊會計師關注的審計范圍擴大必然導致工作時間和審計成本的增加。風險貫穿審計過程的始終,穿插于每一個審計步驟,所以一旦在審計過程發現了問題,就要對已經計劃的審計程序進行重新設計和評估,需要花費大量的審計成本。但是,在會計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成本的增加往往不可能與審計收費的增加同步,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推行。
三、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在我國運用不足的主要原因
1.缺乏對審計人員的專業培訓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需要的是復合型審計人才,而我國的審計人員的素質還沒有達到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要求,大多數審計人員專業素質不高,知識結構分化比較嚴重,對于日益復雜的會計處理方式和會計作假手段,在專業勝任能力和技術規范上,審計人員也存在一定的欠缺。
2.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所需的信息建設速度緩慢
注冊會計師只有搜集眾多與審計相關的信息才能更好地對被審計單位的重大錯報風險進行分析和評估。當然基本數據的取得除了依靠注冊會計師的自身力量,還需要會計師事務所建立強大的數據庫系統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加工,而我國會計師事務所掌握的被審計單位信息十分有限,對被審計單位所處的行業風險以及自身的經營風險都了解不足。
3.審計成本上升加大了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推廣難度
一方面,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要求審計員首先進行系統戰略和環節分析,然后得出剩余風險,繼而進行實質性測試的計劃與實施,這一系列的活動使前期審計時間和審計成本無形中增加;另一方面,實施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強調實施個性化的審計程序,強調實施個性化審計程序要求審計質量也要相應提高,同步增加了審計的工作量,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會計師事務所的成本。
四、推動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在我國會計師事務所中的運用
1.強化注冊會計師的職業懷疑精神
注冊會計師應當保持職業懷疑態度,運用職業判斷,評價審計證據的充分性和適當性。同時,注冊會計師要增強自己的風險意識,在開展審計的過程中一直要保持懷疑態度,對于相互矛盾或者不夠可靠的文件或管理當局聲明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盡可能地發現和揭示重大錯弊,降低審計的風險。
2.完善會計師事務所的成本效益管理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對審計資源進行了合理的分配,大大地提升了審計的質量和效率,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更多地了解風險因素比較大的環節,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審計的成本。同時,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對具有綜合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需求巨大,導致人員成本提高,在某種程度上也增加了審計的總成本,完善成本效益管理勢在必行。此外,會計師事務所可以實行“強強”聯合和規模效應,通過國內會計師事務所的兼并與重組來解決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成本增加的問題,實現事務所“做大做強”的目標。
3.健全會計師事務所的信息系統建設
考慮同一行業的公司間差異仍然很大,注冊會計師還應分析被審計單位的所有權結構和組織結構等,從而確定財務報表中數據的合理性。對于部分經營活動極為復雜的客戶,會計師事務所可考慮關注一些金融界網站上的行業板塊部分,比如巨潮資訊網等。此外,會計師事務所還應致力于風險導向審計的網絡信息系統的建設,推動企業信用體系的建設,在銀行、注冊會計師協會及會計師事務所等單位之間聯網,實現資源共享。
4.借鑒“四大”經驗實施現代風險導向審計
世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通過大量的審計業務以及經驗的積累形成了自己一套獨特的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方法,我國會計師事務所要加強對“四大”的學習,將“四大”的成功經驗與自身事務所的實際結合起來,完善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在我國的運用。
收稿日期:2011-07-23
作者簡介:姜琴,女,助理會計師,從事財務會計研究;李文勤,女,助教,會計師,碩士,教師,從事財務管理研究。
參考文獻:
[1] 羅莉.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原因及建議[J].財經界,2010,(7).
[2] 關瑞娣.對會計師事務所風險管理的再思考[J].會計之友,2008,(5).
[3] 陳捷純.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防范及控制[J].當代經濟,2009,(22).
[4] 楊霞光.試論審計風險成因及其防范[J].中國集體經濟,2010,(6).
[5] 陳啟蘊.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應用中的問題與思考[J].財會通訊,2010,(6).
[責任編輯李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