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旗袍經歷了清代最初八旗婦女的衣袍形式到近、現代旗袍的滄桑變遷,旗袍最終成為中國女裝的代表、國服的典范。尤其是21世紀改良后旗袍的出現更是奠定了旗袍在中國服飾傳統中無法撼動的地位。旗袍文化具有一種內斂型的東方文化的特質。正是旗袍那獨特的東方韻味,造就了它的經典。旗袍是最能體現女人味的一種服飾,它將中國女性的柔美、古典、溫婉、含蓄恰如其分地展現出來。
關鍵詞:旗袍;美術內涵;旗袍文化
中圖分類號:J1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18-0245-02
旗袍,是當今中國女性在重要場合的首選服飾,不僅僅旗袍具有中華民族鮮明的服飾文化特征,更因為它代表著中華民族傳統服飾的經典樣式,蘊涵著豐富的民族精神和獨特的價值取向,能更好的體現女性雍容、高貴、典雅的美麗,被譽為是中國的“國服”。同時,在大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契機下,對于旗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旗袍,最初指清朝滿人入關前后八旗婦女的衣袍,即以滿、蒙為主體的關外婦女的常服。其基本樣式是:立領、右大襟,全身較寬松,長袖,上下直線剪裁,下擺寬大,不開衩。通常在領口大襟袖邊下擺處,鑲飾刺繡花邊或其他顏色的邊款。20世紀20年代前期袍身較長;中期袍身逐漸減短。領型也相繼降低,女性以突出領型為時尚,流行“馬鞍型”掩面護頰高領,以顯示出女性柔美容顏。
20世紀30年代以后,旗袍不斷改進,隨著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傳入,女性接受新思想,中國人開始注重強調人的體型,這時的旗袍在形式上有所簡化,是旗袍變為腰合體曲線式,展現了女性的凹凸特征。由于旗袍的修長適體正好迎合了南方女性清瘦玲瓏的身材特點,所以在上海灘備受青睞……而加入西式服裝特點的海派旗袍,也就自然很快地從上海風靡于全國各地。在當時,旗袍幾乎成了中國婦女的標準服裝,民間婦女、學生、工人、達官顯貴的太太,無不穿著。旗袍甚至成了交際場合和外交活動的禮服。
進入20世紀40年代后,旗袍造型完美成熟,全世界家喻戶曉,堪稱經典之作,是旗袍的頂峰時期。這時的旗袍采用高立領、吸腰、短袖、紐襻、斜襟、高開衩,袍子忽短忽長,剪裁和造型學習了西裙特點,線條更流暢,使旗袍更加合身,展露女性玲瓏突兀的優美體態。而在面料上,紗、縐、綢、緞、花呢、棉布等都得到很好運用。
20世紀五六十年代,旗袍形成一種淳樸的平民化服裝流行趨勢。從這個時期開始,那些上乘典雅的旗袍,只在為數有限的外事活動中展現。一種固定的模式,即立領、盤扣、收腰、低開衩、長袖、長衣身的旗袍形象成為主流,其優點是用色純凈,舍棄了以往的繁復裝飾工藝。
在20世紀80年代以來開放后的國土上,出現了一種具有職業象征意義的制服旗袍。即為了宣傳和促銷等目的,禮儀小姐、迎賓小姐以及娛樂場合和賓館餐廳的女性服務員都穿起了旗袍。這種旗袍千篇一律,多用化纖仿真絲面料,色彩鮮艷,開衩很高,做工粗糙,實在有損旗袍在人們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因此人們為了區別自己的身份,便不敢貿然穿旗袍了。
到了20世紀90年代,女性理想形象又有所改變。高挑細長,平肩窄臀的身材為人們所向往。而作為最能襯托中國女性身材和氣質的中國時裝代表——旗袍,再一次吸引了人們注意的目光。為了適應現代生活需要,服裝設計者對中國的旗袍開始不斷地進行改良,使這種民族服裝既具有東方特色,又符合世界時裝的流行趨勢,無袖、收腰、高開衩、超短、低胸、裸背等各種形式變化無窮。珠片、亮片、閃光、刺繡、緄邊、織物印花、扎染等工藝裝飾大放異彩,顏色濃烈、亮麗、跳躍、濃重、柔和、不對稱,大膽突破了旗袍原有模式,融入了時代創新精神,注入了時代的血液,賦予了青春的活力,用一種嶄新的觀念,抒發著一種嶄新的情懷,展現了東方神韻之美。旗袍走過了一條滄桑的變遷之路。它以它的歷程告訴世人:它經受住了時間的檢驗,流行至今八十余年,魅力依舊,風采依舊,光芒依舊,因而是當之無愧的經典,是最能代表中國文化傳旗袍的雅,旗袍的韻,旗袍的味,都需要我們細細地去品味,去感受。“旗袍對于中國女人來說,永遠是一種剪不斷的情結,雖然經歷了近百年滄桑歲月,其隆重的、凝練的、華麗而不張揚的魅力依舊不減”。旗袍是東方璀璨的一顆明珠,它的獨特魅力,讓人折服,令人心動。
2008 年的北京奧運會就是很好的展示,她讓現代旗袍的魅力一覽無余。此次北京奧運會禮儀小姐服裝的諸多元素既向世人展現了我們的傳統文化,又是與時尚的完美結合,她的“青花瓷”、“寶藍”、“國槐綠”、“玉脂白”、“粉紅”五個系列都有各自與奧運和我們民族文化有關的設計理念。這不僅是奧運精神的風采,更是中國傳統服飾走向世界得到肯定的展示。旗袍不僅深受國人青睞,現在旗袍已經作為最能襯托中國女性身材和氣質的中國時裝代表。國外,還有不少設計大師以旗袍為靈感,推出了有國際風味的旗袍,是中國旗袍與歐洲晚禮服聯姻的產物。
旗袍更像一股突如其來的風潮,席卷了全世界的時尚舞臺。發展至今,隨著旗袍的樣式花色逐漸繁多,復古的風尚日趨流行,旗袍又重新演繹著昔日的精彩。它作為中國服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悠久的歷史,象征了華夏文明,襯托出東方女性的優雅氣質。并至今仍然在樣式上不斷創新,在時尚的舞臺上大放異彩。
旗袍穿在女性身上,體現婀娜多姿的身段,加上袍裙包裹在身上,步子邁不大,只能小碎步走,配上優雅的手勢,扭動的腰肢,款款的前行,女性的柔美就表露無遺。就像水蛇舞動,柳枝飄過,古典婦女的婉約、清麗、內斂,實在精辟。外柔內剛也好,外剛內柔亦罷,都說女人是水做的,柔這一字是女人的專利,怎么著也要在骨子里透出那么一絲絲的柔,才為之精品。而旗袍實在是女性用來表現女人味的絕佳武器,或清純或嬌俏,或古典或性感,或大家風范或小鳥依人,或時代感十足或柔情似水,總之,旗袍的美有目共睹,令人叫絕。著旗袍要求女性凹凸有致,該凸則凸,該凹則凹,太胖與太瘦都不適合穿旗袍,它特別適合東方女子的身材。因為東方女子身材嬌小,比起歐美婦女肥臀粗腰,要玲瓏極致得多。水桶腰、肥屁股,斷然穿不出旗袍的風韻來的。旗袍的高衩,走起路來若隱若現,就像披了一層薄紗,縹縹緲緲,體現東方的含蓄、內斂,越發顯得神秘與高貴。它就像那高山上美麗的雪蓮,優雅、嫵媚,令人著迷。旗袍之所以能歷經歲月滄桑而依然永葆魅力,永遠風情、動人,不僅僅在于它符合百搭百配,隨性的重要穿衣準則,更在于它深厚的人文底蘊和審美特質。旗袍是一種服飾,旗袍更是一種文化,旗袍文化具有一種內斂型的東方文化的特質。它與西方開放、冒險、張揚、個性的海洋性文化不同,旗袍是符合中國人的審美要求的。正是旗袍那獨特的東方韻味,造就了它的經典。旗袍是最能體現女人味的一種服飾,它將中國女性的柔美、古典、溫婉、含蓄恰如其分地展現出來。它就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服裝與人,人與服裝,相得益彰??梢哉f,旗袍的形、旗袍的色、旗袍的質、旗袍的料、旗袍的廓、旗袍的飾、旗袍的樣,處處彰顯著旗袍的那份雅韻,那種風韻,那種味,那份美。女人天生就是美的化身,每個女人都應該擁有一件屬于自己的旗袍,體現自己與眾不同的氣質。隨著時代的發展,旗袍的審美傾向也在不斷地發生改變,以適應新的要求,演繹新的經典。這是旗袍的靈魂所在,也是旗袍長盛不衰的秘訣。旗袍是中國服飾界當之無愧的瑰寶。
旗袍以其流動的旋律、瀟灑的畫意與濃郁的詩情,表現出中華女性賢淑、典雅、溫柔、清麗的性情與氣質。旗袍追隨著時代,承載著文明,顯露著修養,體現著美德,演化為天地間一道絢麗的彩虹。
隨著信息時代、電子時代的到來,它將與新時代同呼吸、共命運,將以嶄新的面貌融入不停頓地進步著的社會,融入人類享有的時代時裝之中。在21 世紀,中國旗袍必將會以更加艷麗的姿態,挺拔屹立在服壇之林。愿旗袍連接起過去和未來,連接起生活與藝術,將美的憧憬、美的風韻灑滿人間。
參考文獻:
[1]華梅.中國服裝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99.
[2]雨琳,馬騰.旗袍裙設計[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
[3]包銘新,馬黎,等.中國旗袍[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
[4]黃強.衣儀百年 ——近百年中國服飾風尚之變遷[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 王玉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