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也是教育的基本價值取向。針對高校師范生的專業技能普遍存在問題的現象,從以人為本的視角透視高校在培養師范生的專業技能中存在的問題,包括高校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個體性以及對學生缺乏人性化的關懷等幾個方面,并提出相應的方法,以促使高校以學生為本,加強師范生的專業技能。
關鍵詞:以人為本;高校;師范生;專業技能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13-0271-02
所謂“師范生專業技能”,是指師范生從事教師職業所必備的專業能力,也稱從業能力,是在具備一定的文化素質和專業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專門培養和訓練形成的。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專業知識技能、專業教學技能和專業情意技能。“師范生專業技能”,是一個動態發展的概念,既是一種狀態,又是一個過程。以人為本加強高校師范生的專業技能,就是要重視高校師范生培養專業技能的主體性,尊重高校師范生培養專業技能的個體性,以人性化的方式培養高校師范生,加強師范生的專業技能。
一、“以人為本”的內涵
“以人為本”包括三個方面的內涵:首先,以人為本是一種對人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主體作用與地位的肯定。它既強調人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主體地位和目的地位,又強調人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主體作用。其次,以人為本是一種價值取向。即強調尊重人、解放人、為了人和塑造人。最后,以人為本是一種思維方式。就是在實踐中,要求我們在分析、思考和解決一切問題時,既要堅持并運用歷史(符合規律發展的要求)的尺度,也要確立并運用人(合乎人性發展的要求)的尺度。
作為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以人為本也是教育發展的核心命題與基本價值取向。“以人為本”的教育內涵,就是要把教育的重點轉向人本身,在教育過程中把人的全面發展放在中心位置。因此,高校在培養師范生的過程中,要用以人為本的思想培養師范生的專業技能,要尊重師范生的主體地位,幫助師范生發揮自己的個性和創造性,在培養師范生的過程中要始終以人性化的方式對待師范生,關心他們的思想、道德、心理以及情感。
二、從以人為本的視角透視高校在培養師范生的專業技能中存在的問題
1.在專業知識技能方面,忽視師范生的主體性。師范生的專業知識技能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學科知識技能。所謂學科知識就是學科內容知識,是指教師所教學科方面的知識。(2)教育心理學知識技能。(3)研究知識技能。即學生的科研能力。在現實中,高校師范生的專業知識技能普遍較弱,表現為:對學科的基礎知識掌握的較差,對教育心理學知識的理解流于形式,研究知識的技能普遍欠缺。高校師范生的專業知識技能水平之所以不高,其中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高校在培養師范生的專業知識技能的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
以人為本培養高校師范生的專業知識技能,要求高校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然而,在實際工作中,高校卻把學生置于被動的地位,學生成為了被教育、被灌輸、被管理、被命令的對象,高校忽視了學生在培養專業知識技能方面的主體性,違背了以人為本的原則。從學科基礎知識課程的設置、知識內容的選擇到學習效果的評價,這一系列的工作學生都缺少參與或者沒有參與,學生的主體性沒有凸顯,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受到壓制,學生對于所學的知識缺少熱情,學習的效果自然不佳,而最后便導致了高校師范生的專業知識技能較弱。
2.在專業教學技能方面,漠視師范生的個體性。專業教學技能包括:(1)教學設計技能,即教學程序最優化能力;(2)教學實施技能,即課堂教學的組織;(3)教學評價技能,即師范生對學生學習情況和自身教學效果進行檢測評定的能力。在實際中,無論是在讀的師范生,還是已經實習后的師范生,在教學技能上普遍存在著不足與欠缺。甚至可以說,在這方面的訓練十分的缺乏,學生的教學設計能力、課堂教學組織能力以及教學評價能力普遍較弱,致使高校培養的師范生不能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最后師范生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而很多學校則找不到可以勝任的教師。
以人為本強調尊重人、理解人、解放人、依靠人、為了人和塑造人。尊重人就是不僅要尊重人的類價值、社會價值,還要尊重人的個性價值,尊重人的獨立人格、需求、差異、個性和權利。然而,長期以來高校在培養師范生的專業教學技能方面,漠視個性、壓制學生發展的現象并不少見,具體表現為:教學計劃齊步走、教學方法模式化、培養目標統一化,尤其在學生實習階段,實習的計劃完全由高校擬定,學生基本沒有發言權,高校不尊重學生的思想,不了解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高校高高在上發號施令,而學生只能被動承受,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實習積極性,壓制了學生的個性與創造性,進而導致學生自己的教學實踐能力沒有得到有效的鍛煉與發展,以致學生的專業教學技能普遍偏低。
3.在專業情意技能方面,缺乏人性化的關懷。專業情意技能指師范生從事教師職業所應當具備的價值觀和情意品質。由于高校在培養師范生的過程中只重視師范生對于知識技能的學習,而不重視培養師范生的專業情意技能,以致很多師范生對于所要從事的教師職業并不熱愛,甚至抵觸,很多人都知道“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但是在實際中,高校往往忽視了對于熱愛教師職業的宣傳以及師德的教育,這一點在師范生對待實習活動的態度中也可以看得出來,他們并不積極參與,很多學生對實習敷衍了事,不珍惜實習的機會,他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消極心態很大程度上也是與我們在平時缺少真切的關懷、教育所致。
以人為本要求我們在實踐中分析、思考和解決一切問題時,既要堅持并運用歷史(符合規律發展的要求)的尺度,也要確立并運用人(合乎人性發展的要求)的尺度,要關注人本身,關懷人的生存和發展,要樹立起人的自主意識并承擔責任。在實際中,高校對于師范生的思想、道德、心理以及情感缺少人性化的關懷,經常以說教、命令來教育學生,只把學生的學習成績、考研率以及就業率當作教育的目標和評價標準,忽視了學生的內心情感、價值觀念和道德觀念,最后致使師范生不關心教育、不熱愛教育,不關心生命,不熱愛生命,道德觀念、價值觀念出現偏差,甚至部分學生的功利思想嚴重,這些問題的出現與高校違背以人為本原則,對師范生缺少人性化的關懷之間存在直接的關系。
三、以人為本培養高校師范生的專業技能的方法
1.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專業知識技能。以人為本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要做到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愛護學生,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創造性,高校要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平臺,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過程中。因此,一方面,師范專業學生在平時要多讀書、多積累,不僅要學習本專業的知識,而且要掌握其他相關專業的基本知識,并且師范生應該多看一些中小學的教材,更多地關心基礎教育。另一方面,在整個過程中培養師范生的各個單位、每個教師也應該傾其全力為師范生提供更多的便利,比如,可以多推薦給他們一些實用的書籍,多開展一些交流會、研討會以及辯論會等等,強化他們的基礎知識。
2.重視學生的個性,培養專業教學技能。以人為本強調要尊重人的個性價值,尊重人的獨立人格、需求、差異、個性和權利。因此,高校在培養師范生的專業教學技能時,要注意因材施教,重視學生的個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發揮他們的主動性與創造性,使學生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另外,為了提高師范生的專業教學技能,應增加師范生實習的機會與時間。首先,可以有效地利用在讀時間,在專業課、選修課中多增加師范生模擬教學環節。其次,師范生可以多利用假期時間,積極參加一些有利于增強教學技能的社會活動,比如兼職的家教、輔導班,最好可以由學校或者系里出面幫助聯系以確保學生安全。再次,就是增加師范生在中小學的實習機會與時間,加強學生的實習效果。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師范生自己要有培養自身專業教學技能的意識,機會是有限的,因此要珍惜實習機會,踏實地鍛煉自身技能。
3.以人性化的方式關懷學生,培養專業情意技能。以人為本就是要關注人本身,關懷人的生存和發展,要樹立起人的自主意識并承擔責任。高校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心理及情感的人性化關懷,關注學生的內心情感、價值觀念和道德觀念。高校要引導師范生重視自身價值觀及情感品質的培養,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要對教育事業有熱忱,對學生有愛心、責任心。并且,高校對學生不僅有教書的責任,更有育人的責任,所以我們要培養師范生的專業情意技能,讓他們在讀書的時候就重視教育、熱愛教育、關心教育,他們以后也就會關心、熱愛他們的學生。因此,一方面,師范生要加強自己的修養,培養責任意識,熱愛教育事業。另一方面,高校要充分開展重視教育事業的活動,宣傳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師范人才的重要性,同時加強教師修養以及師德方面的課程,幫助學生增強專業情意技能。另外,作為師范生的培養者,廣大高校教師自己也要以身作則,為學生服務,真誠地關心學生、關心教育。
參考文獻:
[1]張瑜.從師范生角度論師范生專業技能存在的不足[J].青年文學家,2010,(7).
[2]韓慶祥.解讀以人為本[N].海南日報,2004-06-30.
[3]岳冬梅.以人為本加強高校學生思想道德建設[J].文學界:理論版,2010,(4).
[4]李妮.試論“以人為本”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黑龍江史志,2010,(15).
To Cultivate College Norm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Taking People as the Foremost
YANG Xu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Law College, Mudanjiang 157012,China)
Abstract:Taking people as the foremost is the core of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the core of the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we pay attention to how to cultivate college norm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with the way of taking people as the foremost, including the lack of the subjectivity, individuality and the care about students. We propose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try to help college cultivate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Key words:taking people as the foremost; college; norm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責任編輯 陳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