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津市水資源匱乏,不得不依靠開采地下水來滿足用水需求,引起一系列生態環境地質問題。近年來加強地下水管理,通過水源轉換壓縮深層承壓水開采。
關鍵詞:地下水管理;南水北調;;天津市;水資源;開發;利用
中圖分類號:F12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12-0143-02
一、概況
天津市是資源型缺水地區,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160立方米,為全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的1/15。天津市地表水資源匱乏,入境水量逐年下降,為了維持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農村地區不得不長期依靠過量開采地下水來滿足用水需求。天津市地下水規模開采自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20世紀70年代、80年代初期相繼出現干旱年,促使地下水進一步大規模開采,1983年9月引灤通水和1986年實施控沉計劃后地下水開采有所緩解。但由于長期持續超采地下水,全市地下水位大面積持續下降,地下水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糧食安全受到威脅,供水能力和抗旱應急能力大為降低,同時產生地面沉降、地面裂縫、水質惡化、海(咸)水入侵等一系列生態與環境地質問題,這些已成為制約天津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瓶頸”。
二、天津市地下水開發利用現狀及開發利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天津市加強對外協作,接受世界銀行全球環境基金贈款,吸取國際先進理念,使水資源與水環境管理水平獲得真正提高和進步。針對天津市地下水開發利用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我們對天津市供用水現狀及地下水開發利用情況進行調查分析。2009年天津市總供用水量23.37億m3,其中地表水量17.21億m3,地下水量6.01億m3,再生水回用量0.12億m3,海水淡化量0.03億m3。從以上數據看出天津市地下水供用水量占全市供用水總量的25.7%。
地下水天然資源指可以更新、恢復的第四系淺層地下水、山區巖溶地下水及各類基巖裂隙水。地下水可采資源量指經濟合理、技術可能和開采后不致造成地下水位持續下降、水質惡化、地面沉降等環境地質問題條件下可允許開采的地下水量。天津市地下水可采資源量分布由西北向東南由豐富向貧乏過渡,北部全淡區水量相對豐富,尚有一定開采潛力,而南部有咸水區大多超采深層地下水。天津市境內淺層地下水年開采量小于允許可采資源量,尚存在開采潛力,但其僅分布于薊縣、寶坻、武清、寧河、靜海五個區縣部分地區,且具有分布不均勻開發利用不充分的特點,除此之外,沒有水源條件的其他地區均需通過開采深層承壓水滿足用水需求。深層承壓水資源具有有限性的特點,其補給資源只是淺層地下水的0.07倍,彈性儲量資源也只是淺層地下水儲量資源的0.10倍,表現出類似石油和天然氣的非再生特征,只能夠作為戰略儲備資源和應急供水水源,原則上不允許開采。由此看出天津市地下水管理的重點是深層承壓水的開采控制和有效壓采。
三、加強深層承壓水開采控制,做好壓采及水源轉換工作
天津市深層承壓水超采面積為8 948km2(其中一般超采區674 km2,嚴重超采區8 274 km2),占全市總行政區面積的75.1%。由此看對天津市深層承壓水開采進行控制管理和壓采目標制定是非常有必要的。對天津市深層承壓水控制開采的關鍵是解決好地下水開采的替代水源問題,替代水源是保障地下水超采治理目標得以實現的前提。南水北調工程的實施將顯著改善天津市水資源條件和水資源配置格局,通過合理調配水源、調整水源和用水戶之間的水量配置關系,為天津市深承壓水超采治理提供替代水源條件。
2009年深層承壓水開采量為2.96億m3,天津市行政區除薊縣外其他地區均有深層承壓水的超采情況,農村生活及農業生產開采深層承壓水占66.6%(北部地區農業開采量大),工業和城鎮生活開采量分別占20.73%、12.67%(南部地區工業開采比重大)。我們制定兩個目標年2015年和2020年對南水北調工程達效后天津市地下水進行管理。2015年近期目標是充分利用南水北調工程通水初期來水,減少地下水開采量,使地下水超采狀況得到初步緩解,不再出現新的超采區;2020年遠期目標是隨著南水北調工程全面達效,繼續擴大地下水壓采范圍,加大地下水壓采力度,使多數超采區地下水水位有所回升,生態環境狀況得到相應改善,地下水資源儲備和應急抗旱能力有所提高。
我們制定地下水開采總量控制目標對天津市地下水進行量化管理。由于淺層地下水處于不超采狀況,其開采總量控制可根據當地需水要求確定2015年為2.01億m3,2020年為2.18億m3(不包含淺埋基巖巖溶水開采量)??紤]到深層承壓水是沒有水源條件農村地區的唯一現有水源,我們分階段循序漸進的進行水源轉換。2015年深層承壓水開采總量控制在2.04億m3;2020年深層承壓水開采總量控制在0.89億m3(其中農村生活年開采量0.386億m3,農業年開采量0.504億m3)。深層承壓水2015年壓采量是0.677億m3,2020年壓采量是1.83億m3。要完成兩個壓采目標。我們必須以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科學可行的工作方法進行替代水源的轉換工作。2015年替代水源0.677億m3(其中南水北調引江水0.55億m3、引灤水0.127億m3);南水調引江水主要用于替代市區、濱海新區及環城四郊、引灤水主要用于替代北部深層承壓水開采區。2020年替代水源1.96億m3(其中南水北調引江水1.01億m3、再生水0.40億m3、微咸水0.20億m3、引灤水0.127億m3);隨著深層承壓水壓采力度加大。引灤水、再生水和微咸水作為遠郊寶坻、武清、寧河、靜海的替代水源,市區、濱海新區及環城四區依然以南水北調引江水作為替代水源。
四、結語
做好天津市地下水管理工作不僅需要科學可行的工作方法、還需要各級用水單位的團結協作、社會各級的認同與肯定。加強地下水管理、做好水源轉換、壓縮深層承壓水是天津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惠及子孫后代的系統工程。
[責任編輯 陳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