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試圖對鄉鎮村等農村地區小額貸款的現狀進行考察,通過對農信社的基本運營模式和其現金流通過程進行建模處理,以及進行相應的風險評估和若干問題分析,得出關于農信社這種當今在農村地區最為普遍的小額貸款模式健康與否的相關結論,從而進一步對其可能的發展方向進行預測,并繼續關注這一現象的最新發展。
關鍵詞:農村;小額貸款;農信社;現金流;風險評估
中圖分類號:F830.58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12-0041-02
一、農村小額貸款的基本運營模式
小額貸款又稱為微型金融,是指有關機構根據農戶的經濟狀況或信用程度等,在核定的額度和期限內向農戶發放的貸款。其貸款通常是用于生產目的,具有小額度、短期、不需要擔保或具有靈活多樣的擔保形式、市場利率水平低、貸款成員的自我組織等特征[1]。在農村地區,小額貸款在組織分配資金,幫助農民牧戶(以下簡稱農戶)進行生產等方面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現今農村地區小額貸款的運作有如下三種基本模式:一是農戶聯保貸款。即5~10家農戶成立聯保小組進行集體貸款,每戶之間相互作保,到期若有一戶不能及時繳還貸款,則聯保小組其他成員負有連帶清償責任,并且這5家農戶今后幾年內將很難獲得貸款。此種貸款方式充分利用了農戶相互之間的監督和制約作用,可使貸款風險降低,又加上其相對數額較大,于是其貸款額度占貸款總額的比例一般也較高。但是這種貸款只發放給長期的固定居住村戶。二是信用貸款制度。即由農信社控制,各村村委會成員作輔助,在各鄉鎮間評選信用村,和在入股社員中評選出信用戶。信用戶可獲得貸款的可能性較大,且額度較高,而且隨著時間的延續,其信用指標反映在貸款額度上程度會進行累積式的增加。信用貸款制度采取的措施是“余額控制,隨貸隨取”,即在有效的貸款期限內,農戶可以在評定的貸款額度內對資金進行累計借貸和周轉使用[2]。三是個人抵押貸款。它是指農戶獲得貸款必須以向農信社提供房產等一定程度的抵押品或具有擔保人作為前提。此種貸款方式獲得批準的通過率相對較低,貸款額度也相應較少。
二、農信社現金流模型的科學構建
設農信社存款總額為S,存款利率為rs,再貸款總額為Lz,再貸款利率為rz,根據銀監會的規定,農信社的資本充足率應該達到rc,則農信社自有資本(股本金等)應該達到(S+LZ)×。因此,農信社可利用資金應該達到(S+LZ)/(1-rc)。銀監會還規定,農信社的準備金率為re(準備金在央行存款利息收入率與其成本基本相等,故而計算利潤時不考慮準備金帶來的影響[3]),即準備金額度為S×re。因此農信社可以發放貸款總額為[(S+Lz)/(1-rc)-S×re],而實際上由于當地小額貸款需求遠大于農信社可發放總額,且農信社出于盈利的目的,所以多數情況下,農信社會將所有資金以小額貸款的形式發放出去。關于農戶,如果我們將所有農戶抽象為一個主體:他在農信社存款額為S,利率為rs;他所得到的貸款是L,即L=(S+Lz)/(1-rc)-S×re,貸款利率rL;農戶生產性收益為E。
圖1現金流圖示
1.農信社的現金流模型
圖2農信社的現金流
點I:農信社的存款為S,現金為(S+LZ)×。
點II:農信社得到農戶存款S以及央行再貸款LZ,現金為(S+Lz)/(1-rc)。
點III:農信社貸款給農戶,現金為S×re。
點IV:農信社收回貸款及利息,現金為(S+Lz)×(1-rc)+[(S+Lz)×(1+rc)-S×re]×rL。
點V:農信社償還再貸款及利息,同時償還農戶存款及利息,現金為(S+LZ)×+[(S+Lz)/(1-rc)-S×re]×rL-S×rS-LZ×rZ。
2.農戶的現金流模型
圖3農戶的現金流
點I:農戶上個生產周期剩余資金為S,現金為S。
點II:農戶將剩余資金S存入農信社,同時得到農信社貸款L,現金為L。
點III:農戶得到生產收益E,現金為L+E。
點IV:農戶償還農信社貸款及利息,得到農信社償還的存款及利息,現金為E+S×(1+rS)-L×rL。
為了討論現行的以農信社和農戶為主體的小額貸款模式是否健康、農信社是否可以正常經營,需要綜合考慮農信社和農戶的經營狀況。
1.農信社
成本:C=S×rS+LZ×rZ。 (公式1)
收入:E=[(S+Lz)/(1-rc)-S×re]×rL。(公式2)
故而農信社利潤為:R=[(S+Lz)/(1-rc)-S×re]×rL-S×rS-LZ×rZ=S×[(-re)×rL-rS]+LZ×[-rZ]。(公式3)
2.農戶
成本:C′=L×rL=[(S+Lz)/(1-rc)-S×re]×rL;(公式4)
收入:E′=S×rS+E。(公式5)
故而農戶利潤為:R′=S×rS+E-L×rL=E+S×[rS-(-re)×rL]-LZ×。(公式6)
因此,當農戶的利潤小于0、即農戶處于虧損狀態時,農戶并不能正常償還農信社的貸款;故正常經營時農戶的利潤必須大于或等于0。而實際上,在農戶舉新債換舊債背后的事實是大部分農戶每年并不能獲得很大的利潤,也就是說農戶的利潤基本等于0。因此一般農戶抗風險能力極小,生產經營不善,或者當其遇到突發事件(疾病、天災)時,農戶根本沒有能力償還貸款。而由農戶利潤R′=S×rS+E-L×rL=0(根據公式6計算),得到農信社利潤R=[(S+Lz)/(1-rc)-S×re]×rL-S×rS-LZ×rZ (根據公式3計算)。因此農信社利潤很小,且完全取決于農戶生產經營狀況。
三、結論
農信社是國家為了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政策性、階段性產物,具有支農扶貧的背景。央行將從其他行業其他地區吸收的資金,通過再貸款方式重新調配給農信社,以滿足農信社提供給農戶的貸款要求[4]。可以說,從短期來看,央行的再貸款已經成為了農信社運營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但是從長遠來看,其不完備的體系結構的制約會使它不能有效地適應市場的要求而不得不從制度上作根本的轉變。隨著農信社自身系統的逐步完善和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的逐步轉移,這種帶有補貼優惠性質的再貸款規模必然會一點點減少,這就要求農信社必須積極地去尋找和發展新的融資渠道,否則農信社只有面對破產。所以說,在小額貸款的發展道路上,農信社僅僅是一個市場逐漸完善過程中的階段性產物。我們也希望未來的農信社可能會通過一步步地探索和改革而發展下去,并將繼續關注這一現象的最新發展。
參考文獻:
[1]焦瑾璞,楊駿.小額信貸和農村金融[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6:43-46.
[2]李蘇.農村經濟發展的金融抑制及其解除[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5:69-76.
[3]人行西寧支行.中國人民銀行西寧中心支行對農村信用合作社貸款管理實施細則[R],2007.
[4]張樂柱.農村民間金融的合作化問題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06,(4):10-14.
Risk Analysis Based Cash Flow Mode to the Microfinance in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
XIA Xi -mei
(Qingdao University,Econimics Institution,Qingdao 266071,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is about the microfinance in the rural areas in China.Here we take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as an example.To set up a model of cash flow for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and analyze the sustainability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through the model.Our focus is on the basic operation system,the cash flow mode,and the problems and risks in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Finally,we conclude whether the system is healthy and can be developed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countryside;microfinanc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cash flow;risk analysis
[責任編輯 劉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