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的宏觀調控,采取了一系列的貨幣緊縮政策,旨在抑制高漲的房地產投資熱潮,讓房地產市場健康有序地運行。通過對寧波房地產業發展歷程的回顧,以及進一步階段性地分析寧波房地產市場的現狀,得出下一階段樓市的走勢:樓市價格走低,會持續相當時間;不同住房產品結構在銷路走勢上會有較大差異;土地決定房價,土地成為影響房地產未來命運的關鍵問題。
關鍵詞:房地產 現狀 展望
中圖分類號:F291.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26-0064-02
一、寧波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歷程
2007年以來,國家不斷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的宏觀調控,采取了一系列的貨幣緊縮政策,旨在抑制高漲的房地產投資熱潮,讓房地產市場健康有序的運行。從2007年1月15日起到2008年6月25日,14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從9%調到17.5%;11次上調貸款利息,使得個人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高達近8%。2007年9月27日,人民銀行和銀監委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強商業性房地產信貸管理的通知》,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到40%,12月份又確定二套房以家庭為單位的認定標準,已利用公積金貸款購房的家庭,再次申請房貸,將視為第二套房。這一輪房地產調控措施目前看來起到了標本兼治的作用,給瘋狂的樓市一個很大的打擊。寧波樓市經過一輪迅速飚升,也在2008年初悄然停滯,出現濃重的觀望態勢,買賣雙方戰略相持,等待出手。2008年9月初,以萬科為首的開發商,終于選擇跳水,破解了近一年的迷局;奧克斯疾步跟進,更加確信動蕩的樓市可能出現“奪路狂奔”的景象。寧波樓市到了極為重要的轉折關頭。
二、寧波房地產市場的現狀分析
2008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回顧2008年寧波樓市的軌跡可見,盡管有個別樓盤銷售火爆,但是多數樓盤還是以平緩甚至沉悶唱主調,銷售情況一直不溫不火。對多年來國家房產政策,以及房地產發生的巨大變化,我們可以做一個階段性分析:
(一)只漲不跌的神話已經開始終結
在過去的十年中,寧波房價一路上漲。但是房地產畢竟是市場經濟下的產物,它依托市場經濟,其發展歸功于市場經濟,當商品的價格嚴重背離了它的價值,將不可避免地出現價值回歸。而價值的認定本身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過去這么多年,人們一直在爭論,房價到底是高還是低,杭州灣跨海大橋通車后,部分樂觀人群認為寧波房價有望與上海接軌。當然反對的聲音也非常多,尤其是30歲以下的首次置業者據調查,寧波有購買房子意向的人群中30歲以下占到四成。因此,當國家調控措施出臺后,房產市場開始趨緩然后回落,一邊是高企的房價,一邊是購房者的背影,“價滯量縮”成為目前樓市的寫照。
我們通過分析從2007年1月份到2008年8月份住宅市場的成交量走勢圖和成交價走勢圖(數據包括老三區、鄞州區、鎮海區、北侖區、科技園區、東錢湖度假區),可以發現:
1.成交面積明顯下滑。2011年1—8月份共成交面積為1 335 090平方米,是去年同期2 137 199平方米的62.47%。
2.漲幅明顯回落。從今年4月份開始,成交量逐月下降,環比為負增長。各月與去年同期相比,更是大幅下降。
3.價格堅挺上漲。從2007年1月份到2008年3月份,價格持續爬升。4月份后,價格漲落不明顯。此時,成交萎縮,實際上已經處于“有價無市”的狀態。
(二)宏觀調控與市場調整形成合力
究竟是什么原因推動房地產市場發生這樣的劇變呢?應該說,這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我們認為,2004年以來國家對房地產市場持續調控的累積效應,特別是2007年對土地的調控政策和第二套住房房貸政策效應明顯顯現,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對于房市的預期,整個樓市開始變得有些理性。
2007年,國土資源部加大閑置土地清理力度,對囤地開發商進行查處,規定開發商不付清全款不得分期發放土地證;為抑制投機性購房,人行、銀監委要求提高第二套以上住房的首付比例;為控制投資過猛,人行連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一度達到17.5%的歷史高位;增加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應,調整住房結構的“雙70%”政策(90平方米以下住房須占項目總面積七成以上、居住用地供應量七成用于中低價位、中小套型),著力解決中等收入家庭住房問題;國務院出臺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意見,推出經濟適用房制度,建立廉租住房制度,擴大廉租房政策覆蓋面。
上述政策的逐步落實,投機炒作現象得到了有效控制,消費者觀望情緒增加,市場需求下降,供需比嚴重失衡狀態得到緩解,同時限價房計劃供應量的增加,也分流了部分購房需求。當然,房地產市場的復雜性,決定了宏觀調控并不是市場變化的唯一推動力,其中還有市場內部結構調整的原因。寧波市去年以來房價漲幅長期居于全國前幾位,全年漲幅達到30%,這種非理性的上漲透支了房地產的未來效益。事實上,房價持續大幅上漲,超過了購房者的承受能力,供需矛盾越發突出,目前價格出現回落也是市場調整的必然。
(三)市場競爭從暗中浮出水面
我國的房地產行業比較復雜,整合將是大勢所趨,在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對于各企業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房地產業的迅猛發展,從1998年算起,經歷了10年風雨,全國6萬多家房地產企業,沒有幾家房產企業由于市場競爭而淘汰倒閉的,這才是房地產市場的怪事。這說明中國房地產市場競爭十分不正常。正因如此,才導致房地產市場必然的全面改革與調整。萬科從去年10月份起,率先在深圳樓盤大幅降價,吹響了擠出房地產泡沫的號角;今年又從廣州、上海、南京、杭州,一路殺到寧波,迅速回籠資金實行自救。作為地產界的領軍企業,“拐點”論的始作俑者,應該感覺到地產行業未來將經歷的一場巨變。從開發商抱團求生存,到萬科的自救措施,市場競爭殘酷展現。我們可以預見,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的兩極分化現象將日漸明顯,一些龍頭企業通過上市籌資和規模經營的方式增強競爭力,比較優勢日益加強;而一些中小地產商經營環境日益嚴峻,優勝劣汰將加速房地產行業重新洗牌,項目并購、企業并購應該會成為下一步的一個旋律,房地產市場品牌化、企業經營集團化、項目開發規模化趨勢將更加明顯。
三、寧波房地產市場下一步走勢
2008年9月份以來的種種跡象表明,寧波房地產市場正在經歷一個調整期。開發商為了求生存,赤膊上陣,大刀闊斧,力爭早日回籠資金,從困境中出逃。下一步樓市的走勢會呈現如下特征:
(一)樓市價格走低,會持續相當時間
樓市的松動不僅打破開發商“只升不降”信念,反過來也堅定了購房者“樓價還會大幅下降”的信念,買漲不買跌的心理,使得人人都怕高價接盤。開發商和消費者仍在就購買力與樓價水平進行殊死博弈:開發商認為自己的資金鏈尚未接近繃斷,還可以一抗;消費者認為恐慌性拋售尚未到來,仍在監視開發商的最后一跌。這個時間還會持續多久,根據歐美國家房產調整周期的資料看,多數為3—5年,我國房產市場的發育時間較短,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市場的很多剛性需求尚未得到滿足,因此,會比這個周期稍短一點,估計在2—3年。從今年寧波市房產銷量來分析比較,本輪的調整從2007年底開始,預計持續到2009年底甚至2010年中。
(二)不同住房產品結構在銷路走勢上會有較大差異
1.高總價的中高檔樓盤銷售會下降
以中高檔為主的樓盤,因推出量少,一貫是寧波房市中的寵兒,今年下半年,這一市場格局可能出現變化。往日購買人群多以外貿企業為主,而今年外貿的不景氣,加上住房銀行按揭政策的變化,高總價房需求會呈現下降態勢。
2.總價偏高的120平方米左右的樓盤,去化速度可能困難
90/70政策的實施,及一年多以來房價的飚升,影響最大的是120平方米左右的樓盤。這類面積的住宅在以前是屬于樓市的搶手貨,今年卻成銷售難點。主要原因為:一是90/70政策的實施,今年單套面積在90平方米的房源大量推出,市場的供應量大幅增加;二是因為房價漲幅過快,導致總價過高,對于收入水平較低的初次置業者而言,大多無法承受120萬元以上的房子;而對于改善型的購房者來說,原本就住著這樣面積的房子,沒有必要在市場走低的情況下,購買相似的。
3.低總價房子的銷售,將會是下半年房產市場的主力軍
事實上,寧波住房的剛性需求增長很快,低總價住房,將會受80后年輕人、新寧波人等首次置業者歡迎。城西的格蘭春晨、緣圓,洪塘的奧林80、盛世嘉苑等樓盤推出后,盡管地段位置較偏,但因總價低而走俏。
4.配套較差的投資型單身公寓,會嚴重過剩
單身公寓,曾經因量少價低,被投資者看好。但從去年下半年以來,銷售形勢一直不好。尤其是地段偏遠、配套不完善的,銷售將更為困難。原因主要是90/70政策實施后,許多開發商在規劃時,因單身公寓面積小數量多,以此去套國家的政策,從而導致單身公寓推出量的急劇增加,市場供過于求。
(三)土地決定房價,土地成為影響房地產未來命運的關鍵問題。
住房作為一種產品,土地是主要成本之一。毫無疑問,地價決定房價。寧波市從2006年底開始“地王”頻現,房地產市場出現“面粉比面包貴”現象。繼2006年12月28日雅戈爾置業經過76輪角逐,以樓面價6 490元/平米,奪得華辰北8號地塊,首次出現地價高出周圍房價以來,2007年土地市場瘋狂不斷。光大置業“濱江慶豐1號”,樓面價為12 200元/平米,成為第一個“萬元戶”;榮安房產又以12 590元/平米競得“甬港飯店北”地塊;雅戈爾成為目前為止最后一個寧波“地王”,以13 100元/平米競得“北郊路以西”地塊。土地是有限資源,隨著今后資源的日漸稀缺,房產商不惜一切去賭預期,無形中抬高了地價,成為近幾年抬高房價的直接原因之一。羊毛出在羊身上,誰來承擔這部分成本?當然是消費者。因此,寧波市的房地產市場潛伏著遠期危機,一旦本輪調整經過2—3年后回升,2007年高價土地的房產從2009年末可以開始推案,將會又一次陷入更加瘋狂的房價,前期調整將前功盡棄。
收稿日期:2011-09-01
作者簡介:鄭朔(1959-),男,浙江寧波人,從事房地產業研究。
[責任編輯王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