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股票的炒作都必須釋放一些吸引資金的閃光點。對很多股票包括老莊股來說,這些閃光點實際上在于其價值和創新。
不是每次反彈都是高調的新股唱主角,一些老牌明星股的表現讓人印象更為深刻。ST康達爾(原中科創業)已經在上升通道中跑了近一年,漲幅近200%,4月以來調整幅度很小;東方電子從4月底開始就持續走強,三個月上漲近40%;ST寶利來(原億安科技)本輪更是先于大盤見底,反彈近30%……
從近一年的行情看,表現強勁的老牌明星股還遠不止這些,如江蘇吳中、梅花集團、金宇車城等已屢創新高。在沉淀數載后,“老明星”似有重新崛起之勢。這種勢頭能否延續?空間有多大?這都取決于背后的故事。
明星股殺“回馬槍”
在本世紀初的那波行情中,有一只股票令人難忘,那就是東方電子。該股從上市到當時的最高價,短短三年內上漲近20倍。然而,這只是莊家制造出來的一只藍籌股而已。隨著網絡股行情破滅,該股被打回原形,“莊家”姜繼增等人也因操縱股價獲罪。此后,東方電子歸于沉寂,即使在2007年的大牛市中也乏善可陳。
坊間流傳的消息稱,東方電子曾經的主力并未離開股市,他們在2008年大熊市之后進駐深圳惠程。深圳惠程從2008年的最低點到今年的最高點,漲幅近25倍,超過當年的東方電子,是近幾年的牛股之一。但今年3月底以后,該股走勢漸趨疲弱。奇怪的是,隨著深圳惠程的走軟,東方電子漸漸有了起色,近三個月最大漲幅達40%,而從其基本面很難看出投資價值。
一位私募人士說,傳聞不可全信,深圳惠程走軟與東方電子走強并無必然聯系。但可以肯定,進駐東方電子的資金并非來自基金。這有兩種可能,一是由于股票絕對價格低,有新的民間主力進駐短炒;二是老主力可能發現了該股新的閃光點。
相對于東方電子,ST康達爾的走勢更令人驚嘆,近一年上漲近兩倍,該股卷土重來的意味更為濃厚。ST康達爾曾是一只在短短四年內上漲近50倍的知名莊股。泡沫破滅后,主力之一朱煥良用船裝著4億元盈利逃到北美,呂梁則神秘失蹤。
此后多年,該股一直遭老一代股民唾棄。不過,近一年表現卻在不斷地改變著它的負面形象。
與當年一樣,有業內人士開始講述ST康達爾的故事:它在深圳坪山新區至少有127公頃土地,僅有22公頃公示,剩余105公頃未列入土地整備計劃,加上景氣度高漲的飼料業務,ST康達爾似乎值得期待。
題材多大價有多高
究竟這些股票能否重復當年之勇?深圳私募名道表示,一切都要看題材有多大。時下,市場依然流行炒概念,以今年年初的牛股江蘇吳中為例,該股就是一只將題材發揮得淋漓盡致的股票。
江蘇吳中走勢獨特,從2001年到2005年年中幾乎沒有下跌。據傳,當時的主力是江南一家小券商。從當時盤面看,主力對籌碼達到了絕對控制。可能是由于資金斷流的緣故,2005年年中牛市出現后,該股卻突然大跌,主力似乎被迫出局。2007年該股雖有起色,但也只是牛市里的一朵小浪花。
這一切在今年初迎來變局。年初該公司稱,抗癌新藥取得新進展,隨后報出的年報凈利潤大增。這些利好吸引了不少資金,股價很快實現翻番,并創出歷史新高。有私募人士稱,該股至少要漲到40元以上。
某券商人士告訴記者,該股主力陣容已經由之前的券商變成民間機構。此時有利好兌現,可能是為了實現產業資本的最大利益。日后,“產業資本搭臺,游資唱戲”可能成為經典。
與江蘇吳中如出一轍的還有金宇車城。該股當年被媒介稱為“最牛莊股”。有消息人士說,當時該股的主力可能是上海某大型券商的委托理財資金。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該股振幅非常小。在此期間,甚至出現過一天不交易一手的情況,是典型的莊家控盤。隨后,它也出現了“砸坑”行情。該股雖在2007年的表現要好于江蘇吳中,但其最高價48元(復權,下同)并未超出2000年43元的最高價太多。2008年底之后,該股漲幅接近五倍,股價離2000年最高點也已不遠,目前仍處于上行通道當中。
從其主力陣容看,依然難覓基金身影,倒是一些超級散戶駐扎其中。有資料顯示,該公司新任“掌門人”戴凌翔曾任銀河證券副總經理等職,具有深厚的金融資本運作背景和人脈。市場一直將此解讀為“重組信號”。只是到目前為止,金宇車城并未展現出江蘇吳中那樣的爆炸性題材。分析人士認為,其未來的空間或許要取決于后續重組力度大小。
很難找到價值亮點
近年上市的新股眾多,新題材也不少,為何放著這些股票不炒,翻出這些陳年老莊股炒作?深圳國誠投資投資總監黃道林表示,這幾年的行情就是輪炒,從經濟復蘇到經濟增長,再到題材概念,幾乎都炒了一遍,可持續的熱點越來越少。老莊股行情就是在熱點不足、行情輪炒的背景下產生的。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私募則表示,老莊股的表現比較掩人耳目。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主流資金操作了絕大部分優質股,整個股市難以找到價值亮點。而之前的一些老莊股近十年基本未動,有些甚至已經邊緣化,極少有人關注。這類股票往往可以偷偷摸摸做一波。這也是一些追求確定性收益的游資的策略,因為沒人關注的股票操縱起來相對容易。但這并不足以讓老莊股實現王者歸來,因為它們中的大部分已不是主流。
不過,并非所有老莊股都不能成為主流。被私募大鱷劉志遠玩弄過的中天城投(原世紀中天),其股價“過天堂、下過地獄”,戴過ST帽子,隨后同樣走過重組之路,在房地產、旅游、礦產、能源等領域有所建樹,吸引諸多基金進駐。該股從2008年底至今,股價上漲近12倍,創出歷史新高。曾經被莊家掏空的酒鬼酒,走過復雜的重組之路,2010年的收入已開始大幅增長,頗受基金青睞。這類股票還有鳳凰光學、蘇常柴A及近期的豫能控股。
任何股票的炒作都必須釋放一些吸引資金的閃光點。對很多股票包括老莊股來說,這些閃光點實際上在于其價值和創新。一些老莊股沉寂多年,股價在相對低位徘徊,可以說大多是“無業績、無亮點、無人關注”的三無股票。但由于行業景氣度回升或經歷重組,它們的經營狀況在悄然好轉。在充沛的流動性推動下,這樣的股票遲早會被大資金盯上。這實際上也是一條投資線索。