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了專利情報在保障高新技術企業技術進步方面所起到的作用,結合世界專利數據庫蓬勃發展的現狀,突顯了高新技術企業對專利情報人才的需求與中國相關人才匱乏,培養滯后的現狀間的矛盾,并提出了幾點專利情報人才的培養方式。
關鍵詞:專利情報;高新技術企業;情報人才
中圖分類號:F24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18-0130-02
一、專利情報的概念
專利情報是指從發明申請說明書和發明專利說明書,包括申請、批準有關發明的其他類別的文件及專利局出版的各種檢索工具書、外觀設計公報、專利權登記底冊、審判判決公報和其他法律方面的文件等專利信息源上搜集到的零散專利信息,經過整理、加工、綜合和歸納,形成有關專利申請概況、技術內容、功效等方面的有用信息 [1~2]。
二、專利情報在高新技術企業技術領域的應用
高新技術企業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技術的競爭。而企業要取得技術上的優勢,通常有兩種途徑:技術開發和技術貿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專利情報就是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中的偵察兵、千里眼,為高新技術企業確立其技術競爭戰略提供了情報依據。
(一)技術開發
技術開發可分為前期調查研究、中期進展分析以及后期投產實施三個階段 [3]。
1.前期調查研究主要是確定研發項目。確定研發項目必須了解本行業技術和相關行業技術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然后結合本企業的具體情況作出決策。而專利情報分析可以讓企業決策者和研發人員準確了解到:其一,現有技術所處的成長階段;其二,新技術的發展動態和可能應用的領域;其三,本行業的技術發展動態;其四,競爭熱點技術領域;其五,競爭對手的研發動態;其六,新產品的可能壽命、潛在市場和經濟價值。如果企業決策者對這些情況有清晰的認識,才能制定出正確的技術開發戰略、最佳的研發計劃[4]。
2.中期進展分析需對前階段搜集的專利信息作整理、刪增、分析,專利情報分析可以為研發人員提供有效的技術情報,為新技術開發提供支持。由于發明的同族專利數反映了該專利申請地域的廣度及其的價值,專利被后續專利引用的次數可以反映此專利的重要程度,因此通過對同族專利數及專利被引次數進行專利情報分析,可以讓研發人員站在國際相關技術的前沿,不但使其研究處于該領域國際領先地位,而且研發人員也可以從中得到啟發,激發其創造性思維。專利情報分析還可以避免技術開發中易出現的技術重復問題,避免人力、財力、時間的巨大浪費和可能帶來的侵權問題。
3.專利情報在后期投產實施中為新技術提供了保險,使申請了專利的新技術受到法律的保護,并使企業規避“專利潛水艇”的襲擊。
(二)技術貿易
技術貿易又分為技術引進和技術出口。
1.技術引進: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不僅可以加快企業技術進步的步伐,也可以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在引進國外先進專利技術的過程中,外商常以該項目擁有多少專利技術來標榜其技術水平之高,索要高額技術使用費。利用專利情報對于外商所稱的專利技術進行調查研究,掌握其真實水平、法律狀態等,就可避免出現引進失效的、落后的、無關的專利和技術,確保引進先進的、適用的專利技術。
2.技術出口:出口技術前必須檢索出口國(或地區)有無相同技術已獲得該國的專利權,以免侵權受損。專利技術的出口往往包含在產品的出口中,如中國出口一個產品到某國,生產這個產品所需要的一項技術在中國不擁有專利權而在某國擁有,那么這個產品在中國生產銷售就沒事,但出口到專利擁有國不支付專利費那就侵權了。這種情況常有,有效的避免方法就是出口產品時,查明所涉技術領域在進口方所在國家和地區的專利文獻,沒有專利保護則可,否則就要采取措施 [5]。
各企業技術水平的高低和經濟實力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發明活動的活躍程度,具體表現為專利申請量以及擁有有效專利量的多少,因此,各企業提出的專利申請量和目前擁有的有效專利就成了衡量其技術水平的標準。通過對競爭對手所有的全部專利進行定期統計分析,分類排序,并考察其分析情況,可以從中獲得競爭對手企業的技術開發及經營策略等方面的數據,由此可逐步判斷出競爭對手研究開發的重點、技術政策及發展方向[6]。
三、專利情報的主要來源——專利數據庫
正是專利情報在高新技術企業技術領域的重要作用,證明了高新技術企業開展專利情報工作的必要,而專利情報來源及專業的專利情報人才無疑是開展專利情報工作至關重要的因素。
1.專利數據庫簡介。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專利的數量驟增,由于專利文獻數量龐大,傳統的專利檢索方式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據相關統計表明,企業由于沒有使用專利,重復研究而多花了60%研發時間和40%的科研經費 [7]。專利數據庫的搭建有效的解決了專利情報源的問題。
目前各國知識產權部門在網上建立了大量的專利數據庫,主要國家的專利基本上都可以在網上進行檢索,而且收錄年限較長,且大多界面友好,檢索靈活,內容豐富,更新迅速。全球免費數據庫主要有:中國專利文獻數據庫、Derwent專利數據庫、USPTO(美國專利和商標局)數據庫、IBM Patent Server(美國專利庫)、PCT Datahase(專利合約數據庫)、EPO(歐洲專利局)等[8]。主要的商業專利數據庫有:QPAT—US(http://www.qpat.corn ),該站點是Questel—Orbit(奎斯特—奧比特)公司推出的美國專利檢索系統網站、Micro-Patent(http://www.micropat.corn)及Knight-Ridder(奈特瑞德)公司的Krscience Base (http://Krscience.dialog.corn)。
2.專利數據庫突顯企業對專利情報人才的需求。合理利用專利數據庫,可以幫助企業查詢專利文獻、監測和預報重點行業及競爭對手有關技術領域的專利狀況、發展趨勢和競爭態勢,全面提高企業預防和解決專利爭端的能力和水平。但無論是網上免費專利數據庫,還是商業專利數據庫,都對檢索者檢索經驗、技巧的掌握程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利用好專利情報數據庫,將專利情報應用于企業的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等各環節中,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專利工作人員。然而,隨著擔任檢索工作的人員經驗的不同、了解技術領域的不同,針對相同的技術特征往往是不同人檢索出不同的結果,檢索經驗及結果均無法累積。這就要求企業專利情報人員不但要有本行業的專業知識,也必須具有一定的專利情報知識。而目前,中國每年申請的專利連全世界的1%都不到,就是國內的高新技術專利也有60%屬于外國人 [9],高新技術企業對復合型專利情報人才的需求與中國專利人才的匱乏已成為企業開展專利情報工作的瓶頸,我們急需加緊培養一支專業化、職業化的專利情報人才隊伍,在企業中開展專利戰略規劃、專利技術攻堅、專利權利申請、專利產品保護、專利危機應急等一系列的工作 [10~11]。
四、專利人才培養對策
根據專利工作的特點,雖然各類專利人才由于其從事工作內容不同,所運用的專利知識有所側重,但專利工作的學科復合和交叉性等特征,要求專利人才具備專業技術知識、法律知識、管理知識、語言能力等四方面知識素養[9] 。其主要培養途徑有以下幾個:
1.通過高校系統教育培養專利人才。高校作為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基地,不僅義不容辭,同時也正面臨一個大好發展機會,不論是專利知識還是專利文獻檢索知識的教育對提高專利情報在企業競爭中的應用均顯得非常重要。各高校在教學條件、師資結構、學生生源和辦學特色等方面有很大的相異性,針對專利人才的專業背景要求高的特點,所以在專利人才培養上,各院校應充分發揮院校優勢,根據專業學科設置特點培養不同特質的專利人才。在做好專利轉業人才培養的同時,應該在高校開展專利知識普及教育,增強其專利情報意識。
2.通過專業培訓機構培養專利人才。企業與專業培訓機構合作,培訓機構為企業提供定向、定量人才培訓,負責向企業對口輸送所需專利人才。這樣的人才培養方式針對性強,效率高。
3.企業內部培養專利人才。有條件的企業,可以對在職員工實施內部培訓。內部培訓,不但成本低,比較容易開展,而且將理論與崗位緊密結合起來,培訓效果明顯,但內部培訓適用于基層員工,中高層管理者及業務骨干易選擇高校或專業培訓機構進行培訓。
五、小結
中國專利情報工作慢慢步入正軌,但整體水平還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要縮小這種差距,最終使中國的專利情報工作處于世界前列,不僅要國家相關政策的扶持、企業管理者的重視、人才機構(包括高校)的人才輸出,更需要社會的關注。國家如何引導社會的注意力、企業如何增強社會的關注度、人才機構如何培養更符合社會需求的專利人才,都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地方。
參考文獻:
[1]戴建波,王天壽,杜紅雁.專利情報及其利用[J].齊魯石油化工,1994,(4):326-334.
[2]侯延香.專利情報與企業專利戰略制定[J].圖書情報工作,2006,(10):51-54.
[3]李紅.一種重要的企業情報源——談企業專利情報工作[J].情報雜志,1991,(3):81-83.
[4]程興華.專利情報分析在企業研發中的應用研究[J].競爭情報研究,2007,(4):107-109.
[5]吳峰梅,李永忠.基于Internet網的專利情報分析與應用研究[J].現代情報,2006,(10):69-72.
[6]劉煥成.洞察對手了如指掌——專利信息在分析競爭對手中的作用[J].科技創業,2002,(9):14-15.
[7]丁憲杰.專利數據庫的內容特點及其發展趨勢[J].情報理論與實踐,1992,(4):52-53.
[8]藍雪花.Internet網上專利數據庫的檢索與利用[J].情報探索,2003,(3):39-46.
[9]劉平,吳玲.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的人才工程——專利實務人才需求與培養[J].企業經濟,2005,(7):116-118.
[10]翟云先,萬躍華.Internet上世界各國專利數據庫的特點及檢索方法[J].圖書情報工作,2001,(10):47-50.
[11]吳紅艷.開展專利情報工作 服務企業競爭發展[J].圖書館學刊,2009,(8):63-65.[責任編輯 陳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